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
guangzhou
巴黎
paris
這兩座相距9500公里
同樣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城市
2018年會發生一件浪漫的事情——
廣州把首次開啟的海外花市選在了巴黎
為什么是巴黎?
其實,這兩座城市有著非常接近的氣質
和悠久、頻繁、友好的交往歷史
今天,小布先把它們的“雙城故事”講給你聽……
花 城
廣州廣州以種花為業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早在五代南漢時代,珠江南岸的莊頭村一帶就有許多素馨花田。每天早晨,花農們都會到花田里采下新鮮的素馨花,拿到老城出售,老城也因此“沿街都是賣花聲”。
荔灣花市(資料圖片)
巴黎無獨有偶,巴黎自古就以“花城”“花都”而聞名于世。100年前,法國學院派畫家維克托·加布里埃爾·吉爾伯特被譽為“花癡”,他用畫筆畫盡了巴黎這個城市的繁花似錦。
世界十大著名城市之一
據史料記載,早在1850年,巴黎和廣州就被列為世界十大著名城市,巴黎第三,廣州第四。當時的第一名是倫敦、第二名是北京。
作為兩個世界地位相當的城市,廣州和巴黎,都是海上絲路上的重要節點。兩個城市之間的海上往來一直在延續。
巴黎17世紀至18世紀,法國還曾掀起過“中國熱”。1698年,以希臘海洋女神命名的“安菲特利特號”曾滿載貨物和傳教士,遠航中國,來到廣州。
廣州近300年后,華南地區出口的第一艘船——由廣州造船廠制造的仿古木帆船“廣州女士號”,在10年的環球航行后,停泊在了巴黎的塞納河邊。如今已被改造成一個酒吧,成為塞納河上的一個“中國符號”。
廣州女士號
雙 城 故 事
上世紀30年代,嶺南畫派的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以及嶺南畫派畫家蘇臥農、趙少昂、黎雄才的畫作,曾在巴黎萬國博覽會展出并獲獎。
高劍父代表作《漁港雨色》
上世紀80年代,在廣州出生的建筑大師貝聿銘,為巴黎盧浮宮博物館的擴建設計了地下展廳和著名的玻璃金字塔形的入口。
許鴻飛與他的“胖女人”
生于1905年、祖籍廣州番禺的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曾到巴黎學習音樂。他創作的三重奏《風》,很快就在巴黎電臺播出,成為第一個在巴黎電臺播出作品的中國人。
“廣州音樂學院”首任院長、小提琴家馬思聰,12歲就到巴黎學小提琴,并考入了巴黎音樂學院。
廣州新體育館的工程設計,則是世界著名的法國建筑師保羅·安德魯擔綱設計。
牽 手
基于以上種種
廣州決定把首次開啟的海外花市選在巴黎
這將是兩個城市的浪漫邂逅
? 時間:當地時間2月14日19:30~24:00
? 地點:巴黎市共和國廣場
? 活動:海外花市新春燈光音樂秀
? 主題:當廣州遇見巴黎——“花城”魅力之夜
廣場上將搭建10座高達5米的燈光投射器、3座15平方米的led大屏幕和一座音樂dj臺、6座美食帳篷,用幻彩多變的光影形式展示廣州的城市標識性視頻和圖片,展現廣州的歷史人文、科技創新城市形象。
現場還將提供廣式美食、鮮花,讓同樣熱愛美食和鮮花的法國人在充滿浪漫的光影音樂中,領略美食廣州、花城廣州和文化廣州。
現場還將在報名參加花城人家的名單中甄選出一組花城人家家庭,邀請他們明年春節免費到廣州來過年,零距離體驗廣州的城市面貌和城市溫度。
關于廣州和巴黎,你有自己的故事嗎?
說出你的“雙城故事”
我們有福利回贈!
征集對象:廣州人、在廣州的法國人
征集時間:即日起至2月11日
征集內容:可以是你自己跟巴黎的故事,也可以是你家人甚至是先輩跟巴黎之間的故事;可以是一段蕩氣回腸的經歷,也可以是一段柔腸百轉的緣分;可以是一幀有故事的照片,也可以是一張充滿傳奇的明信片……
征集方式:將故事發送至balihuashi@126.com,標題統一標注“雙城故事”,并請留下您的聯系電話
入選福利:將受邀參加2月14日廣州和巴黎的城市連線;并獲贈廣州城市旅游卡一張及“聽見花開”明信片一套
你也可以直接留言
把故事講給小布聽
有機會獲得珠江紅船觀演+游船套票1張
廣州和巴黎的約會
等你哦~
我市75家企業參加一期廣交會 多數都有新收獲
200名選手角逐“垂釣王”
張家界玻璃橋在國際橋梁大會上獲獎
成都已建立120所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
我市高層住宅二次供水改造全面開工
期待!廣州和巴黎將上演一個你不知道的“雙城故事”!
鄭州:農民工怕弄臟座椅 上公交車后坐在地板上
新生街項目已累計完成拆除房屋面積2.6萬平方米
我市召開“一區三邊”違建及背街小巷整治現場觀摩會議
四川第九屆鄉村文化旅游節(春季)將在瀘州舉行
馬鞍山市市委原常委、宣傳部部長蘇從勇 涉嫌受賄罪被逮捕
南山區沙河街道轄區總動員開展消防安全演練
南溪區舉辦基層河段長工作培訓會
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有說服力
廉江市:湛江(廉江)小家電發展“雙創”培訓交流會在我市舉辦
30余名博士 為經開區點贊建言
市衛計局聯合多部門打擊非法行醫助力“五城同創”
清明假期肇慶接待游客77萬人次“賞花游”“鄉村游”紅火
我市在2017安徽旅游互聯網大會上榮獲多項表彰
“游覽觀光車”變身“消防宣傳車” 古城新添靚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