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茶
形式多樣的儲茶陶罐
取龍眼木炭灰用于焙茶
翻茶
精致的儲茶制品
為客戶介紹陶罐
莆田新聞網訊 陽火炭焙古法制茶技藝歷史悠久,始于宋,盛于明。為傳承和保護這一傳統技藝,我縣祥和茶業創始人上官長垣經過常年努力,傳承該古法制茶技藝并成功入選我縣首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3月15日,記者慕名前往陽火炭焙古法制茶技藝傳承人上官長垣位于鯉南鎮玉塔村的祥和茶業茶研工坊。剛走近茶研工坊內,一陣陣淡清茶香味,沁人心脾,有一種溫和親切的感覺。客廳仿古架上一個個精致形狀不一并富有年代感的瓶瓶罐罐映入記者眼簾,在記者看來這些“古董”不過是主人喜好的收藏品用來擺設罷了。
殊不知,這些瓶罐“大有來頭”,上官長垣走到架子前,隨手拿起一個瓶子告訴記者,這些是收集明清以來關于陽火炭焙古法制茶技藝的38件相關實物,有些是從他曾祖父、祖父那輩留下來的,上官長垣指著部分陶罐說,這些瓶瓶罐罐就是清朝時閩南地區最早的儲茶陶罐。
在茶研工坊內,一排竹制焙籠被放在炭爐上焙火,焙籠上放置著溫度計,顯示150℃。打開焙籠,里面鋪著一層厚厚的灰白色炭灰,爐底是完全燒透的木炭。
上官長垣便開始了他的“制茶秀”,只見他時而翻茶,時而刮灰,調整火候,高溫中彌漫出的茶香充斥整個工坊。翻焙是一個技術要點,需要靈活的手法,讓整個篩子的茶都“動”起來。
“焙茶工作十分辛苦,焙茶師必須不間斷地守著焙籠,20分鐘左右就要將焙籠中的茶葉翻動一次,使其受熱均勻,防止茶焙焦。”上官長垣說。焙茶之后的步驟是冷卻、低溫炭焙、窖藏。每一次窖藏過程都要利用晴好天氣的夜晚將茶葉放置室外吸取露水的甘甜。整個炭焙過程需要反復七次操作,經過反復高溫、低溫炭焙,室溫窖藏和發酵,使茶葉內部的物質在炭火的作用下緩慢地發生質變,從而產生具有香味。
“茶是萬病之藥、之根本,茶本身就有解毒功效”,上官長垣說,如今他正在研究茶對人體(體感)的功效,研究身體與讀茶法的相結合,讓正確喝茶成為一種全新的健康理念。(今報記者 朱彬穎 文/圖)
關于組織開展2018年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通知
隆昌市綜合施策力促2018年工業企業平穩發展
臨沂行人被撞送醫院后搶救無效身亡 肇事司機跑了
我市大力推進企業掛牌上市 力爭5年內新增上市公司30家
不折不扣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陽火炭焙入選首批縣級非遺
25日 鞍山氣溫零下21℃
男子一時貪念起 隨手拎走別人電動車上財物被警方刑事拘留
“善行河北 大愛唐山”先進典型基層巡講活動走進我區
廣元市扎實推進鄉村生態振興
平和霞寨:清理“兩違”建筑
江蘇海安:文化墻上看風景
房屋產權辦理及小區自來水質量需改善的問題
租車不還,還將車典當了 老賴“躲貓貓”4年未逃脫
合肥市質監局召開質量考核工作調度會
我市實施“鐵腕治污”全力遏制大氣污染
徐州市民宗局組織全體黨員集中過黨日
12月13日將舉行多項悼念紀念活動
蚌埠智慧交通建設初見成效
蕪湖市住房公積金新政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