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木心有詩云: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后來,有了固定電話。思念一個人,要拿出電話卡,走去街角的公共電話亭。隨后,有了移動電話,2g時代的我們,享受著短信的私密與親切。再后來,有了3g、4g,你與我,相見只隔一個屏幕。人們談天說地不再受時空的制約,暢快淋漓,方便自由。
這些變化對普通人似乎大而化之了一些,而對于寧夏郵電學校的老校長李夢和來說,這些變化卻是寧夏通信發展史上一個個鮮活生動、歷歷在目的瞬間。
1958年銀川市電話局只有一部100門市內電話的磁石交換機。打電話,要手搖發電。
1960年1月,全區第一幢郵電大樓在銀川落成,開通了第一個自動電話局。到了“二五”末,銀川市的電話才基本滿足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的通話需求,但還沒有普及住宅電話。直到80年代,銀川為中心通達區內外的郵電通信網絡才初步建成。
之后,寧夏的通信事業進入“快車道”。
1992年到1996年,電話網完成了從人工到程控化的全面升級,全區電話交換機容量增長了11倍,電話用戶達到28.8萬戶,電話普及率提高到7.28%。
1996年寧夏公眾多媒體信息網開通,拉開了寧夏互聯網信息應用業務發展的序幕。
1997年底,銀川衛星地球站建成使用,實現了與全國各省會城市衛星通信聯網。至此,寧夏形成了以光纜為主,數字微波、衛星通信為輔的立體電信傳輸網絡。
1999年全區基本實現電話“村村通”。
……
近年來,寧夏的信息化建設在電子政務、大數據產業、新型智慧城市方面取得積極進展。62.7%的公共服務事項實現了“不見面”辦理;中衛西部云基地建成中衛直達北京、太原、西安的網絡線路,出口總寬帶到1000g;為存儲基地和銀川大數據應用服務的應用高地;智慧銀川與中興公司合作打造一站式審批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社區等應用,形成全國影響力。
時間和空間,似乎因通信而發生了“質”的改變。在這個改變里,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變得方便、快捷、交互,從現實到虛擬,獲得了更大的自由。
2012年7月25日,在銀川市興慶區一小區,中國電信寧夏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做電信光纖入戶工作。
2014年1月28日,在中國移動寧夏公司,寧夏首個4g電話打通。
中衛云計算科技產業園區已成為亞馬遜等眾多企業的數據儲存集散地,是中衛近年來轉型發展的創新成果。圖為云創360數據中心工作人員正在調整處理器設備參數。
2009年3月10日,在銀川市興慶區一小區樓頂,中國移動寧夏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架設3g網絡。
2015年9月3日,在銀川市國際會展中心,市民們高舉手機拍攝中阿博覽會主賓國約旦的文藝表演。隨著通信事業的迅速發展,手機已經從過去單純的電話功能成為集電話、電腦、相機、信用卡等眾多功能于一體的移動終端。
維修工人在維修線路。
1958年使用的磁石式交換機。
60年代至70年代的電信營業所。
70年代的自動轉報機房。
臺商投資區收聽收看省委省政府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
長沙市岳麓山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問卷調查活動啟動
生活有起色 借媒體道聲謝
未央區委主要領導督導檢查“兩路三化”整治工作
只要一張身份證,就能辦成事
【六十載光影記憶·鏡頭里的寧夏變遷】通信篇
淮北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九次主任會議
江陽區召開項目建設年終流動現場會
安慶市教體系統迅速部署 做好雨雪冰凍天氣防范應對工作
2018年省會夜經濟將于4月15日啟幕
中國(臨沂)親子博覽會火熱進行 觀展者開心游購娛
如此祭奠不應該
市國規委再推便民新舉措—— 廣州市中心六區實行預購商品房預告登記業務通收通辦
市教育局:河南九龍公司為淅川縣九重鎮范崗學校捐贈儀式成功舉辦
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專題調研:遏制“六亂”反彈 提升城市形象
集東坡佳句 賦遺愛詩情
萬名優秀退休教師將赴農村學校講學
周口市城鄉規劃委員會2018年第四次會議召開
我市75家企業參加一期廣交會 多數都有新收獲
200名選手角逐“垂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