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精神系列解讀之六
●核心提示●
市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提出,做大做強做優大南昌都市圈,務必在建設生態文明中揚優成勢。以此為目標,我市將切實做好狠抓重點整治、發展生態經濟、完善制度體系三篇文章,不斷把打造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南昌樣板”推向前進,為共繪新時代江西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新畫卷作出省會應有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水平提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今年上半年,我市在“強產業”的同時“優生態”,鞏固擴大特色優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全市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1.7%,在中部六個省會城市中繼續保持第一;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水量達標率為100%,全面消滅劣v類水質斷面……
成績猶如財富,讓南昌市民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如何守好財富?南昌的答案是:加快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進一步擦亮綠色生態的底色。
狠抓重點整治守住生態優勢
當前我省正在大力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我市作為江西省會城市,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理應走前列、作表率。
煙花爆竹燃放時釋放出的大量顆粒物和硫化物,會污染環境、傷害人體健康。我市堅決落實《南昌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定》,今年元旦至元宵,我市共投入警力1.5萬余人次,協調相關部門調集人員超2.6萬人次,發動社會力量4萬余人次參與禁燃禁放工作,全市98.7%的社區實現“零燃放”,空氣優良天數同比增加19.7%。
南昌臨水而建、依水而立,處處閃動著水的靈氣、散發著水的魅力。今年年初,我市全面打響“興水惠民、興水促產、興水美城”的水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南昌縣大力推動蓮塘河綜合治理工程和雄溪河綜合整治及景觀提升工程建設;新建區大力打造望城玲崗濕地公園;青山湖區加快推進幸福渠流域8條河道的綜合整治;高新區全面推進南塘湖市政公園建設……
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我市深入實施“藍天、清流、凈土”三大行動,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下一步,我市將持續開展建筑工地揚塵、道路揚塵、運輸揚塵、堆場揚塵,餐飲油煙、燒烤油煙、垃圾焚燒濃煙和機動車尾氣、工業廢氣及燃煤鍋爐煙氣專項整治,大力推進殯葬改革,繼續深入實施禁燃禁放禁售行動,讓“南昌藍”成為常態。同時,我市將打造“河湖長制”升級版,深入開展“清河行動”,加強河道岸線管理和河道采砂管理,提升污水處理能力,重點抓好省人民醫院排污管群、華源江紡截污工程建設,全面開展烏沙河、前湖、蓮塘河、雄溪河等河湖入河排污口、水系清理整治,著力打造“鄱湖明珠、中國水都、東方水城”的生態名片。我市還將持續做好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的整改,確保高質量完成整改任務。
發展生態經濟助推綠色崛起
綠色發展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治本之策。加快構建以綠色工業、現代服務業、生態農業為主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有利于加快推進綠色崛起。
戰略性新興產業因其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綜合效益好等特點備受歡迎。我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裝備四大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保持較好發展勢頭,特別是電子信息產業,去年成功引進的國內前五名odm(原始設計制造商)企業及努比亞和小辣椒等整機生產廠商,實現了從整機到產業配套全覆蓋,90%的一級配套零部件可以實現本地采購。
服務業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市規上服務業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增長14.8%和42.4%;全省金融商務區聚集全省80%的省級金融機構,落戶金融類企業總數超過800家,區域性金融中心格局初步形成。農業方面,安義縣長均鄉南京巴布洛中國云廚全域產業園項目、石鼻鎮千年古村群田園綜合體等一批“田園綜合體”加快建設,南昌綠谷“兩區一廊”建設深入推進。
為不斷提高經濟發展中的“綠色含量”,我市將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把“生態+”理念融入產業發展全過程。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和環保標準,引進和培育一批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環保產業項目,加快綠色生態產業發展;推進企業清潔化生產、園區循環化改造、資源綜合化利用,提高產品產出,減少污染排放,堅決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過剩產能。抓好環境保護領域的技術攻關,重點在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土流失治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加快新技術研發,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引入一批成熟技術,推廣一批實用技術,構建綠色技術轉化平臺,推動各類技術成果落地,為綠色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完善制度體系 從嚴追責問責
去年,我市出臺《關于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實施意見》,提出對任職年限在1年以上、離任時間在2年以內的縣(區)、鄉(鎮)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干部開展自然資源離任審計,標志著我市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步入制度化軌道。這是市委、市政府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舉措,對于推動領導干部守法、守紀、守規、盡責,切實履行好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6月10日晚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我市通報了江西匯仁藥業表面整改、虛假整改問題后,南昌縣立即對江西匯仁藥業采取停產整頓措施,并約談企業負責人,要求整改沒有到位不得開工。同時,南昌縣委、縣政府(小藍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研究決定:給予南昌縣環保局副局長廖永新、縣環保局小藍經開區分局書記(主持工作)趙建華黨內警告處分;給予小藍經開區經發部副部長萬毅、經發部企業服務處處長熊武黨內警告處分;給予匯仁藥業副總裁(分管環保)鈕犇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扣除其2018年獎金;責成匯仁藥業對有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理。
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市將抓緊制定《南昌市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實施意見》,積極探索生態保護補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生態環境經濟調節機制,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指標體系,創新政績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細化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的實施辦法,加大環境執法監管力度,確保將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納入追責范圍,真正形成震懾效應。積極推廣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快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
短評
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要相得益彰
生態是南昌最大的優勢,綠色是南昌最亮的品牌。近年來,南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空氣質量始終在全省乃至中部省會城市保持前列。在做大做強做優大南昌都市圈的新要求下,南昌如何揚優成勢?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相得益彰是關鍵。
南昌要抓住傳統產業快速增長的有利機遇,加大對食品、紡織服裝、材料制造、機電制造四大特色優勢傳統產業的工業技改、環保改造投入,全力推進產品創新、產業升級,尤其是要引入“互聯網+”理念,鼓勵“以機換人”“騰籠換鳥”。要從生產生活源頭減少污染排放,建立和完善過程嚴管體制機制,對導致污染的企業、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做到“零容忍”“嚴處罰”。另外,各級黨委和政府、相關部門以及企業都要積極行動起來,加快形成生態文明共建、共管、共享的生動局面,給子孫后代留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好環境。(南昌日報記者尹玲玲/文魏勇劍/圖)
鄉鎮汽車巡展 首站到牛江
慈利縣: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執法行動春節期間“不打烊”
蘇州高新區“263”專項行動會議部署10方面70項任務
一張居住證引發的煩惱 非深戶籍退休人員遇換車難
普陀定下年度“小目標” 今年要完成16項重大改革創新項目
揚優成勢擦亮綠色生態底色
保險職業學院來慈調研駐村幫扶工作
市教育局召開市屬教育系統垃圾分類工作培訓會議
孩子從17樓墜落全身多處骨折 父母不放棄發起籌款
峨邊:省委宣講團赴峨邊宣講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
黃林沐等看望慰問醫務工作者
[西陵]鎮平路社打造潔凈社區共建美好家園
自購西瓜送居民 小伙善舉暖人心
念好“七字經”履職上水平
《鎮江朱氏文化研究文集》第二輯正式出版發行
董家口港—濰坊—魯中、魯北輸油管道工程(二期)配套廣饒罐區工程
一周文化活動速覽
體育賽事不斷藝術展演連臺
交通銀行朔州分行榮獲人民銀行反洗錢A類機構
洛龍區開元辦事處積極協調轄區環境衛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