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作為國家和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雙試點”城市,廣州市的《廣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已經由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正式對外發布,正式啟動改革試點工作。
《實施方案》包括了行政審批與技術審查相分離等10個方面的33項改革措施,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過程全覆蓋改革。通過減、并、轉、調、放等方式精簡審批流程,提升審批效率。根據《實施方案》規定,政府投資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減至90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類工程建設項目最快22個工作日就可完成審批。
廣州工程審批哪里“加速”?
今年5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的通知》,要求精簡工程建設審批環節,并將廣州列為16個試點地區之一。國務院要求,2018年,試點地區建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框架和管理系統,按照規定的流程,審批時間壓減一半以上,由目前平均200多個工作日壓減至120個工作日。
而《實施方案》在國務院的要求“120個工作日”的基礎上,進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再優化,審批手續數再減少,審批時間再進行了壓縮。
《實施方案》包括了政府投資類與社會投資類兩大類工程建設項目的制度改革,審批時間均有效縮短。
政府組織或購買服務的技術審查時間也做了進一步精簡,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控制在15個工作日以內,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技術審查按需開展,時間控制在25個工作日以內。
記者了解到,《實施方案》公布后,僅質量安全監督登記和施工許可合并辦理一項,就由過去的14個工作日縮減為5個工作日,大幅壓縮64.3%。
廣州市住建委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方案》公布實施,廣州市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將大幅提升。
政府投資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簡化結果
審批時間
政府投資類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用地規劃許可、施工許可,到竣工驗收,審批評審時間壓減至90個工作日。比國務院要求的“120個工作日”,還壓縮了30個工作日。
審批創新
政府投資項目大部分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地鐵工程、高速公路等等,這些工程的特點就是涉及面廣,設計的不穩定因素多,涉及的部門也很多。原來的審批方式,從發改委的立項,到規劃報建,再到審查,基本上以一種“串聯”式的審批方式,往往方案很難穩定。
通過“聯合評審”,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專業技術優勢。由行業主管部門牽頭的“聯合評審”能盡快穩定政府投資項目方案、批復初步設計和概算、組織聯合驗收等措施,強化事關質量、安全和造價的技術審查和驗收;審批程序從“串聯”變成“并聯”,加快工程審批進度。
社會投資類 工程建設項目 審批簡化結果
審批時間
社會投資類的一般項目審批時間進一步壓縮,行政審批時間控制在22至50個工作日。其中,中小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控制在38個工作日以內,不帶方案出讓的產業區塊范圍內工業項目行政審批控制在28個工作日以內,帶方案出讓的產業區塊范圍內工業項目行政審批更是22個工作日就能完成。
審批創新
社會投資類項目推行的“帶方案出讓”制度,是指對工程項目分類辦理規劃審批。對于規劃明確的產業區塊范圍內“帶方案出讓”的工業項目,取消設計方案審查環節,可直接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審批時間壓縮為2個工作日。
此外,不帶方案出讓用地的產業區塊范圍內的工業項目,設計方案審批時間壓縮為2個工作日。
一般項目的設計方案審查時間壓縮為10個工作日(含征詢意見時間),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審批時間壓縮為4個工作日。
簡化重要產業項目施工許可手續
《實施方案》通過合并報批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合并辦理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等措施。將目前從立項到竣工驗收的28個主要審批事項精簡、整合為15個主要審批事項。
《實施方案》還簡化施工許可手續。盡量壓減不涉及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工程質量安全的工程審批申報材料。取消施工合同備案、無拖欠工程款情形的承諾書,用設計單位出具的方案穩定承諾說明(須加蓋注冊建筑師專用章)或施工圖技術審查意見先行辦理施工許可手續,各項稅費、保險、工資賬戶等資料以建設單位承諾函形式先行辦理,實施事中事后監督檢查。
簡化iab(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nem(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項目、重點產業園區、特色小鎮等開發區域施工許可手續。在區域用地和規劃穩定、環境影響評價已完成,滿足質量安全監督必要條件的前提下,即可辦理施工許可。
合并辦理質量安全監督登記與施工許可。全面推進信息化管理,將質量安全監督登記手續整合納入施工許可辦理事項中,一次申報,同步審核。
“五個一”工作計劃梳理流程機制
《實施方案》還提出了“五個一”工作計劃,即“一張藍圖、一個系統、一個窗口、一張表單、一套機制”。
深化“一張藍圖”,統籌項目實施。依托“多規合一”管理平臺,統籌各類規劃,統一協調各部門提出的項目建設條件,落實建設條件要求,做到項目策劃全類型覆蓋,策劃全過程督查考核。
提升“一個系統”,實施統一管理。在國家和地方現有信息平臺基礎上,提升市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系統功能和應用,大力推進網上并聯申報及審批。
強化“一個窗口”,提升綜合服務。進一步完善“前臺受理、后臺審核”機制,整合各部門和各市政公用單位分散設立的服務窗口。
細化“一張表單”,整合申報材料。建立各審批階段“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的運作模式。
完善“一套機制”,規范審批運行。進一步建立健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配套制度,明確部門職責,明晰工作規程,規范審批行為,確保審批各階段、各環節無縫銜接。建立情況通報制度,定期通報各部門審批辦理情況,對全過程進行跟蹤記錄。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賈政 通訊員穗建
南財開展“清明傳家風”主題活動 家訓讀出來寫起來
山東求賢若渴赴省外高校攬才
合肥南部副中心三條干線公路將陸續開工
去年昆明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748萬美元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丨陳建奮:十年傾心守護愛心書屋
《廣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已審議通過
上半年我市生態工業經濟扶持政策效果呈現“四好”
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召開第二次大會
法航飛機上19歲韓國少女突發疾病 四川醫生萬米高空救人
同心同行 為新時代瓷都更美好盡職履責
長陔蝶變美如畫
2017年我市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完成投資5.5億元
2018年全國航空模型公開賽在我市開幕
省政府安委會煤礦安全生產專項巡查組來瀘開展為期十天專項巡查
武漢與斯波勒托將合辦“三個世界”藝術節
中山中學林婧妍:做好幫手 當好榜樣
辰溪:公路局多舉措提前做好五一假期公路安全工作
“魅力港北杯”貴港日報攝影俱樂部擂臺賽 (第一場)擬獲獎作品公示
東部公交公司大講堂提倡勞動光榮
甘雙飛不斷鉆研節約垃圾清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