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趙蘊穎(左一)奔赴地震災區采訪時的情景。
????新聞事件回顧 ????趙蘊穎,大連日報經濟新聞部主任記者。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第10天,趙蘊穎就隨我市首支援建隊伍到什邡市采訪,什邡與汶川隔龍門山相望,分處龍門斷裂帶的兩側,也是特大地震受災最嚴重的地區。當時災區余震未消,百廢待興,作為大連日報第一位進入災區的記者,趙蘊穎在歷時半個月的采訪中,深入受災最嚴重地區,和援建隊員一起住帳篷,同吃同住,發回了大量第一手消息,將我市建設系統為災區建設臨時安置點的進展情況及時帶給心系災區的大連人民。
????轉眼到災區采訪已經10年了。至今仍清晰記得2008年5月18日的那個下午,那是一個周末,時任市建委主任譚積斌直接打來電話:“下周我市的建設系統災區援建隊要出發去德陽,你去不去?”幾乎沒有任何猶豫,我立刻就答應了:“去!”
????放下電話后,不安才慢慢涌上來。那段時間幾乎每時每刻都在關注災區的消息,知道余震仍未停歇,救援也遠未結束,位于震中的山區好多都還沒有打通,此時去災區不知道會面臨什么樣的狀況。但是,不安很快就消解在新聞人的責任感當中,此時的災區需要什么樣的幫助?大連市建設系統對口援建隊伍將在那里怎樣開展工作?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當地百姓又是怎樣面對這場大災難的?這些都是牽掛著災區的大連百姓想要知道的。
????于是5月21日18時,跟隨援建隊一行,我和大連電視臺、大連新聞廣播的5位記者一起登上了飛往成都的飛機,22時許到達成都,23時許乘坐大巴輾轉前往什邡市(德陽市下轄的縣級市,也是德陽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抵達當地并住進帳篷已是次日凌晨了,而且早晨就遇到了余震。帳篷有限,不少援建隊員就住在營地旁邊的樓里,在那個清晨的余震中有些人匆匆從樓里跑出來,也有人依然鎮定自若地睡著,場面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驚慌。
????之后的半個月,我們每天都幾乎馬不停蹄地在鎮里面采訪,師古鎮、紅白鎮、洛水鎮、湔氐鎮、隱峰鎮……所到之處的滿目瘡痍,當地百姓在大災過后的震驚、悲慟、迷茫,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直面災難,我心中常常生發出無法言說的悲傷,又時時被援建過程中的人和事感動著。
????災區的5月很熱,援建工地上動輒就是三十幾攝氏度,帳篷里的蚊蟲好像能把人吃了;震后的道路顛簸難行,往山區重災區的道路震塌了大半邊;山上的植被成片地塌落,裸露的泥土好像傷疤一樣……可是這樣在現場的經歷對于一個新聞人來說又是如此珍貴,見證了那樣的失去和重建,生與死,我們只有倍加珍惜,好好地生活、工作。
????(本報記者趙蘊穎)
海陵區開展夜間突擊檢查,督促企業筑牢安全防線
湖濱小學語文組教研活動不放松
荔枝龍眼蒂蛀蟲來勢猛
打造全國移動互聯網產業高地 2018互聯網岳麓峰會4月在長沙開幕
遂寧市脫貧攻堅獎獲得者先進事跡展播
趙蘊穎:在不安中出發,在感動中前進
汛期,如何應對暴雨山洪?
跨年夜大慶多輛車車胎被扎撒釘人已涉嫌犯罪
順德區2018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政策“出爐”
婦女普法鄉村行 主題活動昨啟動
舉辦失業職工計算機 應用培訓班
拱墅今年最大規模安置房項目開工
市商務局力促絲博會又一簽約協議項目
西城區和平門小區拆違啟動整體改造
以落實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回頭看”工作為契機 下大力氣推動練江流域整治早見成效
報業小記者采訪團走進人民日報社 瞬間難忘
全市交通運輸系統2018年三季度安全生產例會暨上半年道路運輸“隱患清零”工作講評會順利召開
衢城的商家為了營銷也是拼了,一邊是身著漢服的茶藝師在表演茶藝,一邊是新車發布的儀式。
第二屆少兒春節文化“廟會”2月10日等你來
德陽最“?!笨苿摾蠋?入選8月“四川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