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華 王三祥
不久前,筆者前往某茶場采訪,發現這里的茶樹長勢不佳,其春茶產量自然也大打折扣。一打聽才知道,茶場業主已有數年未為茶樹施肥,為的是追求產出“原生態”連云港云霧茶。此舉顯然背離了原生態食品的本意。追求原生態食品,不能一味索取而不加付出。否則,不僅直接影響其產品質量,其經濟效益也難免打折。
眾所周知,所謂“原生態食品”,其實是自然賦予農作物的最本原的一種生活狀態,它的基本要義,至少應該包括遠離技術性和遠離操縱性,其凸顯的特征應該是天然之美、自然之美和原始之美。農作物“喝”的水,自然是天上的雨水;作物“吃”的肥,自然是不會污染環境的有機肥;而防治病蟲害主要靠輪作、稀植和放養青蛙、七星瓢蟲等害蟲天敵,決不會施用化學農藥。由此可見,原生態食品生產雖然要求苛刻,但決不是對農作物不聞不問。
錯誤理解原生態食品一詞,對多年生的茶葉等農作物只索取,不給予,直接導致農作物長勢不佳。因為任何事物,只有真正有投入,才會有產出,一味索取的結果只會透支作物原本應體現出的價值。說到這種錯誤的實質,應當是某種形式的懶惰。以澆水為例,天降雨水有時可欲而不可求,但為其澆灌貯存的雨水卻未嘗不可。化肥固然不能使用,但有機肥卻不能拒絕。經過馴化的茶樹等農作物畢竟不是處在野生狀態,最多只能是半野生,非采收期放棄管理和養護顯然是失職。由此,才會造成茶葉等農作物抗性差,且難免發生病蟲害,并易被無端凍壞,以至直接影響了其產量和質量。
因此,追求原生態云霧茶,不能一味“靠天收”。必要的管理一定要跟得上,而且要養護得當,才能維系正常生產經營的可持續性,才能收獲喜悅。追求原生態絕不能成為一味索取的理由,對此不僅其經營者應有足夠的責任意識,行業管理部門也應及時指導。對連云港而言,云霧茶可以追求高品質、原生態,精心養護仍要持續加強。
王杞森:赤子追夢 青春無悔
奶奶就是“ 媽” 我要一直陪著她
清明寄哀思深情悼忠魂荊州各地開展清明祭掃活動
我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召開
元氏縣:志愿團隊傳播孝道關愛老人
追求原生態別成一味索取的理由
鄭桂焦: 扎根基層,豐富鄉村群眾文藝
大連海事局開展轄區首例船舶排放控制區監督檢查
溫州市文明辦“兵分多路”督查城市文明 走訪400多個考察點
武當山污水處理高標準
愛心幫扶 讓老百姓看病足不出戶
順德雙創公益基金會和深圳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
樂山師院音樂學院周燕舉辦長笛獨奏畢業音樂會
紅谷灘一工地擅自處置工程渣土被罰5萬元
天津食品安全抽檢覆蓋16個行政區域 93批次不合格
川西南片區2017年應急救援演練在內江救援支隊成功舉行
鎮推進人大代表工作室建設 5個片區實現全覆蓋
為建設平安法治云浮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熊正良談學習貫徹市委六屆四次全會精神
這是青島?真被驚艷到了!
多地出新政限房租漲幅管控“租房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