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非法集資案件發案數量增多,擾亂正常經濟秩序。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非法集資犯罪套路也在不斷更新。與早期“發傳單—投資—高息—六月付本”的傳統集資不同,新型金融集資披著虛擬經濟、金融創新的外衣,利用“金融互助”“愛心慈善”“虛擬貨幣”“電子商務”“微信營銷”等名目,組織集資活動,活動范圍突破了地域限制,下線發展也超越了熟人圈子,呈現出蔓延廣、迷惑強、誘惑大等新特征。
非法集資套路多
集資方式網絡化。非法集資犯罪與互聯網結合得更加緊密,犯罪分子借助微信群、qq群等媒介的輻射效應,宣傳其運作方式及如何獲得高收益,發展下線,安排工作,讓受害者通過網絡支付錢款并通過第三方支付渠道將騙來的錢迅速轉移。
集資標的虛擬化。集資的產品由傳統的化妝品、資源開發等“實體經濟”向資本運作、虛擬貨幣等虛擬產品進化。許多非法集資組織者打著互聯網“金融創新”等幌子,甚至直接避開傳統非法集資的“商品”載體,使新型非法集資變得難以識別,迷惑性增強。
集資和傳銷交織。新型非法集資與金融傳銷犯罪相互交織,呈現犯罪復合化形態。非法集資犯罪分子以公開宣傳的形式,蠱惑受害者通過網絡支付等渠道將資金匯聚至傳銷組織,形成所謂的資金池。
識別防范需加強
增強理性投資意識,自覺抵制高息誘惑。對照銀行貸款利率和普通金融產品的回報率,多數情況下明顯偏高的投資回報很可能是投資陷阱。我國規定,民間借貸利率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四倍以上,超出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護,可作為判斷回報是否過高的參考。
對親朋好友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建議和反復勸說,要多問專業人士,審慎決策,防止成為其發展下線的目標。如果無法判斷是否為非法集資,可以向有關部門咨詢,待了解詳情后再作決定,忌盲目投資。
查詢相關企業是不是經過國家批準的合法的上市公司,是否為可以發行公司股票、債券的股權交易場所等,如果不具備,則涉嫌非法集資。通過查詢工商登記,查明相關企業是否為經過法定注冊的合法企業,是否辦理了稅務登記等。如果主體身份不合法、不真實,則有欺詐嫌疑。一些影響較大的非法集資犯罪,媒體多會進行報道,通過互聯網資源,搜索相關企業違法犯罪記錄,防止不法分子異地重犯。
新型非法集資犯罪還會不斷演化衍生出新的犯罪形態,一定要拒絕高利誘惑,遠離非法集資。(人民網)
2017南通(粵港澳大灣區)投資促進系列活動成功舉辦
鼎城永安小學:墨香溢校園 書法伴成長
我市完善水土保持生態體系
海陵區多部門聯合開展電動車消防安全專項整治
孟津縣橫水鎮舉辦“黨的創新理論進基層”文藝匯演活動
非法集資套路多識別防范需加強
十人應戰補時丟球 中能憾平領頭羊錯失登頂良機
交通管制、禁鳴……高考期間交通引導提示來了
湛江市農業局王擁軍副局長一行赴梅州考察學習農業品牌化建設
西城經濟開發區舉辦社區健康義診活動
新時代神利音樂發燒友俱樂部昨日啟動
一季度福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12.7%
500名優秀職工免費體檢
邁入新時代 學習新思想
市委政法委書記(擴大)會議召開
“減費降率”為企業減負9567萬元
慶安安裝彩燈扮靚道路環境
貴溪農機站:多措并舉 備戰春耕
買“美瞳” 先看店家有無許可證
省委常委會會議強調深入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農業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