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訊(長江日報記者 記者向潔 通訊員陳冬力 楊靜宜)17日,育才行知小學攜手武漢博物館,精心打造了一場主題為“行走的課堂——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的國學禮儀漢服秀,一展華夏禮儀之美。為引導學生了解純正的漢服文化,武漢博物館的專職人員特意準備了二十余套標制漢服。
“哇哦,好漂亮啊,以前只在電視劇里看過。”記者在現場看到,入場前,每位女生都會在眉間貼上了古代的妝容——花鈿,這一特別的入場儀式令學生們驚喜不已。舞臺上,小演員們身穿飄飄漢服,手持原創的手工絹扇、書法墨寶,伴著裊裊仙樂,邁著輕盈的步伐展示襖裙、直裾深衣、齊胸襦裙等傳統服飾,展示天揖禮、雙丫髻的魅力,師生同誦《小雅·鹿鳴》更是將漢韻雅風演繹得淋漓盡致。
參與此次活動的所有小演員都是通過育才行知小學“相約武博、秀出風采”校園海選產生。4月底至5月初,育才行知小學面向全校同學發出邀請,吸引了200多名學生報名參與。在筆試環節,孩子們不僅能夠將題庫中漢服的知識牢記于心,還在問答題里探討了“文化的根需要傳承”、“體驗后的知識更鮮活”等話題。
該校校長彭春艷說,為了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國學禮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校本打算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到漢服秀中,甚至拿出一筆經費為學生們租賃各式漢服。然而,經考查發現,巿場上許多演藝舞美服飾租售點的所謂漢服美則美矣,但樣式不符合規制。為了避免誤導學生,學校請武漢博物館的專職人員特意準備了二十余套標制漢服。
“聽著武漢博物館吳威老師講的漢服之韻,仿佛坐上了時光機,穿越到漢唐盛世,賞盡人間繁華。”該校六(4)班學生姚佳欣表示,通過看秀聽講座,她不僅對隋唐五代時期特有的一種女子襦裙裝——齊胸襦裙有了直觀的認識,也了解到有很多優美的詩句描述著齊胸襦裙的美好,“荷葉羅裙一色裁”,“新換霓裳月色裙”,“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常說拜倒在石榴裙下,這石榴裙指的就是齊胸襦裙。
武漢博物館社教部主任、副研究館員裴少菲介紹,“博物館走進校園”,旨在讓更多孩子擁有平等享受博物館優質文化資源的機會,增長知識、開拓眼界,推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記者彭年攝)
長沙縣召開水塘垸堤防達標加固項目調度會議
連續抗洪20余小時后靠在欄桿休息,她這張工作照刷爆朋友圈!
“食安”講座進社區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威海創新園揭牌暨簽約儀式舉行
臨沂:救護技能大賽舉行 應急救護隊比試救護技能
攜手武漢博物館 育才行知小學上演精美“漢服秀”
農民工華麗轉身刷新普陀行道樹隊冬修記錄
唐山限行提示:5月15日限行尾號"5"和"0"
順德歡樂龍舟文化節昨日開幕,36支龍舟隊上演水上“速度與激情”
日照今年共爭引水利移民資金1.4億元
含山縣物價局做好春節期間市場價格監管
武進區:威海市文登區黨政代表團來常州武進考察
快來西湖夏秋花展 看“藤本皇后”鐵線蓮
蛟河市紀委監委開展《監察法》集中宣傳活動
傳承紅船精神 牢記入黨初心——我局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唐山市路南區人民檢察院辦案用房和專業技術用房項目及其附屬及配套用房項目和唐山市路南區委黨校遷建項目監理
長治市農調隊組織糧食生產情況調研
21處市級掛牌督辦重大火災隱患單位12月10日前整改到位
復興橋建設進行涉鐵部分封橋吊裝施工
新昌630個庭院展鄉村“盛世美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