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訓機構扎堆出現。(記者 陳旭東 攝)
湘潭新聞網9月20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肖中華)暑假已經過去半個多月了,湖南科技大學的陳老師對自己上個月的一項錯誤決定仍后悔不已:8月中旬,他將自己上初中的女兒送到雨湖區韶山西路一培訓機構,10天時間收費4500元。“收費貴不算,主要是沒學到什么東西,純粹是在忽悠人,孩子在里面是玩也沒玩得,學也沒學得。”
送孩子參加校外培訓,像陳老師這樣培訓后頓生上當受騙之感的家長,不在少數。
據相關法律法規,校外培訓機構必須經審批取得辦學許可證后,登記取得營業執照,才能開展培訓。通過摸底排查統計,全市共有校外培訓機構1297家,其中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的文化類培訓機構171家,人社部門審批的職業培訓機構22家,工商部門登記的教育咨詢、教育服務、培訓公司334家,無證無照培訓機構770家。
校外培訓亂花漸欲迷人眼。從上述數字來看,湘潭市的校外培訓形勢嚴峻。
校外培訓為什么這么火?
從河西雨湖區韶山西路沿線到河東岳塘區建設路沿線,再到湘潭縣縣城易俗河大街小巷,校外培訓機構布店密度一點不亞于本地特產檳榔店。
無利不起早。這些年湘潭市校外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地冒出,是因為其中有利可圖。并且這其中利的數目之大,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像。
比如湘潭市一家發起于板塘鋪、已有近20年辦學歷史的奧數培訓機構,先后在河東建鑫廣場、河西金湘潭等地開了四個分店,寒暑假、雙休日主要面向小學3年級至6年級學生開設奧數、語文、英語等課程,一年收的培訓費隨便上2000萬元,利潤率遠遠大于一般的中小型企業。
家長口袋里成千上萬元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入這些校外培訓機構的賬戶,是湘潭的家長們都特別富嗎?不見得。好多家長是出于無奈,被逼上梁山。
一是迫于小孩小升初的壓力?!读x務教育法》明文規定,義務教育要遵循免試、就近、免費原則。但現實是,在學校建設遠遠落后于城區拓展人口增加速度的情況下,一些好一點的學校尤其是所謂的民辦名校,變著戲法在提前選拔生源。這些變相的選拔考試如何拉開學生們的成績差距,便是考奧數。你要想自己的孩子進入這些好一點的學校,進培訓機構接受奧數等眾多科目的培訓,可以說是家長唯一而又無奈的選擇。
二是一些學校個別老師熱衷于課外辦補習班,或者到一些培訓機構兼職上課。如在霞光西路做生意的外來務工人員梁先生,雖然家里日子過得緊巴巴,但上學期也咬緊牙關將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送到任課老師開的一補習班培訓,總共花了4000多元錢。
家長出錢,不管你有沒有錢。培訓機構收錢,不管有證沒證正規不正規的,都生源爆滿,財源滾滾。在錢的刺激下,湘潭市校外培訓機構大小通吃,人旺財旺。
校外培訓亂象叢生
“亂”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手續齊全、符合辦學條件的校外培訓機構比例相當低,不足五分之二,大多數不正規。二是培訓機構與個別中小學校串通一氣,結成利益聯盟。
根據今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校外培訓機構必須有符合安全條件的固定場所,同一培訓時段內生均面積不低于3平方米,確保不擁擠、易疏散;必須符合國家關于消防、環保、衛生、食品經營等管理規定要求;必須有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不得聘用中小學在職教師;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晚上八點半,不得留作業。
業內人士認為,這些條件一點也不比辦幼兒園的條件低。以此條件來比照的話,湘潭市手續齊全的正規校外培訓機構的數目還要降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相當一部分培訓機構就是租一套樓房或門面,就大張旗鼓地開張營業,離國務院規定的辦學條件相差甚遠。
校外培訓機構之所以這么火,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有學校的加盟與配合。比如與中小學校聯合開展選拔考試,聘請這些學校的老師到培訓機構上課,并參與利益分紅。
采訪中,一培訓機構的負責人透露,她這一家培訓機構與一學校老師合作,老師將學生介紹過來,100元學費中老師要分60元有時甚至更多。“老師要價越來越高,你不同意也得同意。因為如果沒有學校老師的聯手,你就根本招不到幾個學生。”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分60,我得40。在利益的驅動下,校外培訓機構一窩蜂地上,不管有沒有證照,不管有沒有師資,不管夠不夠條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亂才怪。
