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號橋藝術空間
在上海的蘇州河畔又多了一個新的時尚、藝術地標——八號橋藝術空間,吸引了上海諸多文藝界名流的造訪。它的前身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的第二倉庫,后來又成為杜月笙的私家糧倉,由于廢棄多年,大樓已經殘破不堪。
而一個年輕的女孩帶著她的團隊,在短短的41天里就完成了對這棟百年老樓的改造,讓它得以華麗轉身為一個時尚又不失歷史味道的藝術空間,她就是32歲的上海八號橋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ceo鮑穎。
從父親鮑炳新一手打造的八號橋創意園,到她一手打造的八號橋藝術空間,延續的是一個對城市改造的理念,而在這背后,更是一個家族企業傳承接班的故事。
從不叛逆的乖乖女
鮑穎說,自己從小就是乖乖女,乖到都沒有出現過叛逆期,在她看來,父親是一個非常嚴厲的人,“家里就我一個女兒,我覺得還是把我當兒子養吧,父親對我的要求很嚴格,并不是在學習成績上的要求,而是在人格、人品上的要求比較多,他從來不打我,但他自帶氣場。”鮑穎笑稱。
從上海交通大學藝術設計本科畢業以后,鮑穎赴英國學習創意產業管理。2010年碩士畢業后,她放棄了在英國就業的工作機會,按照父親的建議,鮑穎選擇了進入政府機關工作。先是去了上海市政協掛職實習,半年之后,她成為剛剛設立的部門——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籌備工作人員,在這個初生的部門,她親歷了一個政府部門的建立,此后不久,又被調去了上海市科協的國際部工作,一年以后又以掛職鍛煉的形式回到了上海市政協。
鮑穎
從職場菜鳥到女ceo
在政府部門待了差不多3年的時間,鮑穎心里一直惦記著,想做點藝術方面的事情,正好這個時候,父親的公司開始嘗試文化產業方面的業務,這個機會讓鮑穎覺得是時候該回去了,“我是家里的獨女,總歸是要回來幫忙的,這對我來說只是時間問題”,于是,她辭去了上海市政協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家族企業工作中。
2013年,父親將公司的一個新項目——海上藝術館交由鮑穎全權打理,并對她說:“公司做的都是1萬平方米以上的項目,海上藝術館只有1200平方米,如果你連這個項目都做不好,以后怎么管大的項目?”
這是鮑穎回歸家族企業的第一個項目,從組建團隊、聯系藝術家、藝術品收集、展覽陳列與策劃、藝術文化普及、藏家服務等各方面,事無巨細她全都親力親為,活動一場一場地做下來,藝術館在圈內攢下了好的口碑,短短3年間,海上藝術館已成功舉辦各類藝術品展覽60余場,在業內人氣頗高。
海上藝術館項目的成功,讓鮑穎在集團內部獲得了更多的認可,對此鮑穎也由衷地感嘆,因為有父親,所以自己在工作上才如此幸運,很多想法最后都能變成現實。但在她剛剛回到公司的時候,父女之間也曾有過激烈的沖突。
嚴父指路明晰方向
最初對海上藝術館的設計,鮑穎期待著把藝術館打造成高端藝術品的圣殿,在裝修風格上也會比較奢華,但這個計劃卻因被父親狠狠潑了“冷水”而不得不做出調整。如今回頭看,鮑穎才理解父親的建議是正確的,一方面,中國的藝術品投資市場培育過程相對較長,公司畢竟是一個民營企業,收益始終是首先需要考慮的現實問題;另一方面,由于藝術館將承載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藝術品展出、傳播、營銷功能,外在的過分修飾,很可能會掩蓋展品原有的魅力,不僅會喧賓奪主,甚至適得其反。
鮑穎說,直到現在,在一些公司發展的問題上還是會和父親發生沖突,但是通過一次次的思想碰撞,兩人對公司的戰略方向也會越來越清晰,“比如去年底的時候我看中了一塊地,很想買,因為不僅價格便宜,而且周邊也已經有非常好的市政規劃,我就非常積極,但父親很猶豫,我們進行了很多次的討論,最后還是放棄了,現在想想,如果自持物業,對公司的資產整體來說肯定是非常好的,但相對而言,公司資金的流動性就會下降,最后我們商量,把資金留在今年要大力發展的園區上,所以今年會在上海增加5個園區的運營,在外省市也會增加更多的園區。”
父親的一路護航讓鮑穎有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覺,“父親是指路人,無論是我的生活還是事業,他都是我的導師,以往我有些想法比較片面,可能只想到某個項目本身,但父親就會從戰略的角度來思考,從集團的高度來考慮布局,這點讓我很受益。”
鮑穎的先生是一位互聯網行業的創業者,“初創型的公司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跟他交流這些問題會讓我覺得其實我還有很多事情是不懂的,比如稅收、有多少稅要付,哪幾家公司是小額納稅人,哪幾家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這些東西我現在開始在慢慢補課。雖然很多企業家會覺得這些由專業的人負責去做就好了,但對我來說,這些我都是要努力去了解的。”
