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臺風“山竹”肆虐,為保障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廣州市各級各部門的搶險救援人員成為風暴中堅定的“逆行者”,不畏艱險,不怕困難,全力以赴防災抗災,保障城市平安,也讓我們可以迅速恢復生產生活。致敬,最美的逆行者,英雄的廣州人!
天災無情,人間有愛!臺風“山竹”過境廣州期間,當大多數市民都留在家里的時候,有這樣一群人不懼風雨、堅守崗位,在這場風雨中逆風而行。他們有基層的工作人員,也有普通的廣州街坊。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動人瞬間,一起為這些逆風而行的人點贊。
黃埔區
排成人梯,救援隊員用頭頂救出九旬老人
圖為救援人員抬著秦伯撤離。信時記者陸明杰攝
9月16日晚7時多,黃埔區南崗派出所接到了一個求救電話。電話中一位女士稱今年已90多歲的父母在南崗西路488號還沒有撤出來,請警察立即幫忙救人。
“是秦伯一家!”南崗社區居委主任徐綺梨第一時間就知道是誰。“秦伯93歲,他老伴也已經91歲。”他們所住的是在珠江邊上一棟解放前建的老房子,那是靠近珠江的一片低洼地。
在接到報警電話之后,南崗街道和南崗派出所迅速組織人力進行救援。南崗派出所副所長胡宇超帶上3名民警一起前往營救。但來到康南路口時,前面的積水已經超過了1米,車子不能繼續前行,只能改為沖鋒舟繼續前行。經過將近1個小時才發現了秦伯一家居住的2層小樓。
此時,小樓的第一層已經完全被水淹沒,只有在第二層有一個寬40厘米,高不到50厘米的小窗口能夠供人進出。胡宇超攀附著窗沿,側著身子艱難地鉆進去,發現這是一個僅四五平方米的狹小閣樓,里面卻擠著4個人。除了秦伯二老一家之外,還有一對在附近打工的中年夫婦。他們是發現珠江漲水時到周邊最高的這棟小樓上來避水的。
正當胡宇超準備安排4名群眾一起撤離的時候,秦伯再次拒絕撤離,讓大家都難住了。得知秦伯又拒絕了民警的撤退要求時,常去秦伯家走訪的徐綺梨當即決定前往勸說。徐綺梨來到康南路附近時也遇到了積水,她就下水游過去,游了一段遇到了胡宇超正載著那對中年夫婦出來。隨后,胡宇超載著徐綺梨來到秦伯的小樓。經過徐綺梨的耐心勸說,秦伯最終同意撤出。
此時最難的是如何把老人家安全地運送出來:唯一進出的那個窗口狹小;秦伯有腰疼病、不能過度移動;救援組乘坐的沖鋒舟還在大風中不停晃動,需要努力保持穩定。最終,救援組排成一條人梯,花費半個小時用頭頂著老人從窗口里慢慢挪出來的。
全島撤離,25駐守人員留島保障排險情
為防御可能的水浸漫島,在“山竹”來臨前,黃埔區黃埔街組織了第一次全島居民撤離行動。
據了解,大吉沙島位于黃埔區魚珠東南的珠江江心,是個獨立的小島,居民平日出行需要坐渡輪,每逢大暴雨、臺風天,該島都會有水浸的風險。15日20時30分,在黃埔街各方的努力下,共撤離居民168人,入住黃埔體育館共51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17人(88歲2人),小孩7人、殘疾人2人,另投靠親友114人,1名每天需要透析的病人被安置到廣醫五院。
記者了解到,黃埔街安排社管科的工作人員牽頭負責,協調各方工作,并由下沙村社、居委干部、街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等每班8人在黃埔體育館現場值守,保證熱水供應、三餐及宵夜預訂、被褥及洗漱用品等保障工作全部到位。街道社區干部、志愿者、醫護人員、體育館工作人員等在場館全程陪護,按應急響應預案,全力以赴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與此同時,由多個政府部門及村社干部組成的25名駐守人員留守島上,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力排除險情,全面加固停船,分片巡查島上堤圍防護情況,派出所民警則重點盯防碼頭,防止任何船舶停靠,保障島上常住居民留下的財產的安全。
17日,黃埔街第一時間組織轉移的大吉沙島居民返回大吉沙島,并積極指導居民開展生產自救,盡快恢復供水、供電,保障交通暢通,恢復生產生活工作。目前,安置在黃埔體育館內的51名居民已全數安全回島。目前專項抗救災自救工作組在大吉沙島組織復建生產工作。
番禺區
自發組織,家長做便當冒雨為安置人員送飯
圖為轉移到天譽小學臨時安置點的市民。通訊員供圖
