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一家人同游,其樂融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高鶴濤攝
海外出游過年,廣州人出手闊綽;農村餐桌端上鮑魚洋酒,廣州人口味洋氣;這個春節,敢為人先的新老廣州人,將新年過得有聲有色……
狗年春節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第40個春節,無論是集合10多個平臺的大數據,還是記者采訪的所見所聞均顯示,新時代孕育了新年俗,成了中國人生活品質、品味與自信全面提升的縮影。一個充滿年俗味、人情味、科技感、國際范的中國春節正呈現世人面前。
和父母一起到外面看看
廣州街坊潘先生一改往年待在廣州或回鄉下的習慣,決定安排一家人搭上從廣州到東南亞的郵輪,來一個團圓游。
潘先生說,“這次就是一家人第一次一起出海,6天5晚,第一次海上度過春節。發現同行的人多數來自廣州、深圳等地,共有4000多人,郵輪平穩,適合老人,他們很快就接受了這種新的過年方式,相信今后還會報名。”
潘先生介紹,這次東南亞之行,每個人的花銷在6000元左右,吃喝玩樂全包,其實很劃算。
“回家”一直是春節的傳統項目,大數據顯示,近年來,類似潘先生的這樣選擇春節期間“父母在、一起游”的人越來越多,成為“回家”之外的又一新年俗,只是不變的是“團圓”。
2月21日,高德等逾10家平臺大數據繪制了《2018中國人新年俗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高德地圖的數據顯示,廣州市春節期間的擁堵程度下降了42.6%,是北上廣深里面最不堵的城市。
除很多人返鄉過年外,廣州春節不堵也與廣州人流行海外旅游過年有關。以前是“父母在,不遠游”,現在是“父母在,一起游”。飛豬數據顯示,在最喜歡去海外過年的城市排行榜上,廣州人位列前三甲。
值得一提的是,同期在海外旅行過年的平均花銷上,廣州排名第一。
新手信解放了雙手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發現,與往年手信送臘味、水果不同,街坊鐘女士今年過年給姑姑家買了一臺智能掃地機器人,親戚之間圍著沙發喝茶就夠了,剩下的清潔工作統統交給機器人搞定,一家人生活輕松很多。
菜鳥數據顯示:全國區縣網購年貨包裹量的區縣前十強中,廣東省豪奪五席,分別是深圳寶安、廣州白云、深圳龍崗、廣州天河、廣州番禺,其中廣州市就占了三個。
《報告》顯示,隨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規模化進入商用,今年春節,土特產、保健品、衣服鞋帽等年貨“老三樣”被無人機、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等“新三樣”取代。來自天貓的數據顯示,把爸媽從煩瑣家務中解放出來的蒸汽拖把、洗碗機、擦窗機器人、烹飪機器人,購買人數增幅分別是320%、188%、169%和145%。
城市居民并不是智能家居消費的唯一主力。全國農村個性消費品類最全的省份是河南。在河南農民的購物車里,既有智能音箱、無人機等時髦電器,還有刀削面機器人、智能馬桶等實用產品。
專家:
新年俗老傳統
新時代、新年俗、新氣象。《報告》認為,科技感、國際范是互聯網催生的新年俗,年俗味、人情味是互聯網激活傳統變新顏。這些新時代的新年俗,是中國人生活品質、品位與自信全面提升的縮影。新時代的互聯網年味,提升的是中國人過年的格局,不變的是中國人對于家國的傳統思緒。
對近年來出現的“新年俗”,著名文化學者張頤武分析,這與我們的消費習慣、生活形態發展、生活方式變化相關,就連“拜年”也從原來的走親訪友融入了短信、電話、微信拜年等形式。張頤武指出,春節意味著家庭團圓、萬物更新,人們仍然有新的期待,期待未來一年有好運道、新發展,這個普遍的文化和心態并未消失。“作為中國人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是不可替代的”。
