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嶺鄉大坮村桃花盛開美輪美奐
閩卉(福建)園藝有限公司多肉基地
寧德新聞網消息(閩東日報記者 鄭雨桐 鄭舒 通訊員 甘葉斌 文/圖)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當一抹“艷麗”,點綴在鄉野田間,屏南這座山城呈現于世人眼前的,是另一種發展的新生機——
“十二五”以來,屏南縣花卉苗木產業發展迅速。為加快花卉苗木產業的發展步伐,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屏南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花卉苗木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主動淘汰高能耗產業,變生態優勢為產業優勢,催生“美麗經濟”。
2017年,屏南縣從事花卉苗木生產經營的人員有260多人,花卉苗木種植面積9321畝,全產業鏈總產值1.37億元。該縣花卉苗木種植面積、全產業鏈總產值分別較“十二五”末增長6.5%和30.3%。
高位布局 千樹萬樹梨花開
近年來,屏南始終堅持生態立縣戰略,積極發揮生態優勢,大力推進農業發展。可傳統農業面臨著市場競爭強、抗風險能力弱、經濟效益低等客觀困境,農業發展艱難前行。對于屏南而言,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提質增效、推動農業產業深度發展,勢在必行。
屏南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該縣平均海拔830米,年平均氣溫17.0℃,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素有“天然大空調”的美譽。該縣雨量充沛,年降雨量達1700-2300毫米,平均徑流量17.5億立方米,是培育優質高山花卉的絕佳之地。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加之曾經的農業基礎,發展花卉苗木產業,成了屏南加快綠色發展的特色之路。
2015年以來,屏南共爭取上級財政專項補助資金660萬元,先后建成福建綠峰農業公司閩臺合作雜交蘭培育基地和際頭工業園區蘭花基地、福建白水洋蘭花公司貴溪橫板橋文心蘭基地等,為花卉苗木產業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高山花卉苗木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不僅有利于助推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對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改善人居環境具有重大意義,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實踐。”屏南縣副縣長康建坂說,苗木花卉產業催生美麗經濟,鄉村面貌的改善以及綠化、美化,都將為花卉苗木產業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前景,鄉村生態旅游、休閑也對花卉苗木產業發展提出更加迫切的需求。結合這一發展實際,今年以來,屏南高位布局,按照發展成為閩東第一的目標要求,加快花卉苗木產業發展,爭取實現總體上達到全省前列,部分產品達到省內第一的目標。
屏南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層次運營的原則,把花卉苗木產業作為該縣未來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支柱產業來規劃、發展、實施,到2025年,預計該縣花卉種植面積達到15000畝(含山上種植),設施花卉面積1000畝,花卉苗木產業總產值達5億元,其中:一產產值1億元,二產產值2億元,三產產值2億元。2030年將創建花卉產值達10億元,實現閩東花卉第一縣。
為了推進目標的實現,該縣制定花卉苗木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包括用地、用林、用電、稅收、人才引進等政策,并不斷加強資金投入力度,探索成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由國有公司、龍頭企業一并運作,進一步強化資金保障。
福建綠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培養蘭花種苗
轉型升級 映日荷花別樣紅
5月9日,在閩卉(福建)園藝有限公司看到,“網紅”正通過手機進行直播銷售多肉盆栽。這一特別而直觀的電商銷售方式,讓顧客眼前一亮,紛紛下單購買。
閩卉(福建)園藝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27日,是集花卉植物組織培育、種苗馴化種植、電子商務等為一體的綜合型農業產業化企業,研發并投入生產多肉品種370余種,產品包含仙人掌科、景天科、番杏科、大戟科、蘿藦科、獨尾草科、龍舌蘭科和菊科。
“只有不斷地加強技術投入,創造出更多特色化產品,才能提高公司競爭力。”公司負責人張天東告訴記者,公司擁有強大的核心技術團隊,積累掌握了所有多肉植物科屬的配方,同時涵蓋大量中草藥以及珍貴苗木的培育配方。公司還不斷地通過“母本提供+技術研發”的發展模式,與外界開展合作,拓展豐富品種品類資源,增強自身的實力與市場競爭力。
隨著氣溫攀升,到多肉植物種植基地觀賞、選購的游客日漸增多,線下銷量也是水漲船高。該公司還通過手機直播的方式,銷售多肉組培苗。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該公司的多肉產品“觸網”而紅,呈現新的發展生機。
如今,該公司年產組培苗1200萬株,成品苗400萬株,年產值3000多萬元,并在屏城鄉后龍村建立5畝示范基地,通過“互聯網+企業+農戶”發展模式,帶動農戶增收。
花卉苗木產業要深度發展,必須走上轉型升級之路,通過不斷加強核心技術和品牌競爭力,實現差異化發展。屏南始終注重引導企業樹立品牌意識,走差異發展之路,避免同質化發展;鼓勵企業提升技術支撐,與省農科院、農林大學等科研單位、院校專家對接,在新品種培育、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系統、全面的研究,把握研發主動權,占領前沿市場。
