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委扶貧開發工作要求,市農科院積極行動,充分發揮人才和技術優勢,從夯實扶貧隊伍、關鍵農事指導、抗災減災服務和科技培訓服務四個方面入手,組建扶貧專家服務團,緊扣關鍵農時生產,通過召開技術培訓會、現場技術指導、專家科技下鄉培訓等多種方式開展科技扶貧,助力我市打贏脫貧攻堅戰。
市農科院組建科技扶貧專家團,開展精準助力扶貧。為把科技扶貧工作落到實處,市農科院以加強科技扶貧人才隊伍建設為切入點,選派5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組建5支科技扶貧專家團隊,分區域分重點開展科技扶貧,基本實現我市各貧困地區科技扶貧全覆蓋。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通過“專家+合作社+貧困戶”、“專家+基地+貧困戶”、“專家+貧困戶”等模式開展結對幫扶,指導貧困村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助力農業科技扶貧服務工作。
同時,市農科院搶抓關鍵農時生產,密集開展科技扶貧指導。根據當前農業春季生產管理關鍵時期,開展多種形式農技服務,注重推廣成熟的農業種養精簡化、機械化技術,為保農業豐收提供科技支撐。
4月3日,高級農藝師孫哲到岱岳區角峪鎮對甘薯新品種及相關栽培管理技術開展科技培訓,并針對當地甘薯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耐心的解答。4月4日,高級農藝師孫哲、農藝師谷端銀到西楊郭村、辛莊村對露地馬鈴薯及大蒜種植技術、大拱棚及小拱棚西蘭花種植技術進行現場指導。4月10日,研究員錢兆國到肥城市安臨站鎮大辛莊村進行小麥高產高效栽培及田間管理技術的報告;高級農藝師叢新軍對肥城市安臨站鎮大辛莊社區的種植大戶進行了技術培訓。4月11日,農藝師劉中良到岱岳區下港鎮下里村培訓生姜和大蒜高產種植技術。4月15日,土肥專家夏光利研究員帶領土肥團隊到肥城市邊院鎮西軍寨實地指導大棚葡萄與早春西蘭花栽培。4月17日,蔚承祥副院長帶領食用菌專家、雜糧專家等5人到東平彭集鎮后劉代村和商老莊鄉商老莊村指導食用菌生產和雜糧生產,并為其提供試驗品種、解答技術疑難問題,收到良好效果。4月17日,錢兆國研究員帶領小麥團隊到寧陽辛朱李、伏家廟、鄉飲五廠村和保安村四個貧困村指導小麥生產,并就小麥中后期管理及病蟲害防治進行科技培訓。通過以上有針對性的技術服務,市農科院近期共舉辦科技培訓班8場次、技術指導15場次,科技下鄉30余人次,累計培訓農民440余人次,蔬菜、糧食種植大戶30余戶。
針對今春低溫天氣,市農科院科研人員迅速響應,調研農作物受災情況,及時開展技術服務,指導農戶抗災減災。4月10日,農藝師張艷艷、劉中良,邀請山東農業大學艾希珍教授、史慶華教授趕赴肥城市王莊鎮和桃源鎮受冷害馬鈴薯地塊調查災害情況,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馬鈴薯種植戶進行冷害災后自救;下午,農藝師劉中良又趕到肥城市辛莊社區為馬鈴薯種植戶開展了春馬鈴薯科學種植技術培訓。
除此之外,市農科院還充分借助國家、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平臺,邀請省內外專家來我市進行培訓指導,不斷提高我市農業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和科技扶貧服務能力。
4月2日-3日,市農科院聯合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組織召開了“2018年山東新型經營主體小麥市場、技術及政策培訓會”。會議邀請了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的領導、專家和企業家代表參加,就小麥豐產優質高效的理論與技術、小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途徑、我國小麥市場發展形勢及趨勢等問題進行研討。來自全省各地的麥農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及農業技術人員代表共計180余人參加了本次培訓會。4月10日-11日,市農科院聯合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組織召開了“平菇等食用菌品質提升栽培培訓班”,培訓班邀請山東省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唐山市農科院等高等院校有關專家做了專題講座。省平菇主產區的合作社成員、種植大戶及部分企業代表共53人參加了此次技術培訓。通過邀請省內外高層次專家舉辦專題培訓班,使農技推廣人員的綜合服務能力得到提升,同時也為種植大戶、合作社及企業代表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臺。
湖南發布市州重點工作績效評估“得分表”
淅川縣:淅川縣領導“八一”前夕慰問人民子弟兵
截至11時15分 海秀中路海鋼酒店路段擁堵
廣西疾控中心發布提醒:入夏留意這種小蟲,嚴重可致衰竭甚至死亡
湖南出臺掃黑除惡舉報獎勵辦法 最高獎5萬元
我市基本實現科技扶貧全覆蓋
南寧市2018年市委政法工作會議召開
山西代表團醞釀協商新一屆國家機構組成人員人選
不忍心看著花兒枯萎 大二女生發明定時出水花灑
11月1日、2日道里松北香坊雙城部分區域停電
樂亭縣毛莊鎮召開領導班子重點工作安排部署會議
岳陽城管部門拆除一處大型違規廣告牌
集美街道潯江社區:免費開辦閩南話課程
王秋實:樹立以人民為中心思想 強力推進當前重點工作
武漢硚口區國稅局為二手車發票換新保駕護航
“5·12”國際護士節頒獎暨文藝匯演今日舉行
浙江綠城1∶1深圳佳兆業 暴雨之下誰都無法贏得比賽
找準角色定位當好生態環保紀檢員
突出重點積極作為 全力推進工作落實
新疆著力構建特色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