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岸嘴為圓心,以3.5公里為半徑覆蓋兩江四岸,總用地約33平方公里
“長江文明之心”徐徐揭開美麗面紗
剛剛過去的武漢國際渡江節,讓長江武漢段,再次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世界上每一個文明的發源地,都是傍依江河湖泊;很多偉大的城市,都在大河之畔。長江,就是武漢最重要的名片。
南岸嘴,是長江與其最長支流漢水在武漢交匯形成的半島,面積180畝,郁郁蔥蔥。兩江交匯、三鎮鼎立的盛景,在這里一覽無余。著名作家徐遲將它比作紐約的曼哈頓。
今年湖北“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長江文明傳承與創新集聚區,打造“長江文明之心”。隨后,武漢市國土規劃局組織,面向全球公開征集武漢歷史之城暨長江文明之心概念規劃方案。6月20日,4套入圍規劃方案進行專家評審。“長江文明之心”到底啥模樣?她的神秘面紗,正在徐徐揭開。
規劃 四套概念方案接受評審
據武漢市國土規劃局介紹,“歷史之城暨長江文明之心”區域是以兩江交匯的南岸嘴為圓心,以3.5公里為半徑,以龜山、蛇山、琴臺、武昌古城、漢口歷史文化風貌街區、漢陽歸元片區、月湖片區等為主體,覆蓋了兩江四岸的核心區域,總用地面積約33平方公里。
今年3月29日,武漢市面向全球概念規劃征集啟動后,20多家機構報名申請。經過比選,英國仲量聯行測量師事務所(上海)有限公司、法國阿海普建筑設計咨詢(北京)有限公司、武漢市交通發展戰略研究院、理想空間(上海)創意設計有限公司四家設計機構入圍。6月20日,這四家機構項目負責團隊齊聚武漢,各自闡述規劃方案,并接受專家評審。
這四家機構的規劃方案各有側重:法國阿海普公司通過梳理武漢城市發展脈絡,提出了文化谷和復興江岸的設計概念,提出了“優化交通、文化保護、中央公園”三大規劃策略。包括規劃3條有軌電車線路,串聯漢口和漢陽的濱江沿岸,連接武昌濱江cbd和武昌古城;還提出利用南岸嘴綠地,打造武漢“中央公園”。
英國仲量聯行公司以“文化輸出、再中心化”為目標,以人口、產業、資本為歷史之城發展的三大要素,將歷史城區作為“下一代城市核心區”,打造面向未來的歷史之城。還建議建設4條主題歷史步道,與部分城市道路相連,增強趣味體驗。
武漢市交通發展戰略研究院對歷史之城交通體系提出了人本優先策略。
理想空間(上海)創意設計有限公司針對長江文明之心的空間形態進行了規劃研究。
專家組認為,4家設計機構多方位借鑒國內外大河之城的精髓,深入分析長江文明對于武漢歷史之城的內涵意義,提出老城新生、以人文本等理念,在生態景觀、空間形態、政策研究等方面均有創新性的規劃方法,也有改進和提升空間。
下一步,武漢市將充分吸收專家評審意見,對歷史之城暨長江文明之心概念規劃進行優化整合,繼續完成深化設計工作。在此基礎上,分別開展歷史人文、文化產業、生態景觀、“四水共治”、交通市政基礎設施等專項規劃。
解讀 規劃以人為本創新共享
“這四家機構提供的規劃方案,具有共同的特點:都非常重視以人為本,非常注重從歷史、文化、文明的角度、從人的活動角度開展概念規劃研究。”武漢市國土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家機構多方位借鑒國內外大河之城的精髓,將歷史之城暨長江文明之心建設放在國際前沿去思考,深度挖掘長江文明之于武漢歷史之城的涵義,提出歷史新生、綠享綠園、人本為先等理念,在生態景觀、空間形態等方面有創新性的規劃方法。
中國工程院院士鈕新強指出,目前,武漢正處于提升城市魅力和競爭力的歷史性時期,文化是城市的靈魂,長江是武漢最重要的名片,從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到現在的長江文明之心,都是武漢的城市之源,武漢歷史之城應當從大格局認知長江文明之于武漢歷史之城的意義。
從2000年至今的18年間,包括今年上半年的這次規劃方案征集,“長江文明之心”的核心區南岸嘴歷經了3次面向國際的招標規劃,美國、德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及國內的數十家頂級設計機構,以及市民代表和媒體,共提出數十種開發方案。