為了避免同質化競爭,屏南結合發展基礎和地方實際,布局花卉苗木產業五大發展方向:
花卉種苗產業——以生產培育多肉植物(閩卉)品牌為龍頭,帶動全縣周邊鄉鎮農民發展,由閩卉(福建)園藝發展有限公司和春舞枝公司引領產業發展。
鮮切花產業——以文心蘭和秋本菊(黃、白)切花為主,力爭年產鮮切花億支,并實現閩東花卉出口零的突破,由福建白水洋蘭花有限公司和福建龍漈花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領產業發展。
盆栽花卉產業——以國蘭與雜交蘭、月季、杜鵑盆景和球根花卉的水仙花、晚香玉、鳶尾等品種為主,由福建綠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屏南三木苗業基地引領產業發展。
花卉深加工——以玫瑰(保加利亞)精油和玫瑰露及菊花精油生產為主,由屏南三木苗業基地和福建龍漈花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領產業發展。
花卉美食及旅游——以玫瑰糕、藥膳美食及旅游觀光為主,由福建艾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引領產業發展。
龍潭村桃花盛開引游客流連忘返
惠及民生 稻花香里說豐年
發展花卉苗木產業,最終的落腳點在于民生福祉。屏南注重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延伸產業鏈條、推進精準扶貧等方式,讓群眾共享“美麗經濟”。
屏南注重龍頭帶動,重點扶持、培育5至6家本土或引進的龍頭企業,全力做好政策研究、資金爭取等服務,并鼓勵、支持龍頭企業加快花卉苗木基地建設,以此為載體帶動群眾創業就業,致富增收。
5月9日,記者在壽山鄉白玉村福建綠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看到,該公司技術人員正在研究蘭花種苗。該公司成立于2011年,主要從事現代農業科研、名優蘭花產品開發、景觀樹種培育、營銷等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企業,年產值可達1980多萬元。
龍頭企業的入駐,為地方發展帶來了經濟效益。綠峰農業以種苗培育中心為依托,實行種苗的規模化生產,并對農戶實行種苗統一供應,技術統一培訓,適時指派技術人員到現場指導,一年至兩年后公司回收農民管養的成品并統一銷售,使農戶無后顧之憂,有效保障農戶的利益,提高他們的生產積極性。
如何讓群眾在花卉苗木產業的每一個環節均能受益?屏南在大力培育花卉苗木資源的同時,拓展花卉苗木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花”為媒,盤活農業產業新生活力,讓更多群眾受益。
無獨有偶,位于屏南縣棠口鎮貴溪村的白水洋蘭花基地里,數名農婦正忙著照料蘭花,在家門口打工賺錢。近年來,通過開創“公司+基地+農戶”的扶貧模式,福建白水洋蘭花有限公司帶動當地及周邊500多戶農戶發展特色花卉種植產業,年產值達1300多萬元,有效地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
鄭貴生是貴溪村典型的病災致貧戶,父母、妻子體弱多病,僅靠幾畝地種菜糊口。當地政府及時將鄭貴生列為精準扶貧重點對象,根據他家實際情況,爭取信用社5萬元優惠貼息貸款給予扶持,并協助其將貸款投入蘭花基地,不但解決了部分醫療費負擔,而且也有了開春種菜的本錢。
為了讓群眾多渠道增收,屏南圍繞花卉苗木產業特色,結合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百縣千鄉萬村”試點示范工程、“鄉村振興”工程和花卉食用藥用美食特色小鎮等,深入挖掘花卉文化內涵,開發花卉苗木文化創意產品,提供花卉禮儀、花藝表演、花藝工程、花海觀光、花卉婚紗攝影等多種服務,引導花卉消費。同時,加快推進花卉苗木產業與旅游、教育、文化、休閑娛樂、康養、花卉文藝展示等的深度融合,激發產業融合活力,健全產業鏈利益聯結機制,構建現代花卉苗木產業體系。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進程的推進,各地先后掀起發展觀光農業熱潮。屏南也及時抓住這一機遇,結合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借力花卉苗木產業,推動觀光農業發展,真正推動鄉村宜居宜業。三年來,該縣共建成鄉村生態景觀林39個,高速公路景觀通道工程2個,主要種植樹種有櫻花、紫微、楓香、桂花、紅豆杉、烏桕、山杜英和紫藤等;以櫻花景觀林和荷花為主的農業產業園成為該縣居民最喜愛的休閑場所之一。花海人潮,不僅點燃了鄉村旅游的熱潮,也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金山銀山”。
事關你的“錢袋子”!7月這些變化要了解
公益慈善項目大賽分享會走進富陽
中韓O2O電子商務平臺落戶威海服務貿易產業園
祿口機場春節增加航班1500班
中俄人文合作委員會旅游分委會第15次會議在三亞舉行
花團錦簇催生“美麗經濟”
陽江舉辦第二期群眾文藝創作培訓班
隨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開展新市民住房問題專項調研
堪比仙境!三明這里有一座“客家祖山”,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客家朝圣者!
古田:創新服務機制 助推項目落地
“椰城交警”電子證件功能上線 開車可不用隨身攜帶行駛證和駕駛證
鳳山區第二屆優化營商環境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
暴雨突來應對有序
福鼎恒興村鎮銀行推出“船抵貸”助力鄉村振興
紹興市醫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和紹興市醫師協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順利召開
西博會內江館:“內江造”、“甜城味”唱主角
體育局|2018年全國男子舉重錦標賽本月宜昌開戰
關于“光谷七號”項目虛假宣傳購房風險提示
鄧素雪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殘疾人自主創業就業最高補貼5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