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禮義介紹自家的桑葚)
(楊禮義開墾的山地)
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譚洲偉)楊禮義是新化縣科頭鄉汝溪村對江片有名的種植大戶,承包250余畝土地的同時,帶動著周邊30余名貧困群眾發展種養業。今年54歲的楊禮義皮膚黝黑,看上去神采奕奕,長年的勞作并沒有壓彎這個樸實農民的身板,反倒是他在天命之年擺脫了為生活疲于奔命的處境,沒有奔波的勞苦,只有奔波的幸福。
對楊禮義而言,現在最幸福的莫過于看著自己的生態休閑農莊一步步地建起來,建成自己想象中的模樣。他心中有許許多多的規劃,卻沒有圖紙,有的只是想象和靠自己一鋤一鋤開墾出來的土地,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只有進,沒有退,一年一年把事情做好。或許聽著有些盲目,然而這些年他就是這么過來的,而且過得還不錯。
如果說改革開放讓一代農民離開了自己的土地,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新時代的鄉村振興則改變了農村,讓農民能夠回歸自己的屬性。時光的輪轉中,幸運的楊禮義抓住了新時代的機遇,實現著他的農莊夢。
和大多數農民一樣,20多歲的楊禮義跟隨打工潮南下打工,他是一名建筑工,多年輾轉于廣東、貴州等地。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也許從一開始他就知道這樣的日子過不得長遠。他結束了20多年的打工生涯后,回到家鄉,雖然一樣要辛苦勞作,但是卻舒心,因為這里有他心心念念的農村生活。
回到家鄉,看到荒廢的土地,楊禮義心中生出一絲莫名的悲涼,但也更加堅定了自己開荒的決心。他想著,荒廢的土地我來種,只要利用好,同樣可以讓土地變現。喜歡看新聞和農林天地的楊禮義第一個想到的項目是種樹,靠著自己的人品和信譽,他流轉了山上的土地種植紅鐵樹、紫薇、楠木等樹種,每天起早貪黑地到山上平整土地、挖坑、栽樹。如果一切順利,也確實算是可以一勞永逸了。只是沒想到的是種樹的前期投入遠超估計,他不得不尋求轉變。
“種桑葚,桑葚收益快!”算好了經濟賬的楊禮義馬上從浙江義烏進了一批桑果苗,邊種邊學,兩年后20畝桑葚收獲了10余萬元。嘗到甜頭的楊禮義趁熱打鐵,又去外地引進了水蜜桃、藍莓、世紀紅柑橘等品種,一個一年四季有果摘,集采摘、休閑、娛樂、餐飲、垂釣于一體的生態休閑農莊在他的腦海里逐漸清晰。
對于曾經的貧困,楊禮義沒有多說,用了“勉強生活、沒有多少存款”來概括,言語之中,他更想活在當下。
“雖然資金仍然緊缺,但是隨著經果林的投產,我離我的目標就會越來越近。”站在自己一步步開墾出來的的瑯瑯山上,楊禮義眺望著不遠處一片還未開墾的山地:“家門口有一株海桐花,我都想好了,以后農莊的名字就叫做海桐花生態農莊。”
市委書記張岳峰參加雨山區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和平路街道舉行旅游產業聯盟成立大會
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研究深化企業、財稅體制改革等意見
楓林抓黨建促脫貧成效顯著
慶祝我省第22個環衛工人節 杭州西湖上演一場別樣的“斷橋約會”
【新時代的奮斗者】種植大戶楊禮義的農莊夢
方利旭赴澄海區檢查指導防御臺風“山竹”有關工作
開封將不斷提升社會保障服務能力
遂寧演員在省第四屆青年川劇演員比賽中榮登榜首
老峰鎮的好兒媳王愛榮任勞任怨 孝老愛親讓家庭和諧溫馨
好消息!今后在十堰申報職稱,這幾項材料不用再提交啦!
當涂縣城管執法局五舉措促進民生與管理雙提升
干旱高溫,產量大幅下降 養殖戶入不敷出 小龍蝦身價暴漲
整改、提標荊州鄉鎮污水治理整體推進
帶家人出游時救人這位巡警好樣的
吉利區“新時代、新征程、新作為”主題演講比賽舉行決賽
哈馬全力展現哈爾濱獨特的自然和人文特點
交警隨手攔下一輛商務車 不僅超員 后備箱里還塞仨人
高縣來復鎮人大主席團對學校安全穩開展專項督查
黃山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