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觀看廣東唐宋時期陶瓷。
東江時報訊 70余件廣東唐宋時期陶瓷在惠州展出。東時記者昨日從惠州市博物館了解到,“嶺表瓷韻——— 廣東唐宋陶瓷選萃”正在該館二樓多功能廳展出。據悉,本次展覽由南越王宮博物館和惠州市博物館主辦,將持續至7月25日,感興趣的市民可前往現場免費觀看。
“希望展出能讓廣大觀眾認識和了解廣東陶瓷發展的歷史,并期待能從一個側面揭示廣東唐宋陶瓷與南海海上絲綢之路關系的內涵。”惠州市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展品來自南越王宮博物館、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惠州市博物館、潮州市博物館、梅州市梅縣區博物館、好普藝術博物館等6家廣東省文博單位,共展出廣東唐宋時期陶瓷70余件。
據悉,廣東地處南海之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片區,在中國與海外交通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唐宋以來,陶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最重要的外銷貨物,在此背景下,廣東陶瓷業迅速發展,粵東地區的梅縣水車窯、潮州筆架山窯,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新會官沖窯、廣州西村窯、佛山奇石窯,粵西地區的雷州窯等民窯快速崛起。
本組文圖 《東江時報》記者劉建威 通訊員張卓文
青瓷夾耳罐
五代南漢國 (公元917~971年),口徑10厘米、通高36.5厘米,由惠州市博物館藏,于1992年惠州市小鳳坑五代墓出土。惠州市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為本次展覽中專家估價最高的展品。
東平窯青瓷蓮瓣紋爐
宋(公元960~1279年),殘高6.0厘米,由惠州市博物館藏。
洪州窯青瓷雙耳長頸瓶
唐 (公元618~907年),腹徑18.8、殘高50.4厘米,由南越王宮博物館藏。口部已殘,長頸,頸上部安對耳,長圓腹,餅足,器表施青釉,釉多已脫落,造型特別。2005年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
西村窯青釉褐彩花卉盤
北宋(公元960~1127年),口徑23.1厘米、足徑10.2厘米、高6.6厘米,由好普藝術博物館藏。廣州西村窯燒造,印尼出水。
一名來揚旅游的上海老太與老伴走散 好市民熱心幫忙
惠民補貼肉菜開售
余干:教育扶貧再發力 入戶走訪顯真情
我市召開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工作推進會
全力提高建設領域執法工作質量和水平
70余件廣東唐宋陶瓷惠州博物館展出 市民可免費觀展
嵊州市局:3月伊始,郵寄發票戶數破百
建設部駐臺州督察員赴路橋區督查涉強圖斑
3月28日至5月31日,老07省道(虹霓-高橋)公路臨時封道
2018年遂寧市第四屆警察男子籃球賽圓滿落幕
人事七日談:密集換帥 新一輪央企改革箭已在弦
市人大常委會地方立法能力提升培訓班在浙江大學舉辦
為你們而感動——嘉興五高進行心理微電影拍攝
米線店殺蟲 毒暈隔壁快餐店員工
昆明“開學經濟”火爆 教輔賣得好
聊城市12345熱線招聘70名話務員簡章
我市衛計監督執法獲省級榮譽
市經信委出席金山區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東莞市第三屆“莞香花開”幼兒繪畫比賽沙田鎮賽區復賽開賽
煙臺市2018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