防御“山竹”期間,石樓鎮的天譽小學被設為臨時安置點,16日18時左右,由于南派村停水停電,南派小學將原本安置的居民緊急轉移到天譽小學。一時間,天譽小學安置人數達到1300多人,值崗教師人手嚴重不足,在這一緊急情況下,60余位住在學校附近的家長,在學校志愿服務隊隊長郭建軍的組織下主動來校支援,與老師們一起并肩作戰。“我在微信群里看到學校有需求,就和校長通了電話。隨后我們20余名家長志愿者吃完晚飯帶好熱水就趕到學校,當晚陸陸續續有不少家長加入進來。”郭建軍說。
為了解決安置人員的溫飽問題,石樓鎮政府食堂加班加點又送來500份面條、米飯等熱飯菜。考慮到這500份飯菜仍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家長志愿者們立即響應,主動提供家里儲存的大米、雞蛋、蔬菜等,并發動鄰居一起做便當,送到學校。“我們得到了很多家長的支持,他們自發制作愛心便當。有的家長擔心不夠,干脆把自家的鍋、米帶去學校,準備隨時為救助者提供熱食。”天譽小學校長崔麗珊在采訪中說道。
由于安置居民人數遠超預期數量,且多為老、弱、婦女等,學校里沒有足夠被子和地席。家長們了解情況后又主動把家里閑置的被子、地墊、席子等送到學校,郭建軍告訴記者,當晚一小時內就收集了300多件物資,當晚9點半,居民安置好后家長志愿者才離開。
越秀區
清理樹枝,搶險隊員不幸被砸傷導致骨折
越秀區人民街多個社區地勢低洼,臺風過后,多處地區變成一片澤國。由人民街城管協管員組成的應急搶險突擊隊臨危受命,巡查轄區內樹枝倒伏、下水道淤堵、電線掉落、雨水倒灌等安全隱患,并及時調配沙包、抽水泵等設備,開展道路疏通、清淤、排水等工作,全力恢復群眾生產生活秩序。
搶險突擊隊在隊長段安生的帶領下,雖然連續作戰40多個小時,身心疲憊,但他們自始至終在崗在位,一直奮戰在防汛救災的第一線。其中協管員馮松飛在清理在電線上的樹枝時,更是不慎被砸下來的樹枝砸傷,造成右小腿腿部骨折。
隨后,他被緊急送往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進行進行診治,由于送診及時,目前腿部已經包扎固定。他告訴記者,當時事發突然,本來想好好進行搶險工作,無奈給同事們增加了工作負擔,好在獲悉后續的搶險工作進行順利,十分欣慰。
海珠區
難顧“小家”,他堅守一線48小時不曾回家
為了讓社區居民能夠平安度過臺風天,新港街銀禧社區綜治專干陳俊健48小時不曾回家,奔波在安置居民和搶險的第一線。臺風過后他回到家中才發現,地處低洼的家里水浸嚴重,家具、電器都被水浸泡過并移位,損失慘重。陳俊健對此表示并不后悔。如果再有一次選擇的機會,他依然會為群眾奮戰在一線。
據了解,防御臺風期間陳俊健連續奮戰,堅守在工作崗位。他搬離倒伏樹木,清理淤泥,疏通渠道,協助沿街商鋪抵御臺風,勸導高層居民妥善避險……在拉傷肩膀的情況下,他仍協助中大社區做好轉移300多名中大學生的安置保障工作。累了就趴在備勤點椅子上短暫休息,接到有關情況的電話后,他馬上投入到工作中,顧不上吃飯,身上的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撰文/信時記者韓春華 黃駱 盧杰 林茹彬 許浩程 劉展萍 盧舒曼 郭展鵬 張玉琴 崔小遠
上思縣加強榨季期間交通安全管理
中組部黨建研究調研組來我市調研指導強鄉擴權工作
三都嶺隧道3月20日開始封閉施工 繞行攻略收好
息烽縣海事處三舉措做好鄉鎮自用船整治工作
我委組織召開我市光伏扶貧工作推進會
全島撤離 他們卻留島排險情
30名環衛工人確保龍舟賽觀賽環境干凈整潔
上海市財政局組織開展第八期工會干部專題業務培訓班
2018年夏季創客運動會圓滿成功
“天價”平安果
民眾供電分局“光明行動” 點亮萬家燈火
紅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項目進展順利
安徽二本投檔分數線正式公布|早閱讀
市供銷社監事會主任趙強在屯留縣供銷社調研指導工作
“扶志 扶智”激活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
隋忠誠赴華容縣調研李愛武參加
牢記總書記囑托、奮力加快“建成支點、走在前列”進程述評之一:風正一帆懸 潮起楚天闊
市貿促會積極服務跨境電商企業
“80后”愚公:哪怕一生都做不成,也要堅持!
犍為縣:全省司法系統人員觀摩我縣社區矯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