想做能兼顧家庭的女企業家
在鮑穎看來,父親始終那么嚴厲,所以每次匯報工作的時候她的報告都會做得特別細致,但在公司事務上,她和父親越來越有默契,倒是開始有點“上陣父女兵”的味道。在鮑炳新、鮑穎父女的共同管理下,他們的企業——上海八號橋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如今繼續發展壯大,并順利完成業務板塊的升級。
父親今年已經62歲了,對于接班,鮑穎說,和父親也聊過這個話題,實際上,父親已經有明確的規劃了,“他的規劃就是再給我5年的時間鍛煉。”
目前在公司內部,不僅“創二代”鮑穎自己逐漸開始挑大梁,團隊骨干也在逐漸更替中。鮑穎說:“公司有一批和父親一起打江山的老員工,隨著年齡增大,他們有的可能要回家帶孫輩,有的可能身體也不太好,我們就聘請他們當我們的教練員,70后、80后的年輕員工逐步走上重要崗位,重新梳理公司內部架構,有一定的考核機制,讓大家在自己的崗位上都能夠各司其職,公司現在已經有幾位主要的副總裁都是85后。”
作為女兒,從小就知道要以后接這個班,鮑穎認為,這既是壓力也是動力,“這個社會對女同胞的要求還是很高的,既要工作賺錢又要陪家里人,不工作又怕和社會脫節,所以在我心里,家庭肯定還是擺在第一位的,作為企業家來說,公司也很重要,所以對我來說,要平衡好這兩頭,確實也挺不容易的。”
由鮑穎一手打造的八號橋藝術空間。
一場城市改造的文化實踐
位于上海建國中路10號的八號橋創意園始建于2003年,是上海市第一批授牌的文化產業示范園區,這里曾經是上汽集團所屬的上海汽車制動器廠,共有上世紀50至80年代建造的老廠房8棟,而現在這里是全國城市更新片區改造的十大案例之一,每年的納稅額超過8000萬元,已經從一個低附加值的工業廠房變成一個高附加值的創意園區。
談起當年的改造理念,鮑穎說,上海是一個工業城市,如果把這些工業用房全部鏟掉做新的寫字樓,那和曼哈頓等其他的城市又有什么區別,所以當時在改造的時候就希望能保留這些工業的歷史,在10年、20年以后還能看到上海這些工廠的痕跡,整個園區的外墻很能體現這樣新舊結合的設計思路,設計師摒棄了原廠房的白粉涂墻,拿從舊房子上拆下來的青磚重新組合,以凹凸相間的砌造方式突現了墻面的紋理,例如沿街1號樓的墻面增加了不銹鋼及反光玻璃貼面,夜晚的時候,整個墻面熠熠生輝,很有現代感。
鮑穎說,整個改造是依據“三不變”的原則進行的,就是土地屬性不變、產權關系不變和建筑外形不變,在外形上稍微有改動的就是在每一棟樓之間都加了一座橋,以前這8棟樓都是互相獨立的,因為園區吸引了很多設計公司進駐,所以也希望這里可以成為嫁接設計師靈感的橋梁。
“當2017年我們對南蘇州路1247號進行改造時,延續了這個理念,希望能保留一些城市的記憶,我們不喜歡拆掉重造,而是會把建筑的歷史故事都保留下來,以現代的方式做更好的呈現。”鮑穎如是說。
位于上海南蘇州路1247號這棟看似不起眼、和周圍環境已經融合在一起的倉庫建筑實際卻有著百年的歷史——建于1908年,據說曾是杜月笙的私家糧倉,在杜月笙之前,還曾是“中國通商銀行第二倉庫”,由于廢棄多年,它被涂成和周圍建筑一樣的乳白色,周邊的居民管它叫“公共廁所”,“但是在我們看來,這棟建筑太漂亮了,我們去上海圖書館和上海檔案館翻閱了大量的材料,想找到關于這棟房子的資料,有點遺憾的是沒有找到,但我們找到了很多關于蘇州河兩岸景象的很多資料,我們還去對岸實地走訪等,希望知道它原來大概的樣子是怎樣,雖然不是百分百恢復成原來的模樣,但是起碼恢復了六七成——歇山式屋頂下,倉庫內的木質地板和立柱裸露出內里粗糙斑駁的木紋,把歷史重現在我們這棟建筑上就是非常幸運的事,因為這棟建筑本來就是一個藝術品,每個見到這個建筑的人,都馬上知道它是一棟有歷史的老房子。”
新生的老倉庫被命名為“八號橋藝術空間”,鮑穎帶著她的團隊用41天完成了這項改造,她說:“我們要做歷史的搬運工。”
文、圖/廣報全媒體記者周裕嫵
堵在墨西哥的難民,來自何方?
校園里的“小小攝像師”
去年我市20家A股上市公司中,“營收50億”級企業達5家
同心守望靜待花開 ——記市四職中援疆教師王小明
補齊鄉村公路短板 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創二代”鮑穎:改造杜月笙私家糧倉
“2018首屆中國南方露營大會”在北湖區仰天湖草原舉行
長沙市岳麓區人大常委會召開《防洪法》執法檢查座談會
城固發改局“六抓”深化作風建設
資中縣疾控中心成功創建為“三級乙等”疾控機構
品讀豐子愷,“漫”畫人生
花林寺鎮|專家進村指導蔬菜藥材種植技術(圖)
關于張騫大典籌備策劃服務采購項目成交公告
王宏微調研長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情況
開封第一河務局開展“喜迎三八 巾幗植樹”活動喜迎三八節 巾幗植樹忙
村民健康的“守護神”——記泰和縣沙村鎮鄉村醫生傅傳忠
華大首次發現“懷雙胞胎”基因,或可測后代身高!
貴陽市人民政府令(第55號)
國慶前后,舟山13家商企吸金4970萬元!餐飲、車市最吸金
廣豐鄉村游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