2017年,武漢市提出,推動武漢從“三鎮時代”邁向“長江時代”;以“一軸(長江主軸)串三城(歷史之城、當代之城、未來之城)”,重塑武漢大都市發展空間大格局;以長江文明之心為重點,提升建設“歷史之城”。今年年初,加快打造長江文明之心,推動武漢歷史之城建設,被列為武漢市政協1號建議案督辦。
行動 高山流水譜寫楚風新韻
在南岸嘴的3.5公里半徑內,有龜山、蛇山、琴臺、漢陽歸元片區、月湖片區,還有武昌古城,更有漢口歷史風貌街區,堪稱武漢“歷史之城”的精華之大成。
7月10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在黃鶴樓公園看到,公園顏值大大提升:東門蛇山段綠化進行了翻新,“一年四季有花有葉”,黃鶴樓主樓翻修了,外廊彩繪吊頂全部進行更換,主樓46塊楹聯修復完畢……該園負責人介紹,今年大年初五起對黃鶴樓公園實施了景觀改造,最大的變化是公園內新增了15處小景觀,以“春花潤染黃鶴樓”為設計主題,呼應“北松千梅萬杜鵑”的原有植被風貌,突出春花爛漫、秋色絢麗的景色,并與現有植被呼應融合。
今后,黃鶴樓景區將迎來大規模擴容,走出黃鶴樓景區,可直接通過專用通道,來到曇華林和得勝橋游玩。今年4月20日,武昌區召開全域旅游大發展工作會指出,計劃將在3年內至少投入4.7億元,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提升旅游管理服務水平、建設歷史文化旅游名城。
武昌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正著手編制“大黃鶴樓—武昌古城”旅游景區連通道專項規劃,推進黃鶴樓、胭脂路、曇華林、紅巷等旅游步道建設,實施蛇山北坡連通道、火炬路改造等項目,增強景區通達性和互聯度。未來3年,武昌區計劃恢復得勝橋千年古軸風貌,形成武漢“歷史之城”的啟動區和展示區,基本建成“大黃鶴樓—武昌古城”5a級景區。
7月11日,記者在漢陽翠微路探訪時注意到,歸元文化旅游發展板塊的一期翠微片區已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歸元文化旅游發展區及武漢中心較具代表性的商業文化旅游項目。
據了解,漢陽歸元文化片區舊城改造項目主要分為西部啟動區翠微片、東部建橋片、北部大橋局片,由祈福大道城市商業片區、城市工坊片區、濱江雙塔城市文化中心等幾個重要功能區組成。
漢陽區旅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兩江四岸”旅游提升起步區,月湖龜北片將以文化藝術、文化博覽為主導,突出濱江和文化特色,合理劃分功能區,一方面,樹立月湖片區城市文化藝術品牌,形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央藝術區和創新文化區,構建自然和人文魅力交相輝映的“城市客廳”。另一方面,依托《長江主軸龜山景區總體規劃》,整合琴臺、龜北及南岸嘴片區旅游資源,形成聯動效應,打造知音主題文化旅游區,形成一條高顏值高內涵的城市景觀帶。
責編:劉思
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閩南師大與平和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唐道明、袁建華、文春芳、喻岳蘭參加岳陽樓區代表團討論
鞍鋼橋梁鋼助推中國大橋 斬獲國際橋梁界“諾貝爾獎”
人保財險:“防災減災日”前開展防洪演習
鐵警積極應對春運返程客流高峰 保證旅客平安返程
揭秘"長江文明之心" 美麗面紗徐徐揭開
醉駕出事故賠3500私了不想被巡邏交警逮個正著
福建省武平縣黨政考察團到平遠考察
鄭州南陽兩地聯動救助顱內出血女嬰 11分鐘 從高速口到醫院一路綠燈
丹東市政府召開第五次常務會議
增強責任心 加快產業發展
鄭州網信辦召開互聯網企業黨建座談會 進一步推動黨建上臺階
北師大天津生態城附校學生曬出春節“壓歲言”
山海關區城管局全力整治市容市貌不斷提升旅游旺季服務保障能力
張永忠調研我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情況
3000多名唐山市民參加“全民健身日”展演
精神疾患女子街頭亂走民警火速相助送她返家
衡陽市第九中學物業管理、食堂工作人員外包政府采購項目競爭性磋商邀請公告
市環保局組織參加環保部第28期“環保大講堂”
“古丈毛尖”在央視廣告精準扶貧工作交流會上深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