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日報評論員
有人說,沒有落后的行業,只有落后的企業。
采訪當陽,進一步強化了我們這種認識。廠還是那個廠,人還是那群人,但產品已不是原來那個產品,收益也不是原來那點收益。
轉型升級,有效推動了當陽經濟向高質量邁進。
如果說,高質量發展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必然選擇,轉型升級則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這是當陽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轉型主動。之所以要轉型,是因為我們的經濟結構還不盡合理,必須把過剩、落后、污染、高耗的制造業淘汰出局,其終極目標是追求經濟增長的高質量,更好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新需要。當陽的經濟結構正是宜昌的一個縮影,傳統產業體量大、歷史長、情況復雜,轉型升級不可能一一推倒重來,喊喊口號容易,動真碰硬則面臨資金、技術、人才等巨大壓力。當陽的可貴之處在于,審時度勢,自我加壓,超前謀劃主動轉。他們明確提出:“遲轉不如早轉,小轉不如大轉!”在決策層的引導下,各企業主體主動轉、自覺轉、比著轉。轉的結果,傳統產業的“老樹發了新芽”,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創新驅動。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在五大發展理念中,創新居于首位。近年來,當陽從戰略高度,聚焦創新轉型,實現了新舊動能轉換提速。他們不僅用新技術新業態全面嫁接改造提升建材、化工、輕紡等傳統支柱產業,提升經濟原動能,更注重以創新的方式,培育壯大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塑造經濟新動能。一方面做減法,減少低端供給和無效供給;一方面做加法,通過招商引資,大力引入新產業、新項目,以增量實現結構調整優化。還用創新的方式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現代農業。一批企業在創新理念的引領下,搶占先機、贏得主動,引領同行,實現超越。
環保聯動。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如何確保轉型升級往高質量轉,往高效益轉,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唯有舉起環保的利劍,相合則生,不和則棄。近幾年,當陽以綠色發展為主線,切實履行環保職責,堅持用環境標準倒逼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用新發展理念指導招商引資,出臺“黃金十條”,用“科技含量”“產業帶動力量”“環境容量”三個標尺,引進和衡量產業項目,堅定不移將一批投資大、產出高、利稅貢獻多,但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拒之門外,從而把住了環境生命線,實現了產業轉型升級與環境保護良性互動,更為后續高質量發展贏得了廣闊空間。
市氣象局參加應急廣播電臺科普節目錄制
春節臨近年味濃
北京市民防局人防工程易地建設專項督導督查工作組赴大興區開展督導督查工作
銀川東站緊張施工
貴州省大數據企業已8900多家 規模超過1100億
當陽轉型升級啟示錄 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邢合、邢界公路武安段升級改造工程全線貫通
楊維:為加快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努力奮斗
西安清明假期接待游客380余萬人次
武寧縣開展全縣礦山水土保持執法檢查行動
全力以赴抓項目 真抓實干促發展——沈志剛調研園區重點工程項目建設
全市大力實施林水會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觀摩會議召開
深圳市民政局關于行政區劃界線界樁電子地圖標注制作項目的招標公告
達沃斯“廣州之夜”嶺南風情閃耀
銅川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機關黨支部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無私奉獻 勇于擔當”黨組織生活日活動
百余家庭今日重游太陽島 尋找當年照片中的故事
市經信委強化服務穩住重點企業增量
建議生活中要有節制用眼
太原市藝校舉辦2018年新年音樂會
全省首家“大客戶稅務工作室”正式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