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堅定不移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一思想和行動
1.充分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重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期間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深刻闡述了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湖北改革發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問題,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把脈定向、掌舵領航,對新時代湖北改革發展賦予了歷史使命、指明了前進方向。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荊州重要講話精神,飽含著對荊州發展的殷切希望,是做好新時代荊州各項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對于我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荊州復興,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2.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核心要義。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方針,明確了新時代湖北改革發展的主攻方向,明確了新時代湖北改革發展的使命擔當。荊州在長江經濟帶中具有獨特地位,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荊州迎來歷史機遇,肩負特殊使命。我們要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奮力譜寫新時代荊州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3.認真抓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貫徹落實。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全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堅持納入理論學習中心組和黨校干部教育必學內容,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中之重。堅持辦好“新時代湖北講習所(荊州)”,豐富形式,注重效果。堅持與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決定》相結合,與具體工作實際相結合,融會貫通,一以貫之,真正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
二、堅定不移打造“萬里長江,美在荊江”新畫卷
4.堅持鐵腕治污。進一步完善化工園區規劃,開展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和工業園企業排污專項整治,督促沿江1公里內化工企業在2020年底前完成關改搬轉任務,園區企業環保基礎設施基本完善、污染達標排放。積極開展水環境治理,2020年城市建成區內黑臭水體基本消除,農業面源污染“一控兩減三基本”治理措施全面落實,鄉鎮飲用水源地保護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推進尾礦庫、固體廢物、生活垃圾綜合治理,2019年底前完成尾礦庫治理任務,建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長效機制,2020年底前全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不低于95%、建制鎮處理率不低于70%。
5.加快生態修復。深化“綠滿荊州”行動和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年均新增造林面積60萬畝以上,力爭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35%。全面完成長江干線非法碼頭、非法采砂整治及岸線復綠工作任務,打造城市濱江風景帶。推進還湖還濕,加大國家級和省級濕地公園創建工作,持續開展四湖流域綜合整治和荊南四河流域整治。嚴格落實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捕,全面推行湖泊“人放天養”,持續開展“水葫蘆”“水花生”清理,確保河暢水清岸美。
6.構建長江大保護長效機制。正確把握“五大關系”,用好長江經濟帶發展“辯證法”,持續推進生態長江建設。深入落實河(湖、庫)長制,為長江配備護岸管理員。實施生態項目,打好“長江牌”“生態牌”,爭取更多生態項目布局荊州、落戶荊州;加快推進中德生態示范城和中法生態示范城項目建設。扎實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強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教育。
三、堅定不移推動荊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7.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依法、合規、按程序處置各類風險,認真做好金融、社會穩定、公共安全、養老保險支付等方面的社會風險防范化解工作,堅決守住安全穩定底線。緊緊咬住“兩不愁、三保障”目標,錨定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人口,深入實施產業發展、健康扶貧、教育扶貧、住房安全、就業扶貧、整村推進、扶志自強、社會保障兜底扶貧等“八大攻堅行動”,堅持扶貧與扶志、扶能、扶智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堅決打好脫貧攻堅“翻身仗”。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動搖,加快推進“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持續推進“六大專項整治”,重拳整治環境污染問題,確保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全面落實。
8.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點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產業。夯實發展平臺,提升產業承載能力,加大產城融合力度。壯大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提升主導產業吸附力。大力培育上市公司、百億企業、“隱形冠軍”。突破性抓好以現代物流、文化旅游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實施“互聯網+服務業”行動,加快發展商貿服務、旅游休閑、健康養老等新業態。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簡政放權,深入實施“三去一降一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業、節能環保領域支持力度,提升科技金融、綠色金融融資比重。建設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升級版。優化人才隊伍結構,加快產業工人隊伍建設。