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北大教授段寶林表示:“民俗就是一種生活美,我們一方面要發揚傳統,把傳統文化中最好的東西繼承下來,另一方面還要結合新的生活需要、新的生活條件不斷創新,使節日生活既有傳統韻味兒又有現代氣息。”
海外華人熱衷海淘中國老字號
如果沒有陪父母出游,帶爸媽和家人出門吃喝玩樂,也是新選擇,成為中國人新年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淘票票數據顯示,僅大年初一,單場購票三張及以上的用戶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90%;口碑平臺數據顯示,今年除夕,通過口碑和支付寶下單的年夜飯消費超過30萬頓。這其中,美食之都廣州貢獻不少。
近年來廣州農村有了非常大的變化,從網購品類上看,城市消費者購買的個性消費品類,農村消費者也都有人購買。“城會玩”,已經開始帶動“農會玩”。據村淘今年的春節前數據顯示:廣東農村餐桌上最喜歡鮑魚扇貝牡蠣等海味;相比酒文化上北方人最愛的五糧液,今年春節軒尼詩、法國金鉆、馬爹利、杰克丹尼等品牌洋酒則更多走上了廣東鄉村年夜飯的餐桌。
有趣的是,與老廣過年越發國際化不同,旅居海外的華人越來越熱衷在春節海淘中國老字號。天貓的數據顯示:老干媽、永久、大白兔、張小泉、西泠印社、龍泉寶劍等,成為了華僑搜索熱度最高的年貨品牌。
廣州是創業“熱搜”城市
“過年后打算哪里創業?”“廣州!”“老同學,我有個點子,哪里最合適去?”“廣州!”走出廣州,回到粵東西北,廣州是廣東鄉間最經常聽見的詞,記者發現,新時代的廣州成為居民創業、讀書、居住的理想城市。
老家廣東的鐘老師是海南大學教授,今年春節他從海南到廣東看望老同學,他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發現廣東鄉村春節打牌、甚至賭博的現象已經明顯減少,大家坐下來攀談的是如何到廣州、深圳創業發展,老鄉或者親友好友如何一起合作做大事業。
“在生產要素都往北上廣深聚集的情況下,要想創業還得到廣州等一線城市。”張先生從廣東金融學院辭職后,回家接手家族企業,但是摸爬滾打8年后,雖然小有成就,家里的生意從僅有進出口一條路變成5條路業務,但是論起發展速度,他還是渴望回到廣州。談起新年新計劃,他告訴記者,“待老家企業走上正軌,可以放心交給弟弟與妹妹后,自己會回到廣州創業。”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劉幸、通訊員/張鯤鵬、徐周兵
樂山外國語2018年社會實踐活動系列報道
貴陽交警卡口預警查違法
右江區出臺措施促進巡察成果運用制度化
姜堰區209件提案答復率見面率滿意率均為100%
“關愛老兵,情暖鹽阜”——志愿者義賣捐贈慰問老兵
【家國網聚·網絡旺年】移動互聯網讓年味更濃 激活舊年俗 催生新年俗
世界前十都沒進八強,武網將迎來新女單冠軍
老板拾金不昧 民警寄還錢包 安徽失主連稱贊
【臨海市】?臨海首個“標準地”項目完成審批進入審批流程到拿到施工許可證僅用時15天
周恩來防震減災思想學術研討會在淮召開
2018西山區團結高原自行車邀請賽鳴槍 200余名“騎士”決勝臥云山
全國U15U16舉重冠軍賽今日在周寧舉行
市人大常委會就推進落實《加強和深化 創新創業政策落地,持續營造和保持 雙創生態和活力的議案》進行調研
武安市副市長王建霞到重點鄉鎮督導檢查森林防火工作,慰問市直單位駐村防火隊員
南山區各單位慶“三八”活動豐富多彩
把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推向深入
西安警方破獲特大網絡盜竊虛擬貨幣案 涉案金額達6億
秋分時節咽炎易反復 德叔給你支兩招
雙牌夜巡防控工作常態化
李薦國楊懿文率隊赴省對接發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