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初升,鳳凰山鳳凰臺上書有“河湟引鳳”的橫額熠熠生輝;
夕陽西下,麒麟灣濱水景觀生態公共綠地內流水淙淙,充滿了詩情畫意;
夜幕降臨,昆侖橋上光影交匯、流光溢彩的夢幻花園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你能想象,如此讓人沉醉的幸福西寧還能更美嗎?
答案是肯定的!
按照市委要求,我市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忠實踐行“兩個絕對”,緊緊圍繞以“四個轉變”落實“四個扎扎實實”、深入推進“五四戰略”、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幸福西寧的部署,深刻認識“生態似水,發展如舟”,緊緊抓住“生態優先”和“發展率先”兩個關鍵,努力實現生態美好、經濟發展、百姓幸福的有機統一,著力打造高原綠色發展之城。
伴著前進的步伐,長青園綠地景觀破土動工!
為著力將長青園綠地景觀打造成西寧活力新地標,我市嚴守城市綠線,合理分析現狀資源,對城市綠色空間內部進行優勢整合、功能再定位、生態重塑、新技術應用等自我更新,規劃實施《長青園綠地景觀建設項目》,該項目逐漸向外縫合南山公園、南川河、城市三者成為綠色生態共同體,以實現整個片區的有機更新。
據了解,針對此次南川河東岸公共空間的改造現狀,我市創造性地提出以“綠色”為切入點,通過生態重塑、空間再利用、有機聯系等綠色手法,融入低碳節能、海綿城市、新材料新技術,從而引領場地進行自我更新,該項目累計投資1.8億元,項目規劃范圍北起西關橋,南至南川橋,東臨南山山腳,西至南川河,總體規劃面積43公頃,預計2018年年底施工完畢。
一帶四區十園還綠于民
還美于城
提起以前的南川河東岸片區,老西寧人都有著一種靠山山不連,臨水水不靈,城區公共活動區間少的印象。據介紹,以前,南川河東岸綠地分布較為分散,游客無法從南川河一側進入南山公園,同時與相鄰的南山公園片區也沒有形成有機生態聯系;現有的較多建筑在侵占綠地、擠壓城市公共活動空間的同時,極大影響了城市面貌。
為徹底改變這一現狀,《長青園綠地景觀建設項目》將嚴守城市綠線,加大南川河綠線內拆遷力度,還綠于民,還美于城;建立包含綠道在內的濱水綠色慢行系統,打造居民綠色生活空間;去除基地內圈建、私營收費項目,打造公共開放的活力空間;建立南川河與鳳凰山山水相依的生態共同體,建設海綿城市典范工程;增設過街天橋及爬山道,加強鳳凰山與南川河的聯系,針對南山腳下擋墻裸露,盡量通過綠色軟處理手法進行改善,構建一帶四區十園的景觀結構。
【景觀結構】一帶四區十園
一帶:南川河活力風光帶。
四區:城市活力運動區、城市核心服務區、濱河休閑體驗區、紅色文化特色區。
十園:沐光花園、活力花園、丁香花園、沁馨花園、健身花園、戲水花園、多彩花園、樂活花園、紅色花園、靜謐花園。
【功能分區】
商業綜合服務區:體育場區域。
城市游覽休閑區:丁香園及昆侖橋區域、長青園區域。
生態濕地觀光區:南川公園區域。
體育中心區域: 開敞、溝通、陽光、活力的城市陽臺
該地塊位于西寧市老城區十字型配套服務中心區域,北鄰市民廣場,東靠商業區,臨近青海省政府。周邊大量人流聚集,交通壓力較大。
設計將原西門廣場徹底改造,打造成視線通透,流線順暢的市民公共活動廣場,并與體育中心內部廣場相連,臨河水岸通過景觀臺階與內部場地聯通,使這一區域真正變成開敞、溝通、陽光、活力的城市陽臺。
區域內在保留原有體育場的基礎上,拆除東側看臺及周邊圍墻,增設通透式圍墻,并與綠化種植相結合,營造出開敞、通透、怡人的大眾運動休閑氛圍。
【綠化布局】
植物風貌:樹陣空間,林下綠蔭,廣場上序列配置遮蔭闊葉喬木,營造夏日濃蔭、秋季色葉的季相景觀。植物配置以簡潔大氣的樹陣形式為主,植物選擇以高大的庭蔭植物和整形灌木為主,為游人營造宜人的集散休閑空間。
植物選擇:
喬木:青海云杉、白蠟、鉆天楊、櫻花、西府海棠。
灌木:紫丁香、榆葉梅、剪形丁香、金葉蕕、紫葉小檗、剪形連翹、棣棠。
地被:馬藺、鳶尾、玉簪、萱草、草坪草。
丁香園及昆侖橋區域:為老城區增添綠色
該地塊位于西寧市老城片區,北鄰昆侖橋,南靠南山公園,東側為居住區。有包括丁香園在內的三區塊。
昆侖橋區域,將原有的豎向擋墻轉變為生態綠坡,使原本擁擠的老城區增添了一抹靚麗怡人的綠色,同時設置九曲花階增加場地交通聯系;現狀昆侖變電站及供水站建筑通過外立面改造,與環境融為一體。
