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市“三改一拆”“無違建”創建和“四邊三化”工作以“有違必拆”“有亂必治”的決心依法強勢推進,成效顯著,拆出了發展空間,拆出了生態環境,有力地助推了經濟社會轉型升級。
2017年,全市完成拆違2150.7萬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務的268.84%,完成三改3231.26萬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務的238.23%,拆出土地面積1667.07萬平方米,其中復墾復綠861.5萬平方米,啟動改建474.42萬平方米,拆后利用率71.14%,提前半年完成了全年的目標任務。
“通過“三改一拆”,我市不僅拆出了空間資源、改善了生態環境、增進了民生福祉,還推動了轉型升級。”市“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2017年上半年我市開展了小城鎮“兩沿兩區”百日攻堅拆違,以小城鎮沿街、沿河和“低散弱”企業集聚區、鎮村交接區為重點區域,全面拆除違法建筑、違法搭建、違章廣告牌和彩鋼棚,騰退問題小企業和小作坊,做到應拆盡拆,三個月內拆除“兩沿兩區”違法建筑400萬平方米以上。下半年,又開展了企業連片違章建筑拆違,推動拆違工作向縱深發展,消除工業企業內涉及消防和使用安全隱患的違法搭建,三個月拆除企業違建260多萬平方米。
通過“三改一拆”、“四邊三化”與“五水共治”、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圍繞“兩美嘉興”建設,開展公鐵沿線環境整治、藍色屋面整治等專項行動,逐步消除“臟亂差”的歷史頑疾。新建了櫻花公園、茶花公園等一批公園綠地,姚太線、新07省道(金平湖大道)、烏鎮大道、海寧大道等一批公路“顏值”不斷刷新,王店高速入城口等一批入城(鎮)口形象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我們把拆違與淘汰落后產能相結合,以拆違倒逼轉型,騰退了一批低散弱、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市“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借助“退低進高”、“退二進三”等途徑,推進土地整片騰退,實現土地資源、空間資源和環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例如嘉善縣木業、廢鋼市場產業,平湖市新埭鎮潔具行業,桐鄉濮院鎮的毛衫業,海寧許村鎮的經編業,海鹽武原鎮緊固件業,秀洲區的噴水織機產業等當地傳統產業,通過“三改一拆”行動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產業升級轉型。海鹽縣澉浦鎮通過租、購老舊閑置廠房和廢棄礦區,發展影視產業。
另外,城中村”改造作為去年“三改一拆”重點工作之一,在推進過程中也打出了一套“組合拳”。首先是強化摸底,2016年年底,對全市“城中村”現狀進行摸底調查,深入走訪企業、居民、農戶,聽取意見建議,收集整理有關農戶、居民、土地、規劃等相關信息和基礎數據,形成動態數據庫。經過摸底調查,全市需改造項目109個。其次,建立領導聯系制度。建立了全市“城中村”改造項目與市四套班子領導聯系制度,加強對聯系改造項目工作的指導。將109個“城中村”按照“定人定事、定時定責”的要求,分工負責,分片包干,不留空白,不留尾巴,不留死角,按照群眾可接受、政府可承受、政策可持續的改造政策,快速推進實施。第三,我市結合專項拆違,充分利用網格化管理平臺和防違控違管控平臺,加強對“城中村”違法建筑監管力度,并協調國土、綜合執法、建設、財政等各部門,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進違法建筑和“城中村”拆遷改造工作。對已經具備改造條件的項目堅持“簽、騰、拆、建”環環相扣、一氣呵成,確保“當年簽約、當年騰空、當年拆除”。
與此同時,我市還加大農發行等政策性金融對接支持力度,明確農村土地整治、計劃指標安排、耕地補充落實、盤活存量用地等方面政策,用地指標優先用于“城中村”改造等項目,全力推進“城中村”改造。
“三改一拆”行動開展至今,已累計完成拆改面積2.1億平方米以上,其中完成拆違9000萬平方米以上,完成“三改”1.2億平方米以上。通過“三改一拆”,將非法侵占、低效土地騰退出來,拆違還路、拆違治臟、拆違增綠,合理合法、科學高效地推進城鄉發展建設項目。
"山竹"來臨之際,東海的天空是這樣的
關于2018年3月27日上午9:00至下午17:00鼓樓區湖東路的停水公告
南陵縣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競賽團體賽成功舉行
虞城縣醫療人才“等額對調”助推健康扶貧
市領導帶隊到韓江潮州段開展巡河工作
去年全市完成拆違2150.7萬平方米
恩施州文體新廣局積極宣傳計劃生育政策
媽媽,對不起
市審計局深入開展“1+N”專項整治工作
@司機:涉水行車,這些必須要注意!
十人應戰補時丟球 中能憾平領頭羊錯失登頂良機
交通管制、禁鳴……高考期間交通引導提示來了
湛江市農業局王擁軍副局長一行赴梅州考察學習農業品牌化建設
西城經濟開發區舉辦社區健康義診活動
播放量87萬,撫州這個開滿紫薇花的村莊在抖音上火了!
太湖縣:程志翔主持召開縣委中心組集體學習會
廈門海關查獲瀕危“大貝殼”
停電預警!這回是上饒的這條大道要注意了!
市政協開展“鄉村振興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專題學習
省委省政府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