如何給校外培訓“降溫”
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校外培訓費用成了一座大山,壓得廣大家長喘不過氣來。早也學,晚也學;寒暑假學,雙休日也學,壓得學生也是喘不過氣來。校外培訓機構怎樣才能祛火降溫,將壓在家長與孩子們身上的這座大山給搬除呢?市教育主管部門開出良方。
加大整治規范監管力度。
根據中央、省統一部署,根據“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湘潭市教育部門聯合公安、人社、城管、工商等部門在8月展開專項治理的基礎上,將在10月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重點整治,將全面推行白名單制度,對通過審批登記的,在政府網站上公布校外培訓機構的名單及主要信息;對未經批準登記、違法違紀舉辦的校外培訓機構,予以嚴肅查處并列入黑名單。
專項整治中,湘潭市將堅決查處公辦中小學教師到培訓機構任教、開展有償補課以及誘導逼迫學生參加校外培訓等違規行為。如湘潭縣就規定,對誘導或逼迫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機構培訓以及在校外培訓機構參與教學或管理等行為的教師,堅決依法嚴肅處理,在學校的評先評優中“一票否決”,并進行通報。
與此同時,湘潭市將積極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推動建立課后服務機制,合理確定課后服務內容,完善課后服務保障機制,努力解決家長的“三點半”、“四點半”后顧之憂。
加大城區學校建設力度。
近年來,湘潭市城區(包括湘潭縣、湘鄉縣城)新建擴建滴水湖學校、風車坪建元學校、子敬學校、起鳳學校等上十所義務學校,增加優質義務教育學位2萬多個,有效緩解了居民家門口上好學校的愿望與學校學位不足的矛盾。
據市教育局透露,接下來的三年,湘潭市還將新建3所初中7所小學,提供優質學位2萬多個,從根本上滿足城區居民對優質學位的需求,從源頭上遏制擇校熱、培訓熱。
有專家表示,家長要理性對待校外培訓,不要盲目跟風。孩子最重要的是要身心健康、開心快樂。學習成績只是一個方面,不是全部。如果視力差、個子矮、睡眠不足、身心不健康,學習成績再好,又有什么用?
家長們不愿意出錢了,老師們安心在課堂認真上課了,培訓機構無暴利可圖了,校外培訓才有可能祛火降溫,義務教育免費、就近、免試的宗旨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采訪手記
采寫完校外培訓一稿回家,已是華燈初上,路過一些培訓機構時,看到一些幼小的身影背著書包進進出出,開車或騎電動車的家長在馬路邊接接送送。我在想,我們加班到晚上8點多才回家,已經夠辛苦了。沒想到,家長和孩子們比我們更辛苦。
記者真切感受到,校外培訓已成一座大山,壓得廣大家長和學生喘不過氣來。
為回應群眾關切,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營造良好教育生態,作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確定的年度重點工作之一,中央在全國各地深入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整治。教育部更是將此作為2018年實施“奮進之筆”的一項重點攻堅任務。
值得慶幸的是,湘潭市委、市政府對校外培訓專項治理工作高度重視,將之納入2018年政府績效考核內容,對專項治理工作執行不到位、責任落實不到位,沒有完成專項治理工作任務的,將追究有關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
期盼在各級政府加大監管的前提下,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校外培訓機構這座大山能及早搬除,將快樂、健康、免費的義務教育還給家長和孩子們。
福利來了!農民工讀大學補助三千元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就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進行集體學習
這是一個微妙信號 美國債正悄悄遭遇前所未有拋售
我市對援疆資金項目開展審計
2018年服務業新興業態企業開始“入庫”申報
不能承受的培訓之重 問診湘潭市校外培訓“熱”癥
我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
斑馬快跑升級網約車大戰 并購9家出租車公司
21位業余5段高手激戰衡水市首屆圍棋擂臺賽
法庫舉辦“環財湖騎游嘉年華”
【一把手訪談】大力提升質效 堅持優化融合特色發展 ——訪京口區委書記殷敏
"扶貧先扶智 扶智靠教育" 平江伍市學校喜迎“快樂書屋”
初中生欺凌同學會被追究什么責任
陳開開講|歐洲足球也講形象工程
夜幕追兇 陸豐公安打擊盜搶爭分奪秒
[網評]又到佳節莫讓“節日腐敗”反彈回潮
48張“Z2N242”假幣 被揚州銀行收繳
深化合作交流 攜手共贏發展
多城市發布租賃政策 多維度推進市場良性發展
“微商好友”變臉維權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