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聞網訊:走進地處七里海濕地核心區的寧河區俵口鎮自由村,宜人的風光、整潔的環境和村民們幸福的笑容,讓人很難想象這里過去曾是全鎮典型的落后村。2002年于國興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時,村里已經欠下了40多萬元外債,如何幫助村民增收,成了他上任后面臨的首要問題。
據村民于林友回憶:“過去村里人多地少,1500斤玉米才有1000多塊錢收入,除去買肥料、農藥就剩幾百塊錢,生活很困難。”眼看光靠種植業養活不了全村1700多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少村民盤算著在七里海濕地發展水產養殖業。“養魚離了藥不行,可水質因此被污染,蘆葦和鳥也被傷及,對生態環境影響很大。”于國興一邊勸說村民放棄水產養殖,一邊琢磨著讓村民多學專業技術來提高收入。
過去一直在建筑工地干雜活兒的村民魏津鎖,被于國興安排去管道安裝公司邊打工邊學技術,收入提高了兩三倍。沿著這條思路,于國興帶領村黨支部一班人鼓勵村民外出學習技能,村里形成了城市綠化、路段整修、管道安裝等專業的勞務隊伍,成規模的管道安裝公司達到8家,解決勞動力就業400多人,從業人員年收入都在5萬元以上。
村民的就業問題解決了,于國興和黨支部成員們又操心起另外一件事:自由村的排水系統老化嚴重,夏天污水四溢,冬天道路結冰。按村民于連榮的話說:“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去年,于國興籌集了33萬元,先后開展了3次衛生集中清整,鋪設了排水管網500多米,村里的衛生狀況有了明顯改善。“村委組織修建了下水道,現在下雨之后水都從下邊走了,垃圾也有人專門清理。”于連榮滿意地說。
去年,于國興還籌集了200多萬元資金,完成了建筑面積600多平方米的村級活動場所建設,包括了老年活動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司法調解室、警務室、人大代表聯絡室等多種功能,以及4000多平方米的健身廣場。他想著:“平時村民能在這打打球,跳跳廣場舞。”十六載,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的改善,贏得了村民交口稱贊。“鄉村振興戰略是黨送給農村發展的大禮,我們做這些事雖然過程不容易,但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我覺得很值。”于國興告訴記者說。(津云新聞編輯侯靜)
家校聯手共育未來 ——汶上縣第二實驗小學召開家長會
當年的臨平地標勞動大樓本月25日拆除 “變身”綠色口袋公園
海口持續開展滅蚊防病行動
川南“7+3”城市政協工作聯系會第三十次會議在宜舉行
石家莊市超額完成2018年春季人工造林任務目標
寧河區俵口鎮自由村黨支部書記于國興:用心實干獻禮美麗鄉村
群眾辦事百項堵點疏解行動請你來投票,政府來解決!第四季:居住出行
石泰峰:不斷開創新時代寧夏人大工作新局面
我市構建都市區公交一體化網絡
西安陽光小區一下雨樓道變"水簾洞" 已經有兩年
2018年高職單招報名開始
2018泰安職業教育活動周開啟
炎炎夏日,天心區青園街道為城市美容師送清涼
市領導部署分管部門巡視整改工作
寧化縣實驗小學開展“踐行價值觀,歡慶十九大”主題道德講堂活動
西湖召開駐村幫扶工作調度會
【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周濤調研全市重大項目建設并檢查安全生產工作
東莞公安鐵騎中堂大隊舉行授旗儀式 今起正式投入鐵騎勤務實戰中
記者體驗哈佳快鐵試運行
網格化動態調查 上門為居民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