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明光市明南街道橫山村錫橫農業有限公司瓜蔞基地,一種新奇的植物引來了大家的圍觀,只見肥碩翠綠的“葫蘆”掛在枝頭,甚是惹人喜愛。“這就是瓜蔞,以前見得很少,這可是個寶貝。”五十多歲的貧困戶王華喬說。
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起初,看不到瓜蔞產業發展前景的群眾不愿意流轉土地,更不愿意參與種植。要想打消群眾的疑慮,調動群眾的積極性,首先得要有一個清晰的規劃。為此,橫山村黨總支書記柏培松以村里有威望的老黨員為突破口,用一個月的時間帶領他們外出實地考察學習,最終確立了把瓜蔞產業作為橫山村的主導產業的發展思路,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瓜蔞產業園項目。
“我今年60多歲,年老體弱,生活比較困難。正在我一籌莫展之際,柏書記找到了我,主動向我推薦種植瓜蔞,并說公司會提供種苗、資金和技術支持,讓我又看到了脫貧的希望。除此之外,瓜蔞種植每畝地能獲得政府1000元的扶貧資金補助。”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瓜蔞,橫山村的貧困戶嚴如霞笑得合不攏嘴。
橫山村引進瓜蔞產業園項目的公司就是明光市錫橫農業有限公司,2017年,該公司來到橫山村后,直接從20戶農戶手中流轉220畝土地作為瓜蔞種植示范基地。該公司成立專家技術團隊,向種植戶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定期開辦瓜萎種植技術培訓班。為種植戶提供優質種苗,簽訂合同以保護價和市場價收購。公司以每天80元工資標準,讓4戶貧困戶和30多戶一般農戶參與田間管理,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越來越多的農戶看到了瓜蔞項目的前景,開始參與種植瓜蔞。
“現在瓜蔞種植技術已經成熟了,我打算明年擴大規模,再種500畝瓜蔞。”明光市錫橫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柏培響信心滿滿地說。自己致富不算富,柏培響在富起來的同時,還幫助村民一同致富。農忙時,他雇傭村民到田間幫忙;閑暇時,他手把手向貧困村民傳授下種、田間管理等方面知識,帶動了農民致富。
橫山村黨總支書記柏培松說,橫山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發展實際,制定了“一村一品”瓜蔞產業發展規劃,大力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和經濟效益,采取“黨支部+公司+農戶+貧困戶”模式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在柏培松看來,“小瓜蔞”確實是“大產業”。“瓜蔞每畝投入2200元左右,當年就可收回成本并有600元左右純收益。第二年每畝產出可達6000元。也就是說,一戶貧困戶只要種植瓜蔞兩畝以上,第二年就可實現脫貧。”此外,瓜蔞產業基地常年聘請周邊農戶30余人,戶均增收15000元;摘果期季節性用工,人均增收2300元,有效增加了貧困戶勞務性收入。
“瓜蔞耐旱,特別適合橫山村缺水地區種植。橫山村瓜蔞銷售行情尤其好。瓜蔞籽主要銷往長三角地區,皮和根也能賣個好價錢,蘇浙地區的客商會來家門口收購,作為中藥材的原料。”柏培松說。
如今,橫山村瓜蔞的產業鏈還在延伸,不斷增強貧困戶的造血能力,讓群眾致富之路更寬更廣。
一份恪盡職守的忠誠答卷一腔以民為本的赤子情懷——市七屆人大常委會去年以來工作綜述
哈站改造二期高架候車廳鋼結構主體完工
重磅!撫州要新建一個公園,投資1.3億!計劃下月動工!地址在...
淅川縣寺灣鎮德育沙龍:做“指路明燈”,照亮未來
市僑辦加強2017年度績效管理取得積極成效
明光:小瓜蔞成了扶貧“寶葫蘆”
兩年伊通河中段綜合治理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全流域治理:根治經年沉疴 重塑健康肌理
合肥一考點家長不滿車輛噪音,要求路面全封閉
全力推進產業鏈向高端發展 戴源會見金風科技曹志剛一行
嘉善在全市率先實現市場監管基層快檢機構全覆蓋
市人大常委會開展慶祝建黨97周年主題活動
迎江區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網絡媒體走轉改】中藥顆粒是怎么生產出來的? “智能制造”為你揭秘
執著的追求無私的奉獻
真大膽!武寧一男子無證駕駛“三無船”接送游客被拘 不要圖方便而致安全于不顧
我市精心『烹制』春節民俗文化『大餐』
巴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政策和項目爭取實施的通知
華安縣馬坑鄉開展安全生產培訓
駐市委政法委紀檢組受理信訪舉報聯系方式
龍海:構建自然村防汛“防護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