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主演的《老炮兒》,宣發7000萬,很大一部分用于“票補”。
你是不是也覺得,看電影比以前更方便了,幾乎出門就能找到電影院,比公共廁所還容易找?票價也便宜了,畢竟競爭激烈了那么多。
但最近,你有沒有發現各大電商上8.8元、9.9元的特價促銷票不見了。斯皮爾伯格執導的大熱科幻電影《頭號玩家》,在貓眼上的最低票價顯示的是清一色的19.9元,而本周新上映的印度片《起跑線》、國產片《暴裂無聲》,最低票價放眼望去也都是19.9元,淘票票的情況也類似,杭州150多家電影院里,只找到一家泰禾影城,《起跑線》最低票價賣到了13元。
繼今年春節檔,各大發行公司聯手限制票補之后,在前幾天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中國(海南)電影投資高峰論壇上,導演、電影投資人、發行商、互聯網售票平臺,再一次喊停票補。尤其是一向心直口快、有著娛樂圈“小鋼炮”之稱的馮小剛,更是直指票補是惡性循環,“電影應該比的還是作品,而不是誰有錢可以砸。”
票補=花錢補貼請人看電影
按行規,每部電影在上映之前,都會設定一個最低票價,以保證片方利益,一般在25元到35元之間。假如低于這個價格售賣,這其中的差價就需要有“人”掏錢補足,這個做法就叫“票補”。
前幾年,互聯網售票平臺剛剛出現的時候,為了跟傳統影院搶占市場,平臺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對電影進行了大量票補,以吸引觀眾在線上購票。那個時候,9.9元票幾乎隨處可見。
這種“花錢補貼請人看電影”的營銷手法也顯然非常有效。淘票票總裁李捷拿出了一個具體的數據,四年前,中國八成觀眾都是在柜臺購票,到了今年春節,只有一成的觀眾會在影院購票,“大年初二,我們歷史最高突破92%,也就是92%的觀眾是在互聯網平臺購票。”
沒有1億元票補進不了春節檔?
票補本來是件好事,不只方便了觀眾看電影,還拉低了票價,吸引了更多觀眾進場,但是現在卻慢慢變味了,由互聯網之戰變成了電影片方之戰。
按李捷透露的數據,“去年我們和另外一家平臺加起來投入的票補,應該是8億到9億之間,但實際上2017年片方自己投入的票補高達12億左右,就是整個市場投了20多億的票補,事實上已經不是互聯網平臺在投票補了。”
如今,業內甚至出現了“沒有1億元‘票補’進不了春節檔”的說法。像《老炮兒》最初的預算是四千萬,但結算宣發卻高達七千萬,很多投資方不理解,說這里面肯定是有黑幕!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卻覺得很冤,“如果你不掏,你不補,電影院不給你排片。”另外,還得隨時盯著對方補了多少錢,不然分分鐘排片率又變了。于是,票補形成了惡性競爭,你補我就補更多,不補那就準備“一日游”(上映一日即消失在排片表上)。
電影院其實也不喜歡票補。一位杭州電影院的經理就直言,電影院其實也被票補“綁架”了,“現在的情況是,如果你想拿到某部電影的票補,你必須要給這部電影多排片,對方甚至指定晚上黃金場要保證多少場。你當然可以拒絕票補,但是現在電影院競爭這么激烈,你不做,有的是電影院做,現在觀眾大多是在線上購票,價格一比,同一部電影,自然是哪家便宜去哪家”。于是決定電影排片率的不是觀眾,不是電影的好壞,而是看哪個片方更有錢。
另外,票補也影響了影院的收益,因為所有票都變成了要按最低票價結算。另一位院線發行經理就透露說,今年春節最低票補“被禁”之后,影院的收益反而高了。
這么多業內大佬都說票補不好,那么票補會消失么?并不會。至少短期內沒法消失,浙江星光院線總經理富海芳很無奈地說,這實際上是一種“掏錢請觀眾看電影”的做法,并不違規。
或許會有人問,片方是不是傻啊,補得多不就虧得多?片方當然不傻,沒有票補,不能以低價吸引觀眾買票鎖定場次,也不能吸引第三方推薦,那等到電影上映,觀眾就算想看也看不到了,因為沒有影院給你排片,這等于沒有票房,“一毛都沒有”,而票補至少還能參與分賬,拿回部分的錢。
《厲害了,我的國》佛山熱映收獲好口碑
“兒童大學”讓未來科學家大開眼界
李新元在城區開展春節慰問活動
8個項目總投資22億元 高新區首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沙沖社區開展紅十字會應急救護知識培訓活動
9.9元一場的特價電影 最近為什么沒得看了?
中共銅川市玉華宮管理局黨組認真傳達貫徹全市追趕超越暨脫貧攻堅半年工作點評推進會議精神
建陽區召開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專題會
區第十六屆人大第四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
【泰然應急講堂】車內抽煙危害多
宿州市防指召開防汛會商會議 應對新一輪強降雨
西青啟動餐飲廢棄物處理試點 從源頭阻斷地溝油
“武漢水園”亮相英國切爾西花展
翠崗社區開展“童心向黨 廉潔剪紙”主題教育活動
注銷直通車輛
山北鄉全員出動抗臺風
天津上半年提前完成6個民心工程菜市場建設任務
“清鳩行動”執結標的額2500萬
崔紅德走訪慰問困難老黨員、困難群眾
2018年全國地市網絡媒體網眼看開封大型采訪活動今天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