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還原貢梨故事,聆聽梨的典故;薈萃民俗耍樂,展現獨家風采;相會皇家梨園,趕赴梨花盛宴;品嘗貢梨特產,品味陳區特色……”日前,高平市陳區鎮鐵爐村以梨園文化為主題,精心組織了一場“梨花深處是我家”活動,吸引眾多游客走進梨鄉,游梨園、觀民俗、賞梨花。
鐵爐村交通便利,村內有紅色革命旅游景點彭德懷故居,村外有國保單位清夢觀,所產黃梨俗稱“鐵爐梨”,明清時曾為朝廷貢品,又稱“鐵爐貢梨”。近年來,鐵爐村利用“鐵爐貢梨”傳統品牌優勢,積極探索標準化種植,走出一條“合作社+農戶”的發展之路,振興黃梨產業,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012年以前的梨樹是‘春天一樹花,秋天沒有果’,產出價值抵不住投入的管理費用,大面積梨園荒置、疏于管理。”鐵爐村黨支部書記王建飛說起以前的事來記憶猶新,“鐵爐的大黃梨是‘貢梨’,然而,由于缺少管理,梨的品質越來越差。”為了保住“鐵爐貢梨”的名號,也為了振興黃梨產業,2012年3月,王建飛帶領村民成立了鐵爐貢梨種植專業合作社,一邊改造現存的老梨樹,一邊流轉土地種植新梨樹,逐步擴大種植規模,做足“梨”文章。同時,為了保證黃梨口感質量,王建飛大力實施標準化種植,創新和推廣“老黃梨高光效樹形更新改造法”、“梨樹五芽嫁接法”、“當地草種果園生草法”和“省力化蟲害誘殺法”等技術,讓一般梨樹五六年結果提效到三年可結果,且皮薄、肉多,極大地促進了黃梨產業發展。
產量和品質提高了,如何走向市場又是一大問題。為確保黃梨保值增值,鐵爐村建成了150萬公斤黃梨儲藏庫、生產車間、分揀包裝車間、辦公實驗樓等,在黃梨深加工上深入拓展,延長黃梨產業鏈。為確保黃梨走向更大的市場,鐵爐村努力在提升鐵爐貢梨的品牌知名度和認知度上下功夫。2015年3月,注冊完成“陳區鐵爐”貢梨商標;“鐵爐貢梨”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先后榮獲“山西省級、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稱號;2017年10月榮獲高平市創業創新大賽二等獎;配合“炎帝農耕文化節”系列活動,成功舉辦“梨花深處是我家”梨花節和“金秋貢梨”采摘節,通過各類活動對外宣傳、吸引人氣、擴大影響,這些“招牌”為黃梨產業發展提供了品牌支撐。
截至目前,鐵爐貢梨種植專業合作社共流轉周邊各村土地1000余畝,成為全市單體規模最大黃梨種植基地。村民不但能夠拿到流轉土地款,而且可把土地作為股份拿到分紅,提高了土地價值,增加收入。合作社還有效解決了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除草、壓枝剪枝、疏花疏果、采摘等集中管理期間,最多時日均用工達200余人,人均增收3000余元,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效益,讓村民們不出村不走遠就能有不錯的收入。2017年,合作社黃梨產量達50萬公斤,其中60%用于市場,40%用于深加工熬制梨膏,共收益300余萬元。
“鐵爐貢梨作為我市黃梨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我們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依托皇家梨園,圍繞“園區景區化、農旅一體化”發展思路,在推進標準化種植、梨產品加工、鄉村化旅游、品牌化增效上做文章,逐步將鐵爐村建設成宜居宜業、生態休閑、觀光旅游的美麗鄉村。”談起下一步發展,王建飛滿懷信心。
宿州市殘聯觀摩蚌埠市蚌山區青年街道文明創建工作、公共場所殘疾人無障礙設施配備及老舊小區改造
平湖市開出嘉興首張餐廚垃圾混投罰單
綿陽市2018年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啟動
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堅決抓好巡視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實
葉梅芬主持會議
第一書記去哪了
鐵爐村:產業富民做足“梨”文章
大冶城區一工地挖出地下通道 經確認為50年前修建的防空洞
塑料姐妹情! 汨羅一女子趁閨蜜熟睡偷其金戒被刑拘
厲害skr!連南在這個活動中又獲得多個市級稱號!
南陽市人大代表張英:大力治理農村環境
爽!大山里樂享“森林浴”
妻子無奈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公布2017年泉城產業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入選人才(團隊)名單的通知
派駐市農業局紀檢組:紀法宣教進基地 廉政“套餐”送田間
明溪縣著力講好地域特色文化故事
烏克蘭:在“一帶一路”中鞏固友誼和收獲發展
三角鎮2018年積分入學公辦小學分配辦法
市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裴廣明一行來禪城區專項督導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和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工作
停電預告(2018年8月14日)
周營鎮:多舉措扎實推進“六村共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