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全媒體記者 胡明慧 通訊員 尚慶迎 魏朝星
2.16萬人,是去年銅山區低收入人口脫貧的數字。2018年再完成2萬低收入人口脫貧,2019年全區低收入人口實現全部脫貧是銅山區扶貧攻堅的計劃和目標。
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在這場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鄉村振興的扶貧攻堅戰中,銅山區以扶貧重大項目為抓手,加大政策傾斜和扶貧資金整合力度,瞄準深度貧困地區精準發力,同時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結合起來,開始了一場扶貧攻堅,引領鄉村振興的銅山實踐。
產業引領 精準發力
銅山區有17個省定經濟薄弱村,13個市定經濟薄弱村,2016年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7.6萬人,占鄉村總人口的7.4%。雖然只屬“少數派”,但在鄉村振興、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他們卻是“一個也不能少”。
為了讓貧困戶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掉隊,銅山區以產業引領,精準發力,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新途徑。
伊莊鎮路山村是銅山區經濟薄弱村,該村原有土地約3500畝,耕地均為少質土壤,村民原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每畝地年收入不足500元。農業基礎條件差,種植分散,形不成合力和特色,使這里的村民飽受貧困之苦。2016年,路山村全村人均年收入低于6000元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有228戶,貧困人口為616人,村集體無經濟收入。
在扶貧攻堅的道路上,一場“土地股份合作經營試點”項目改革打破了貧窮對這里的長期壟斷。村里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員484人,村民以土地入股,村集體以財政資金212.78萬元入股。該項目共入股土地804畝,種植生態果樹和經濟作物,由合作社統一經營和管理。項目對農戶實行保底分紅,保底價為800元/股,年終收益超過800元/股的按照實際收入發給農戶。(下轉03版)
澗西區公租房工作圓滿完成2017年目標任務
臨漳有位“檢察官媽媽”
逾300名來穗女性參加健康徒步慶國慶
美團打車低抽成沖擊網約車市場 登陸北京時間待定
衡陽南岳機場順利完成貴州、青島兩條新航線首飛
銅山:刨斷“窮”根,闖出富路
瀘州石油中學強化安全管控
眾人伸援手結對來幫扶
龍巖市舉行重點產業項目推介會
“馭巔峰 鑒功夫”華晨中華V7尊享試駕會南京啟幕
宿遷泗陽縣首批103輛純電動城市公交車新年投入運行
金口河:浦江縣代表團到我區深化東西扶貧協作工作
上川市場“生命通道”變“堵塞胡同” 附近群眾擔心受怕
溫州發布科技企業新“雙倍增”三年行動計劃
京蒙對口幫扶簽26個合作項目 總投資額達242億元
李紅軍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議 研究部署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
邵陽縣農民家門口編織斗笠“頂”出富裕來
前進工業園區前進大道污水泵站工程監理
截至17時15分 世紀大道海甸五西路口南往北尾部擁堵
女乘客車廂突發癲癇 公交車變身救護車直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