新華網刊載《中國青年報》文章《無論你天南地北來了就是深圳人》
改革開放整整40周年了。對于深圳來說,自從1980年設立特區之后,它幾乎完成了從無到有的塑造過程,從小漁村一躍成為中國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我在北京、廣州和深圳三大一線城市都有生活經歷。北京給我的印象是厚重,有歷史感,且層次分明,它是一個適合以“夢想”來進行敘事的地方;廣州,在“與世無爭”中流露出濃厚的生活氣息。至于深圳,沒有比年輕、開放更有代表性的形容詞了。那干凈得如同剛被雨水沖刷過的街道,全國領先的城市綠化率,滿是生機和活力。
深圳年輕,即便和一些二線城市比,深圳的大學也少得可憐。它的在校大學生數量不足10萬,只有廣州、武漢的十分之一左右,高等教育和人才深度相當欠缺。所以,為了彌補短板,深圳對年輕人的姿態相當開放,可以用一句經典的宣傳語概括——“來了就是深圳人”。
相比有人口疏解壓力的北京和上海,深圳的落戶門檻也相當寬松。外地戶籍的本科應屆畢業生,不僅可以通過人才引進落戶,還能獲得一兩萬元不等的補貼。哪怕像我一樣,在其他城市工作已有多年,同樣可以在繳納半年社保后申請落戶,拿到人才補貼。正是借著開放的態度,深圳在“搶人大戰”中依然保持著吸引力。
對外地人的開放,不只體現在政策層面,還體現在文化認同層面。深圳因為歷史短,沒有所謂的“本地人”概念。就算不會講粵語,也不會有心理壓力和交流障礙,因為這里的語言五花八門,人員構成也天南地北。本地文化和外地文化之間的沖突隔閡,在這座移民城市很少看得到。
深圳年輕和開放的城市特征,換個角度,也可以理解為歷史包袱小,或者說得直白點,創新改革所面臨的阻力小。舉個例子,在不少城市,公交一卡通押金池的存在,讓手機支付乘車推廣難。但在深圳現在已經完全可以做到不帶公交卡,只靠一部手機出行——幾乎所有地鐵站的閘機口,都可以用微信乘車碼小程序刷二維碼通行,無需綁定,也無需押金。
可以對比的是廣州,雖然它是微信總部所在地,但能夠刷二維碼的閘機口極為有限。而且刷的也不是微信乘車碼,而是要另外下載羊城通app。
如果你在深圳打出租車,多半會遇到那種舒適寬敞的電動車,電動車不僅節能,舒適程度要遠超多數城市燃油出租車。目前深圳電動出租車的比例已經超過了一半,同時還是全球首個實現了公交車全電動化的城市,新能源車推廣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在深圳能感受到的出行便利還不止于此。比如,這里還是前往香港的通關口岸,不少年輕人在香港上班,在深圳居住。廣深高鐵動車之間公交化的接駁,為跨城上班族提供了可能,也讓廣深之間形成都市圈。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對新事物的開放態度,讓它成為諸多互聯網公司的大本營,比如騰訊、迅雷等。南山科技園加班熬夜的程序員,每天都在為前沿的it產業添磚加瓦。
深圳的開放包容很大程源于年輕,不過缺少歷史底蘊的它,也在努力讓自己變得厚重,有文化感——在2000年,深圳市政府創立舉辦了“深圳讀書月”活動,時間為每年的11月。如今這項活動已成為深圳人每年的重要儀式,并衍生出了“年度十大好書”等重要評選。
其實不只是讀書月,如果你在工作日前往深圳北中軸線上的中心書城,就能夠感受到這座城市對于閱讀的喜愛,對充實年輕的自己的渴望。中心書城的外圍,則是圍成一圈又一圈的戶外街頭表演。它們相互交織,呈現出一幅深圳人努力讓生活更加飽滿的畫面。
深圳有吸引力的地方,其實還可以舉很多,這些細節隱藏在改革開放40年的大歷史背后。對懷揣夢想的年輕人來說,高速的生活、工作節奏,以及殘酷的競爭,也許會讓他們心生離意,但這些無處不在的溫暖細節,則成了他們無法離開這座城市的最大理由。
內容來源:中國青年報、新華網
如需轉載,請注明以上內容
凝心聚力寫新篇——2018年全國兩會看點前瞻
市委常委會召開
區領導到白馬石鄉調研扶貧工作
沙河一校車核載9人塞進25人
晝夜溫差大洛陽今天氣溫2℃到20℃
《中國青年報》刊文致敬改革開放40年:無論你天南地北 來了就是深圳人
我市將建城南公辦幼兒園 于年底動工
靜海區“出重拳”源頭遏制非法集資活動
市女企業家協會“愛閃”綠博會展示優勢和形象
磁縣縣委書記吳從江帶隊赴北京中糧集團對接項目
重慶衛視情感類節目《謝謝你來了》將登陸央視綜藝頻道
城管志愿者教你驗證燃氣合法性
市中心城區規劃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召開張鴻星主持
成都市投資促進“百日擂臺賽”(首季)第八場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
歷史沿革
全市社會保障數據中心升級維護
寧遠:“扶貧鴨”助力穩定持續脫貧
土左旗民族宗教事務局春節期間對清真食品市場進行檢查
建議開發“陽泉掌上城市公廁”APP
市內首家區級佛學主題圖書分館——海珠區圖書館海幢寺分館正式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