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全省市場主體培育“四轉”工程推進會在貴陽召開,會上透露,我省將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實施“個轉企、企轉規、規轉股、股轉上”市場主體培育“四轉”工程,通過政策引導、強化服務等方式,最大限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發展壯大實體經濟。
據悉,市場主體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撐,發展壯大實體經濟,必須大力培育市場主體。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發展,把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擺在突出位置,通過扎實推進行政審批、商事制度、投融資體制、國有企業等重大改革,組織實施千企改造、千企引進“雙千工程”和“萬企融合”大行動、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雙培育”行動計劃等一系列創新性舉措,出臺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支撐企業上市發展、微型企業“3個15萬元”扶持政策等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有力促進了全省市場主體快速增長,市場主體活力、資源配置效率和企業市場競爭力明顯提升,為全省經濟穩中有進、持續向好提供了重要支撐。
根據統計,2013至2017年,全省新增市場主體194萬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分別達3100多家和1250多家,新增股份制企業近7萬家。2017年,市場主體總量達到249.6萬戶,規模以上企業和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分別達到5637家和2803家,股份制企業9.39萬家,上市企業、新三板企業27家和56家。
國有企業實力壯大。我省組建了貴州金融控股集團、云上貴州大數據集團等一批國有企業大集團。擁有茅臺集團、開磷集團、甕福集團等一批實力雄厚的國有企業,省國資委27戶監管企業今年上半年實現利潤總額增長59.5%。
民營企業活力迸發。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到242.97萬戶,占市場主體總數的97.4%。其中,私營企業53.6萬戶、增長23.6%,2013至2017年私營企業年均增長28.7%、高于全國同期8.7個百分點。
企業品牌實力增強。貴州名牌產品達692個,中國馳名商標63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74個,貴州茅臺、老干媽、貴州輪胎、貴州鋼繩等一大批資深品牌企業歷久彌新,貨車幫、華芯通、白山云等一批新的品牌企業異軍突起。
來自省發改委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46.9%、高于全國同期30.4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提高2.07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下降22%,企業效益持續改善。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省級以上名牌產品企業所創造的利潤總額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比重達到45.5%。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我省市場主體快速增長,但與全國特別是發達省份相比,我省市場主體“小、散、弱”的特征明顯,市場主體活力和成長性還需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科技創新力、區域影響力都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目前,我省擁有個體工商戶180多萬戶、僅占全國的2.9%,擁有企業64.6萬戶、僅占全國的2.4%等,市場主體對穩定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還需進一步強化。
因此,為進一步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推動實體經濟不斷做大做強,貴州省正式出臺市場主體培育“四轉”工程實施方案,決定在全省實施“個轉企、企轉規、規轉股、股轉上”市場主體培育“四轉”工程。
根據方案,我省圍繞精準推進市場主體培育“個轉企”“企轉規”“規轉股”“股轉上”四大工程,從優選培育對象、強化要素保障、加強政策扶持引導、提高服務效率、健全體制機制等方面提出了30條具體政策措施,引導、支持和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加快培育發展。
方案提出了主要目標,通過四大工程,我省將力爭私營企業戶數每年增長12%以上,市場主體總量每年增長11%以上,到2020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7000戶以上,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達到3500戶以上,改制成為股份公司的規模以上企業成功5800家,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和“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100家以上,加快形成中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創新型企業快速涌現的發展格局,為經濟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記者 楊林國)
【“四轉”工程】
“個轉企”工程
“兩減四免”的稅收優惠政策
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我省實施“個轉企”工程,將從選準重點扶持對象、簡化企業登記、簡化場所登記、優化工商稅務登記流程、優化服務、強化稅費政策支持、加大財政扶持、強化金融政策引導等8個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根據方案,我省明確對“個轉企”實施“兩減四免”的稅收優惠政策。“兩減”就是經認定屬于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符合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規定條件的,減按15%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四免”就是“個轉企”企業繳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經申請核準后,可減征或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劃轉土地和房屋權屬,投資主體、經營場所、經營范圍不變且符合國家稅收有關政策的免征契稅;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免繳變更登記費、證照工本費等行政事業性收費;符合條件的企業,按規定免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企轉規”工程
小微企業為重點培育對象
“企轉規”工程,將以年主營業務收入與規模以上工業、限額以上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和規模以上服務業相關上規入統標準差距在30%以內的小微企業為重點培育對象,從加快構建微型企業成長壯大扶持體系、打好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扶持政策“組合拳”、打造提升小微企業信息服務平臺、實施中小企業“星光”行動、加大中小企業資金激勵扶持力度、加大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政策引領和精準扶持、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產業項目支持力度等7個方面精準施策,支持規模以下企業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限額以上企業)。
方案明確,我省將加大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政策引領和精準扶持,引導小微企業建立科技研發準備金制度,省級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按規定對已建立研發準備金、先行投入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比例達到5%以上的小微企業給予支持,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50%提高到75%,引導中小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
“規轉股”工程
八條政策措施做保障
“規轉股”工程,我省將推進規模以上企業股份制改造和兼并重組,鼓勵有限責任公司重組、改造、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將從優選重點培育企業、支持企業項目建設、強化企業改制工作指導服務、落實企業股改重組稅費優惠政策、支持緩繳股改產生的相關稅費、加大對股改企業的信貸支持、股權投資引導基金向股改企業傾斜、提高金融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等方面提出8條政策措施。
方案強調,要建立“規轉股”企業遴選機制和“入庫”標準,統一向有關職能部門提供企業相關信息,相關職能部門“一對一”制定指導、扶持方案。
“股轉上”工程
上市企業獎勵400萬元
“股轉上”工程,主要從加強后備資源庫建設、加大資金引導力度、落實專項獎勵措施、提供“一站式”優質服務、對金融服務機構給予獎勵、落實稅收支持政策、加大要素保障力度等7個方面精準施策。
該工程將對注冊地在我省且在境內主板成功上市的企業一次性獎勵400萬元,對在中小板、創業板上市的企業一次性獎勵350萬元,省內企業境外上市和并購重組上市可參照執行,對納入省級上市后備資源庫并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一次性獎勵50萬元等專項獎勵措施。記者 楊林國
陳洪生觀看我市“親情中華·歡聚上饒”文藝演出
中華龍舟大賽在萬寧開賽 首日福州浦下獲100米亞軍
敬老月里 同心助殘驛站開展老人助殘上門服務
感受職教魅力 助力職業規劃
我市2人入選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
貴州市場主體培育“四轉”工程推進會在貴陽召開
市人大常委會對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情況進行專題視察
太原理工與華翔集團 共建材料成型技術與裝備研究院
因爆破需要 火炬路與新豐路交叉口交通管制
洛陽為“草根足球”加油助力
貴陽一建筑企業被遵義市余慶縣法院罰50萬元
唐山寵物狗市場銷售火爆
浙海職院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走進“美麗鄉村”—南洞藝谷
商洛市人民防空辦公室關于商洛人防新版門戶網站上線的公告
市交通質監站黨支部慰問結對困難戶
永豐投資上億元恩江古城保護項目正式開工
宣傳不放松,演練促警醒
濂溪區市監局新港分局全新辦公場所正式投入使用
近期我市榮獲多項榮譽
“幫找工作”只為騙錢 兩名“辦事能人”落網一個稱“有關系”,一個扮“管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