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 春風和煦。
溫暖人心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
成立了九年的宿城黃河水上救援隊依然每天在古黃河上值巡———成立以來,該救援隊成功救助76條生命;
宿城區古城街道府前社區“鄰里驛站”志愿坊外的“愛心衣墻”上,每天都掛滿了熱心市民捐贈的干凈衣物,每天都有市民來取走自己需要的衣物;
市志愿者總會、市助殘志愿者協會為泗陽縣留守兒童設立的3個“親情聯絡驛站”,每天都有留守兒童在志愿者的幫助下,通過互聯網與父母展開溝通和視頻通話,全部20個“親情聯絡驛站”將在6月底前建成;
……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近年來,宿遷志愿服務工作取得長足進步,志愿者隊伍結構不斷優化,日常管理更加規范化,服務內容趨向縱深化,服務效應也呈現擴大化———志愿者用一場場公益活動、一次次愛心善舉不斷刷新城市文明指數。可以說,溫暖宿遷的斑斕底色,有一抹來自志愿者群體。
志愿者隊伍結構不斷優化,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前幾年,宿遷志愿者大都為單兵或者小范圍自發聯合的熱心人士,力量薄弱,結構單一,組織活動隨意化,多采取救濟式服務形式幫助困難群眾,效果不明顯。目前宿遷注冊志愿者59.4萬人,初步形成了涵蓋老、中、青、少等各年齡段,以及各行各業的志愿服務網絡。現在,志愿者隊伍年齡結構、知識結構更加合理,服務種類更加豐富,服務內容更加專業,年服務群眾超60萬人次,滿足了群眾的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志愿者隊伍實現組織化,志愿者綜合素質不斷提升。在宿遷,積極參與志愿者服務活動的公民,數量不斷倍增,其突出表現,是大量社會志愿者組織的興起。目前,全市注冊志愿者協會、分會和服務隊等團體達7637支。這些公益組織的發展,不僅靠愛心和愿景,還建立了專業的團隊,進行有效的管理、科學的規劃。宿遷還積極組織開展志愿者培訓工作,努力提高志愿者的服務能力和綜合素質。
志愿服務內容呈現縱深化,服務項目有力拓展。近60萬志愿者活躍在宿遷的社區、學校、企業、鄉村,出現在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地方。僅3月23日—24日,全市各志愿者團體就組織了十余個公益活動:市志愿者總會的志愿者帶領20名困境家庭青少年、留守兒童、單親家庭青少年去看電影;市欣語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舉行“蓓蕾益家”家長公益講座,指導父母更好地與孩子交流;沭陽縣陽光義工協會走進隴集鎮敬老院,給老人送去生活用品,幫老人打掃衛生、做可口的飯菜;泗陽指揮中心志愿服務隊到該縣人流量較大的北京路進行志愿勸導活動;宿城區疾控中心志愿者服務團隊向宿遷學院學生宣傳結核病防治知識……
志愿者將志愿服務變成一種習慣,服務內容也不斷拓展,從單純的善款募捐、愛心義賣到心理援助、法律援助;從扶弱助殘、義務植樹到文明勸導、環境保護、社區建設等領域;從簡單的扶殘幫困到關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志愿者充分運用發揮自身業務特長、專業優勢、技術資源,主動開展普及、傳播、援助、服務類志愿服務活動,讓服務更具專業性、針對性,也奉獻了自己對社會公益事業的愛心。不動聲色的志愿服務,充分考慮到了被救助者的心理感受,維護了弱勢群體的尊嚴。
志愿服務效應持續擴大化,引領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力量無論大小,時間不計長短,一個志愿者就是一盞明燈。正是這些來自不同崗位的普通志愿者,持之以恒地奉獻,用雙手塑造美好,用智慧服務社會,用行動傳播愛心,帶給人們溫暖,帶給人們信念,帶給人們美好,帶給人們正能量。在志愿者行動引領下,宿遷志愿服務逐漸融入日常生活、化作微小,成為一種生活新常態、時代新風尚,推進文明宿遷邁向新高度!
為宿遷志愿者點贊!
向自覺踐行善良的宿遷人致敬!(傅美麗)
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召開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在新時代譜寫中原更加出彩開封篇章
淳化堅持“四個引領”助力脫貧摘帽
2.5萬余名南通考生本周末小高考 市教育考試院發出特別提醒
關于學苑路和迎賓街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施工的通告
海南禁毒圖解:毒害深似海 一碰毀所有
溫暖宿遷的底色,有一抹來自志愿者
陳福坤率隊督查消防安全工作
急尋目擊者!明秀東路小車肇事逃逸案有新進展
數說臺州“三農”這十年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泥龍小學繼續開展脫貧幫扶工作
愛心企業為宿豫道德模范提供重大疾病早期免費篩查
門檻磚為何貼得那難看? 這是什么原因?
梅沙街道打造"行走梅沙"工作機制 共建共治共享品質街區
轉發省科技廳關于開展2018年度眾創空間半年報統計工作的通知
景德鎮陶瓷智造工坊:打造陶瓷工業示范區
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為困難群眾解煩憂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 搶占先機迎難而上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防城海關依法退運1.5萬余噸“洋垃圾”
獻禮改革開放40年 海信電視展閃耀全國兩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