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樺甸市第七中學七年級全體學生,于2018年9月26日—9月29日進行了為期四天的研學之旅,將正在書桌上埋頭苦讀的孩子們“趕”往“行走的課堂”。也是我省將研學旅行作為一門課程,逐步形成完善的“活動育人”的研學課程體系的一個良好開端。
本次活動共組織近700余名學生集體參加了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校外參觀體驗實踐活動。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活動,同學們在老師、助教、營地導師、心理老師的帶領下,確定主題,以課程為目標,分組活動,相互研討,以動手做、做中學的形式,進行體驗式學習和鍛煉,培養學自理自立、互勉互助、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等優秀品質和精神。學生們首先來到樺甸市社會實踐綜合學校, 接下來去了東北師大自然博物館和吉林省科技館。整個研學旅行中根據研學教育理論、研學教育課程開發、研學教育實施三個維度立體構建研學教育的閉環邏輯來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思考探究社會,從與自然、歷史和社會方方面面接觸中獲得更真實的自我體驗,從而建立起學習與生活的有機聯系,最后書寫研學日志,形成研學總結報告。正如該校一些學生在這次研學旅行后發出的感慨:“我們從未有機會這么詳細的了解過恐龍和美麗的蝴蝶,它們從哪里來,又怎樣的消失?也從未這樣詳細的了解過我們吉林省的歷史。我是多么幸運能夠參加這次研學旅行!”還有一個孩子在這次研學旅行中通過心理老師的幫助戰勝了自己的電梯扶梯恐懼癥,事后她開心的說:”現在我也可以和大家一樣做扶梯了。”也許正是這樣的思考和體驗,證明了研學旅行可以成為讓學生身臨其境學習、拓展思維和眼界、豐富知識和閱歷的“行走的課堂”。
研學旅行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結合成一體,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在研學旅行過程中能夠更好的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被稱之為是“行走的課堂”。吉林省中小學研學旅行協會力求做到每次研學旅行都能夠成為孩子們終生受益的人生經歷。作為吉林省中小學研學旅行協會的示范學校,樺甸市第七中學開創了我省的先例,并通過實踐探索提供了一些借鑒。首先,研學旅行是課堂的有機組成和有效延伸。“行走的課堂”是為了將孩子們在課堂上、書本中所學的靜態課程轉化為動態課程,使其成為孩子們早期“學以致用”的手段和重要的人生體驗。從這個意義上說,“研學”對學校和教師做好“研”和“學”的“備課工作要求,至少應該不比正常課程的標準低。否則,學生和家長可能就會覺得浪費了時間和金錢。其次,研學旅行應該是基于完整的研學教育理論、完善的研究教育課程的教育實踐活動。課程應該以《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和《中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指導綱要》為依據,教育理論上從理論框架、教育目標到研學規劃,課程研發上從課程目標確認、產品定制設計到行前行中行后實踐課程研究等方面,形成層層推進強化實踐體驗、追求學生參與及成長的邏輯閉環。最后,研學旅行從實施和實踐的角度出發,應該包括從出發到過程以及結束前的三個“一公里”的所有研學環節。出發最初一公里包括出發說明、研學紀律、責任分擔和落實等方面;過程中“每一公里”既包括嚴格實施既定方案,也包括根據實際效果及時調整和完善既有方案;結束“最后一公里”包括安全返程和評估總結等。
樺甸七中的學生們通過這次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了視野、豐富了知識,加深了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了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的確是收獲良多、獲益匪淺。
東亞經貿新聞記者 王璐
五大連池市委組織員辦組織200余名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接受朝陽山抗聯精神的洗禮
廣豐拍“蠅”治貪走好三步棋
永年區公安局積極加強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管理
鄂西管理處舉辦第九屆女兒會
市環保局召開“綠盾行動2018”自然保護區問題整改督辦會
吉林樺甸七中開展我省科技博物研學之旅 吉林省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協會
岳塘區飛機坪社區:養老認證服務送到“家門口”
胖寶烘焙:給你一種惦記且舒服的味道
上街區深入落實“一降三補”政策為企業“展翅、護航”
長樂春節期間舉辦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原生態民俗文化活動
于鵬洲:棚改路上 不讓一戶掉隊
江門市婦聯主席林露華率隊上線《民生熱線》節目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召開2017年年度考核述職大會
太原市環保系統開展警示教育活動
“大江奔流”主題采訪團記者眼中的景德鎮
第九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節正式啟動 節會持續到11月底
劉繼標到鹿邑進行春節走訪慰問
把“黨建+頤養之家”工作不斷推向深入賴國根深入縣區調研指導“黨建+頤養之家”工作
撫寧區文體局摸底調研印刷包裝企業
天馬山隧道內發生追尾事故 兩男子身手敏捷幸免于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