9.凝神聚力擴大投資。強化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地位,統籌抓好招商引資、向上爭資、政府投資、市場融資,不斷增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活力與后勁。圍繞“六大主導產業”,在垂直整合上做文章,加大產業鏈招商力度,千方百計引進高質量企業,引領上下游關聯企業加快技改升級,不斷增強支柱產業核心競爭力。謀劃實施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的重大項目,力爭更多大項目、好項目擠進國家、省級項目庫。加快“一城三區、一區多園”建設,持續優化三個功能區和18個園區的空間布局、功能定位、體制機制。加快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推進鐵、空、路、港等在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功能。推動江陵煤炭儲配基地、鹽卡綜合物流園、石首港及湘鄂邊物流融合發展區等重點物流園區發展,提升“一港十區”服務能力。按照市場化取向,做大政府融資性擔保平臺,組建市級融資擔保集團,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
10.做強做大縣域支撐。牢固樹立“全域荊州”理念,堅持全市“一盤棋”思路,積極推動江陵縣、公安縣撤縣設區和監利縣撤縣設市,推動“一城三區”與江陵、公安、松滋、石首、監利、洪湖一體化發展,實現更高效率的資源配置、更高水平的產業布局,形成既協調統一、又各具特色的差異化發展格局,打造錯位發展、協調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荊江經濟帶。支持縣市培育壯大主導產業集群,提升縣域開發區產業承載能力。支持有條件的縣打造對外開放合作的“口子鎮”。加強分類指導、重點突破,打好擴權、財政、金融、人才、土地、電力政策“組合拳”。開展8個縣市區、3個功能區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競賽拉練,支持激勵縣域經濟競相發展、爭先進位。
11.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按照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以深化黨政機構改革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項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政務服務“一網覆蓋”“一次辦好”向所有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延伸。在荊州開發區試行“證照分離”改革,切實降低企業“時間成本”。全民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制度,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構建競爭有序、統一開放的市場環境。統籌推進科技創新、國企國資、農業農村、綜合交通運輸等領域改革,使荊州成為要素聚集的創新高地。扎實推進荊州口岸對外開放和綜合保稅區建設,加快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積極支持出口額較大的企業申請海關高級認證資質,切實降低通關成本。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
四、堅定不移建設江漢平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范區
12.堅持規劃引領有序推進。聚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把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長江大保護相結合,統籌謀劃、協調推進。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著力完善規劃、壯大產業、培育主體,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堅持突出產業特色,做足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文章,扎實推進富美鄉村建設。
13.加快建設農業強市。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農村經營體制改革和供銷社綜合改革,鼓勵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認真落實好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大力推廣“雙水雙綠”種養體系,做大做強綠色水稻、綠色水產業,因地制宜發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培育有市場競爭力的農業品牌。大力實施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三鄉工程”,引導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要素“上山下鄉”。注重挖掘鄉村多種功能,打造一批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支持監利縣、公安縣創建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支持石首市建設中部地區綠色發展新型試驗區。突出農業特色,加快高新區發展,努力打造“中國綠谷”。
14.優化農村生態環境。聚焦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和山水林田路房整體改善。扎實推進“廁所革命”三年攻堅行動,以江陵縣為整體推進試點,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市農村無害化廁所全覆蓋。抓好農村植樹造林,結合林業產業扶貧、“四好農村路”建設、國家儲備林建設、全域旅游發展,做到能綠盡綠、應綠盡綠、見縫插綠。完善“戶分類、組保潔、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工作機制,實現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全達標。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補齊水、電、路、氣、網“最后一公里”。
15.推動鄉村文化繁榮。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切實提升農民精神風貌,促進農村文化繁榮發展。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宣傳教育,生動解讀黨和政府各項政策措施。發揮農村紅白理事會和村規民約作用,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大力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實現鄉村兩級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引領,以“十星文明創建”為抓手,廣泛開展文明鎮、村、家庭、農戶等系列創建。
五、堅定不移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16.全面提升就業創業質量和社會保障水平。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加強財稅、金融、產業、貿易等經濟政策與就業政策配套銜接,強化就業公共服務建設。深入實施“我選湖北·鳳鳴荊州”計劃,做好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促進工作,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加大對特定人群特殊困難的幫扶、權益保障和服務工作力度。健全農村“三留守”人員關愛服務體系,完善扶殘助殘服務體系,做好優撫安置工作。改進便民服務,鞏固全民參保登記計劃成果,持續擴大參保覆蓋面。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大力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
