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家住瑞安仙降街道下涂村的蔡乃碩,3年前因中風導致右邊偏癱、三級肢體殘疾,生活極不便利。直至半個月前,市民生實事“無障礙設施進家庭”項目給他帶來了福音。
今年,我市將為全市1000戶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為全市1000名殘疾人實施“助聽、助明、助行”康復服務,為全市1000名殘疾兒童實施搶救性康復服務”。隨著一系列惠殘政策的開展,殘疾人家庭生活更加便利。
殘疾人家庭家居環境改善
7月4日下午2點,記者來到改造后的蔡乃碩家。午睡后的蔡乃碩正在使用市殘聯為其配備的偏癱綜合訓練器做康復。使用康復器械鍛煉后,原先只能抬到脖子高度的手臂現在能舉過頭頂,老人興奮地為大家示范。
記者看到,蔡乃碩家中現在有了各種無障礙器具和設施,其愛人蘇朱琴一一介紹:這是空氣波按摩椅,睡前可以做按摩;這是移動式可升降衣架,有了它,老伴現在總是主動幫忙曬衣服;這是電動輪椅,原先老伴出行范圍就局限在家門口的院落內,現在乘坐它可以輕松去到距家1公里外的老人亭納涼。
此外,衛生間的一些小細節也考慮在內,專門配置了帶靠背的沐浴凳、防滑墊、洗刷器。在家門口,同時進行了坡道改造,可謂“無微不至”。
“對于生活條件比較惡劣的殘疾人,我們根據家庭不同需要有選擇地改造,改善其家居環境,提高其生活質量。”市殘聯維權部負責人雷霄說,每戶殘疾家庭改造前,都有專人進行入戶調查、詢問需求,幫忙填寫申請材料以及改造審批。過去,殘疾人申請家庭改造至少要跑兩趟,現在一趟都不用跑。截至目前,全市已經改造了338戶。
九旬截肢老人重新站起來
無障礙家庭改造,只是我市今年給予殘疾人的佳音之一。記者了解到,為全市1000名殘疾人實施“助聽、助明、助行”康復服務以及為全市1000名殘疾兒童實施搶救性康復服務兩項惠殘民生實事項目也在順利推進中。目前已為856人完成三助項目,為396人完成兒童實施搶救性康復服務。
7月5日上午,在位于龍灣區雁蕩西路的三助項目假肢驗配康復中心,來自泰順泗溪的90歲老人周萬鞏做完康復訓練后,正在休息。老人看起來精神抖擻,若不是他撩起褲腿,為記者展示自己的假肢,絲毫看不出是位截肢殘疾人。
去年年底,周萬鞏左腿因突發大動脈血管堵塞破裂截肢。今年6月5日,老人來到這里安裝假肢,接受市殘聯的助行康復服務。老人的恢復狀況不錯,已經能扶著扶手來回走動。“訓練過程中,疼痛是難免的,能重新站起來就是堅持下去的動力。”周萬鞏對于未來很樂觀,“等訓練好了,我還要乘公交出行呢!”
市殘聯康復部主任王小瓏介紹,三助服務中,包括給低視力殘疾人配備助視器,為老年人、聾啞殘疾人送助聽器,甚至安裝人工耳蝸,而助行就是為殘疾人假肢的安裝及康復訓練。另外,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服務將為聽力殘疾、語言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和孤獨癥兒童提供康復訓練,每人每年補貼最高2.4萬元。
相關進度數據
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
●年度任務:為全市1000戶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
●進度:入戶評估563戶,改造了338戶,預計11月底完成。
“助聽、助明、助行”康復服務
●年度任務:為全市1000名殘疾人實施“助聽、助明、助行”康復服務。
●進度:已為856人完成三助項目。年度任務將提前到10月份完成。
殘疾兒童實施搶救性康復服務
●年度任務:為全市1000名殘疾兒童實施搶救性康復服務。
●進度:已為396人完成兒童實施搶救性康復服務。年度任務將提前到10月份完成。
來源:溫州商報
記者:黃文盈
朱集鎮——620名困難老人將享結對幫扶
吉大東北師大發布2018年自主招生簡章減少對語文外語方面獲獎要求 新增或取消部分專業類別
我市新增3個自治區休閑農牧業鄉村旅游示范點
莫德里奇榮膺金球獎,姆巴佩獲最佳新秀
王新偉深入湯陰縣對湯河清河行動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
調研時強調:夯實責任 建立機制 努力打造生態河文化河致富河
民生實事“無障礙設施進家庭”項目帶來福音
楊長亞:在投身新時代建設新銅川中譜寫青春華章
以法治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享受家門口的金融服務
廣場舞大賽舞出“靚麗風采”
聯通探索5G行業應用 攜手德勤發布《5G重塑行業應用白皮書》
市司法局:為返鄉創業者撐起“保護傘”
著眼航空航天汽車醫療等領域重大需求 2020年天津3D打印產值將達15億元
咸豐縣商務局約談加油站站長 為民營加油站安全經營“加油”
“績譚旅游快速通道”茶源1號大橋正在架設第8跨梁板
青年歸鄉引導資金技術反哺苗寨
貴州織普高速夜郎湖特大橋全線貫通
劉亞平:港珠澳大橋交付通車 心情就像嫁女兒
甌劇《好人蘭小草》舉行媒體見面會 主創人員分享臺前幕后故事
寧強代家壩鎮加快“兩房”建設提升群眾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