丁香園入口區域通過綠化改造和園路的梳理,強化其可游可賞的特性。
【綠化布局】
植物風貌:以成片栽植的丁香花打造山花爛漫的景觀效果。疏林草地休閑區以植物配合地形,成組的景觀大喬木作為點景植物,形成大面積的草坪與林下空間相配合,在植物選擇上以冠大蔭濃、分枝點高的喬木為主。
植物選擇:
景觀喬木:榆樹、鉆天楊、刺槐、青海云杉、旱柳、國槐、白蠟、垂柳、西府海棠。
觀果喬木:小果海棠、沙梨、蘋果、山杏、櫻桃。
灌木:紫丁香、貼梗海棠、牡丹、香莢蒾、文冠果、鋪地柏、金葉蕕、連翹、榆葉梅、檉柳。
地被:花田植物:油菜花、波斯菊、蓍草、荷蘭菊、大花濱菊、石竹、蜀葵。
其他:鳶尾、馬藺、宿根福祿考、石竹、玉簪、草坪草。
長青園片區: 綠色休閑健身新場所
該地塊位于西寧市南川片區,北起南山自來水加壓站,南到現狀清真寺,東臨南山,南川河西岸為大量居住區。場地含長青園及對應南川東路至南山坡區域。場地被六一橋路段分為南北兩園。
作為此次主要改造區域:
1.明確以“綠色休閑健身”的定位,并相應六一橋北增加林間運動場、濱水陽光草坪等多樣休閑場地,六一橋南則更注重居民交流活動,設置了臨泉小劇場、涌泉戲水園、親水沙灘等空間。
2.串聯綠道系統,盡可能利用原有道路基礎;增加南山公園與濱河空間的聯系。
3.塑造舒適而變化的濱水空間,將濱水空間寬度由原有1.5m拓寬至4m,并局部改造現有駁岸為出挑空間。
4.挖掘現有自然文化資源,如以地下泉水為主題的涌泉戲水園、“鳳臺留云”為主題的擋土墻改造。
5.針對現狀較為豐富的自然植被特征,方案盡量保留現狀植被的基礎。
【綠化布局】
利用康體植物營造保健空間,園內林木較為繁茂的區域,補植遮蔭闊葉喬木,營造夏日濃蔭、休閑納涼的景象。濱河景觀帶,沿著岸線分段,根據春夏秋冬季相變化形成特色植物景觀。
植物選擇:
喬木:青海云杉、鉆天楊、旱柳、榆樹、國槐、櫻花、西府海棠、山杏、暴馬丁香、祁連圓柏、華北落葉松、油松。
灌木:珍珠梅、黃刺玫、榆葉梅、鋪地柏、紫丁香、連翹、香莢蒾、醉魚草。
地被:油菜花、波斯菊、蓍草、荷蘭菊、大花濱菊、石竹、蜀葵、鳶尾、萱草、紫花地丁、草坪草。
南川公園區域:
生態河道、防洪、景觀、游賞融為一體
場地突破現有南川河生硬的硬質駁岸形式,并結合西路軍紀念館設置大量活動空間和場地,將生態河道、防洪、景觀、游賞融為一體。
區塊內拆除現有大量的違章茶園,保留少量幾處,并對建筑進行深度改造,結合種植、綠道,形成較為融合的配套建筑;方案結合西路軍紀念館,建立戶外的紅色文化景觀組團,以開敞的大草坪為基底空間,一組大氣磅礴的西路軍組雕作為主景。
【綠化布局】
本區域種植用于山腳與車行道區域隔離,以及陡坡與河道之間的隔離區域,并且樹種類型與紅色文化的主題特色相呼應。
植物選擇:
喬木:榆樹、鉆天楊、刺槐、白蠟、青杄。
灌木:棣棠、檉柳、金葉蕕、香莢蒾、貼梗海棠、醉魚草。
地被:紫花地丁、波斯菊、蛇莓、鵝絨委陵菜、蓍草。
打通服務基層“最后一公里” 傳遞黨和政府“好聲音”
景德鎮隊三舉措貫徹落實全省作風建設工作會議精神
河南加快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 出臺三年行動方案
加強綜合防控提高人口素質
洪江區簽約年產6萬噸氧化鐵顏料項目
1.8億元打造西寧活力新地標
蚌埠市2018年會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圓滿順利結束
通道:駐通部隊愛心助學進侗鄉
市政府召開工業經濟運行情況調度會
廉江市車板鎮開展預防自然災害應急處置演練 心系群眾安危,提高搶險救災能力
全省第八屆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閉我市代表隊取得優異成績
福建:數據共享 提升效率
潁東區全力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專項行動
市中醫院婦產科二病區正式開業
即墨再獲會展業大獎
2018上海共青森林音樂節圓滿落下帷幕
天心區園林局積極參加垃圾分類主題活動
西峽71個新項目為高質量發展蓄勢加力——工業振興里子越來越厚實
市文化活動中心成功舉辦政務公開專題培訓會議
洪澤區加快全域旅游開發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