17.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優質普惠學前教育,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支持長江大學“雙一流”建設、荊州職業技術學院爭創全國優質高職院校、湖北中醫高專創建應用型本科學校,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深化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加強衛生應急能力建設,抓好重大疾病防控,推動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持續推進養老服務綜合改革,發展老齡事業和產業。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旅游產業協調發展,擴大群眾體育有效供給。
18.不斷創新社會治理。加快法治荊州建設進程,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推進城鄉社區治理現代化。加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建設,加快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積極推進信訪法治化建設,切實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完善村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加大村務、社務公開力度,健全村(居)民議事制度,推進村(社區)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嚴格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堅守食藥安全風險底線。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堅決杜絕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六、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
19.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突出政治標準選人用人,考準考實干部的政治表現,大力選拔對黨忠誠、干凈干事、擔當作為的干部。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嚴肅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切實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
20.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推動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提升黨支部建設規范化、標準化水平。大力實施“紅色頭雁”工程,選優配強管好帶頭人,扎實開展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弱化虛化問題專項治理。全面實施基層黨建“整縣推進”三年行動計劃,推進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建起來、用起來、強起來。突出加強農村黨建綜合體建設,大力開展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創新城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深化機關黨建“七個專項整治”成果,推進高校“雙帶頭人”培育工程,發揮國有企業黨委(黨組)領導作用,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
21.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精神和省委、市委實施細則,堅決糾正和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良傾向,持續推進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年活動。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把調查研究貫穿于決策和執行全過程,提高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強化市縣黨委巡察工作,加大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力度,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把懲治基層腐敗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結合起來,嚴肅查處小官大貪、小微腐敗等問題。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加大對資源開發、土地出讓、審批監管、招投標和公共財政支出等領域的執紀監督和審查調查力度,集中整治扶貧、環保、金融、國企、高校等領域的腐敗問題。
22.以鮮明導向激勵干部擔當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和省委實施意見,著力提升各級干部“八種本領”,加強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設。堅持好干部標準,突出“五個過硬”,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選人用人導向。持續推進新時代年輕干部成長工程。建立健全促進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目標考核體系,完善以平時考核為基礎的考評機制,推動各級領導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按照“三個區分開來”,建立健全激勵擔當和容錯糾錯機制,探索干部績效獎勵差異化措施,旗幟鮮明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撐腰鼓勁,推動干部能上能下、擔當作為。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進、培養政策,加快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把追責問責作為重要手段,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有責必問、問責必嚴,失責必究、追責必嚴。
市國土資源局:加強用地保障服務項目建設
上海交響樂團為DG唱片慶祝120歲
用愛心點亮未來
市直機關舉行慶祝建黨97周年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文藝演出
市第三醫院開展慢性病防治科普宣傳活動
中共荊州市委關于牢記囑托擔當作為加快推動荊州高質量發展的決定
“小智”帶你游展館,這次展館之行有點酷!
江蘇工匠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走進連云港 港口集團唐艷 入選講述技能故事
博望區疾控中心開展社區健康知識講座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磯頭是衛星——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年會嘉賓考察
湖北藝術創作聚焦長江大保護 推出了10余部劇目
徐建役調研城區學校建設工作
三 岔:青年教師展身手 教學比賽競高低
王建軍到中心城區調研興漢新區等重點項目建設
孫貴石主持召開主要經濟指標和貿易物流工作調度會
一起GET滟瀾洲春森里的美好!
寧夏持續打擊涉黑涉惡犯罪
開發區多條道路啟動瀝青整治
鄭州出現高溫天氣
“俊發杯”龍泉古鎮歷史文化征文大賽獲獎名單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