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嶺
深圳是移民城市,自然不缺各地的美食——武漢的熱干面、長沙的臭豆腐、江西的米粉、云南的米線、東北的餃子以及北京的烤鴨……數不勝數,仿佛匯集了各地之精粹,只需身在這一座城里便能坐享其成。
可現實并沒有那么美,常有朋友告訴我,去了某地嘗了某種小吃后,發覺和在深圳吃的簡直就是兩種食物,還是當地的好吃。“還是當地的好吃”這句感嘆不知從何時起成為大家面對虛假美食時的無奈之言。仿佛一座擁有諸多名小吃的城市,瞬間成為了走不出去的味覺圍城。
我是武漢人,每天的“過早”(武漢方言,意指“吃早餐”)是我們最為重視的一餐了。因為“過早”品種之豐富,連續吃半個月都能不重樣,而且樣樣精致、光鮮,又飽含市井的喧囂之氣,更懂得如何在清晨喚醒你的胃。
池莉是將武漢小吃寫得極其誘惑的一位作家。比如她寫糊米酒時有這樣一段描述:“糊米酒是武漢市歷史悠久家喻戶曉老少咸宜的一種甜食,由精細的糯米粉和醪糟做成的糊湯,晶瑩濡滑,上面撒著幾粒糖桂花。因為價廉物美,它成為了大眾食品。因此大眾也就把這種食品吃成了語言。”
光看文字就垂涎三尺了,腦海中想著它的模樣,胃里翻滾著鄉愁,心念著童年的武漢,只恨沒有將語言做成盤中餐的能力。
在武漢,能成為語言的美食又何止這一種,熱干面的蔥香與面香的融合、湯包的多汁、豆皮的外脆里嫩,都能成為比武漢話更加地道的方言。可語言再怎么誘惑,也只能描述食物的色香,真正的味道還得去嘗,去尋找。
在深圳,尋找美食是異鄉人經常做的事,但往往都是失望而歸。記得有一次,我興致勃勃地邀請一位海南的朋友去吃武漢熱干面,在此之前,我把熱干面的好吹到了九霄云外,信心滿滿。可不想那位朋友吃過之后,留下的一句話是,以后再不吃熱干面了。甚至還因為熱干面的難吃,直接影響了大家對武漢的向往,它一下子就成為了一張“城市黑名片”。又有一次,推薦湖南和江西的朋友吃“面窩”(一種油炸的食物,色澤金黃,中間有個窟窿),這次沒有吹,非常客觀地說,深圳的肯定無法與武漢的相比。可不料,朋友咬了一口,就再也不愿回頭了。
不能說外地人不會吃,我自己也吃得難受,吃得憤慨,吃得想約店老板狠狠地談一談。但事實證明,許多掛有“某地名小吃”招牌的店,多是沽名釣譽,一是食材的選取不正宗,二是烹制的程序偷工減料。但這些伎倆從小吃之地來的人一看便知。熱干面的筋道多在抻面的手藝和火候,再就是調料要齊全:油、鹽、芝麻醬、色拉油、香油、細香蔥、大蒜子、鹵水汁、生抽等,缺其一,便少了一種情懷。再說面窩,許多店家把它炸出來堆成一排排,個個都松軟無力的模樣,仿佛被大雨淋過一般狼狽,口感自然也是苦澀的,這樣的食物別說一解鄉愁了,我看是“鬼見愁”。武漢人都知道,面窩里不能少黃豆,只有黃豆才能讓它精神飽滿。店家或許不知有這道工序,或許是為了節省成本故意為之。
我相信很多地方的美食都遭遇著這種窘境,在當地它們能被大家吃成語言,廣為傳頌,可背井離鄉后,卻被打扮得丑陋不堪,啞口無言。只希望,做美食生意的人能夠好好對待這些地方特產,不要讓它們硬生生地成為一座城市的黑名片。這些著名的小吃代表的不僅是一地之風味、一地之人文,更是異鄉人難以回去的家。
刮痧護士伸援手搶回一命引熱議:刮痧真有這么神奇嗎
城市商業綜合體成市民新寵
海口瓊山區召開海口市創建全國禁毒示范城市瓊山區工作周例會
岳陽縣吹響城市建設和園區建設號角
國慶我在崗丨漣源扶貧隊員在一線
何時能終結地方小吃 “城市黑名片”的命運
問需問計于企業 南通市國稅地稅聯合走訪全國人大代表
奉化有片拾荒者公寓 政府"埋單"給144戶"破爛王"一個家
彭德懷故里創5A提升規劃項目成功簽約
湯原縣組織開展3·15維權聯合大檢查
關于2017年紹興市黃酒原產地保護區糯稻種植補貼資金的公示
朔州市不斷創新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服務機制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對馬克思的最好紀念
大慶市直機關公務用車維修定點大慶汽車城
漯河裴城鎮村級勞務服務中心掛牌成立 助力脫貧攻堅戰
加強春季安全管理 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
刷手機乘車漸成趨勢 公交公司工作人員現場教學市民掃碼乘車
【征文】我和老伴的“約法三章”
河北傳媒學院攜火星時代 創新型小學期順利結業
青川縣認真做好廣平高速各類場站選址和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