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幼兒園和家庭,還是在幼小銜接機構中,不少成人都簡單地將幼小銜接視為提前學習小學學業知識和熟悉小學課堂規則,以“搶跑”姿態來幫助兒童做入學準備。這種短期主義做法常以犧牲兒童的游戲時間和全面發展為代價,對兒童的終身發展是不利的。我們應當立足兒童終身可持續發展來規劃幼小銜接工作,不僅要考慮兒童入小學初期的適應問題,還要考量兒童小學后期及畢業之后的發展問題。
人的可持續發展是指具有全面、長久與強勁的發展能力。在終身學習時代,教育應該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既滿足個體在當下的發展需要,又保證其身心和諧、均衡與持久的發展不受傷害。個體的發展如同一個發展鏈條,上一階段的發展是下一階段的基礎,下一階段的發展是上一階段的延伸。“搶跑”進入小學,往往伴隨著幼兒園教育階段的部分空缺或質量缺損。這種空缺或缺損使得個體在幼兒園階段的某些發展需要難以得到滿足,自然就破壞了小學階段教育的基礎,給兒童小學階段的學習埋下了隱患。例如,游戲體驗不充分、運動能力發展不足等,這些都會對兒童小學適應和終身發展造成不可彌補的遺憾。
基于兒童終身可持續發展來規劃幼小銜接工作,幼兒園、小學和社會教育機構應形成教育共同體,致力于提升那些對兒童終身發展有重要價值的品質。
首先,成人應致力于提升兒童的學習品質,而不是讓兒童提前學習小學學業知識。學習品質不是兒童獲得的知識與技能本身,而是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與方式。通常,學習品質包括好奇心與興趣、主動性、堅持與注意、創造與發明、反思等。參與性活動,而非“小學化”的靜聽類活動,是培養幼兒學習品質的最好形式。提前學習小學學業知識很容易導致兒童進入小學后學習興趣降低和注意力下降。
其次,成人應明白,讓兒童提前熟悉小學課堂規則,不如讓兒童掌握為人處世的基本規則。社會規則分為道德規則和社會習俗規則等。幼兒園和小學都有各自機構使用的一套約定俗成或由權威確立的規則。這些規則只有在機構生活中才能掌握,并且在機構以外的環境中不具有適用性。一些幼小銜接班聲稱讓兒童在其機構內掌握小學規則,這既不現實,也不具有長遠效用。與社會習俗規則不同,道德規則具有普遍適用性,在任何機構環境和兒童發展時期都是適用的。因此,讓兒童掌握好基本的為人處世規則,不僅有益于兒童在小學初期生活中有一個良好的表現,也有益于兒童一生的社會交往與幸福感的獲得。
幼小銜接不應該是“搶跑”,而應該為兒童一生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教師和家長不應該只是在入小學前讓兒童“為入小學”做知識先學和規則訓練的準備,還應該借幼小銜接這個時機,慎重規劃兒童入小學前后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教師和家長應在日常生活中確保兒童的全面發展,并努力提升兒童的學習品質,引導兒童掌握為人處世的基本規則,增強兒童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馮婉楨)
襄陽日報傳媒集團舉辦歌詠暨拔河比賽
市人大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落實巡視整改,全面徹底肅清李嘉萬慶良惡劣影響!
市腫瘤防治院用技術創新推動護理學科發展
省委第六巡視組巡視峨邊彝族自治縣工作動員會召開
銅川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穩步提升
立足兒童可持續發展規劃幼小銜接
“市直國防教育訓練基地”銜牌揭幕
長春建設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指標體系是啥你知道嗎
雞西市2018年9月份第4蔬菜運行監測綜合分析
大豐農業“三品”總數已達365個
對標找差、創新實干,葛塘街道官塘河村再出發
宿遷有位詩人:女詩人中古風第一,她是誰?
中國聯通春蕾小學開展“送黨章 學黨章 講黨章 遵黨章”主題黨日活動
年終獎怎樣從“雪中送炭”到“錦上添花”?
陽春市:開展第二批領導干部綜合能力提升培訓
“網紅祛疤膏”不能祛疤還可能影響聽力
《笑滿堂》公益文化品牌系列活動啟動
譙城:2018年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怎么干?這里告訴你答案
全省組織開展扶殘助殘系列活動---1萬名重度殘疾人家庭將獲無障礙改造補助
旌陽區天元鎮通過省安全社區建設現場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