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器、洗手盆、抽水馬桶、潔白的瓷磚、干凈整潔的環境……這是筆者日前在金鄉縣高河街道胡樓村61歲的村民胡大爺家的衛生間里看到的場景。“自政府出資為我們改廁后,農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大變樣。”胡大爺深有體會地說,“以前村里都是旱廁,夏天蒼蠅蚊子到處都是,一進廁所能熏人一個跟頭。而現在不一樣了,上完廁所用水一沖,一點臭味都沒有。”
像胡大爺家一樣,胡樓村全村都已經完成了衛生改廁工程,建起了標準的三格式化糞池廁所。高河街道主任趙磊介紹說,這種化糞池結構簡單,易施工,經過密閉和防滲漏處理,可達到無臭味、無蚊蠅的衛生標準,還可以防止糞肥流失,提高肥效,可謂一舉多得。
筆者在胡樓村看到的景象,只是金鄉縣全面推進農村衛生改廁發生巨大變化的一個縮影。這一切,皆源于一場被稱之為“廁所革命”的旱廁改造行動。
“小康不小康,也要看茅房”。廁所雖小,卻是民生的鏡子,更能照出國民整體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
“一個土坑兩塊板,三尺土墻圍四邊”,這曾是農村旱廁常見的情形。如今,臟、亂、差的土廁徹底“變了臉”,已經被整潔、干凈、衛生的“洗手間”所代替。
自2016年起,金鄉縣將廁改作為為民辦實事之一,現已讓7萬余戶農村居民用上水沖廁所,讓“一個土坑兩塊磚,墻頭塞子露著天”的現象一去不復返,徹底改變了農村衛生面貌,也從根本上轉變了村民的衛生意識。截止目前,全縣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項目共計完成74571戶,去年農村改廁共完成48251戶,共涉及13個鎮街251個行政村,今年全縣計劃完成36000余戶,實現全覆蓋。為解決改廁后糞便處理后續問題,該縣堅持建管并重,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由運營公司專門負責全縣糞污抽運工作,農戶只需一個電話,服務隊就把清運車開到了家門口。
廁改一小步,幸福一大步。廁改不僅改變了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了百姓幸福指數,也讓文明理念深入百姓心中,讓文明新風吹拂農村大地。
“廁改后,‘茅廁’變身‘洗手間’,村里環境和空氣都變好了,生活環境越來越好,村民過上了和城里人一樣有品質的生活,生活質量當然也越來越高啦!”王丕鎮村民陳來生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改廁改變了農民落后的衛生觀念,也改出了農民的新生活,更樹立了文明新風,村民健康素養逐步提升。
雞黍鎮東李村書記李廣印對筆者說,改廁后許多村民認為,看著廁所都那么干凈,家里院外其它地方的衛生狀況自然都得搞好,“這就叫環境影響人”。
“習近平總書記前不久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努力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短板。”住建局局長孟凡奎說,改善廁所設施,營造潔凈的如廁環境,有利于增加村民的生活幸福感,同時也防止寄生蟲病等疾病的傳播,讓農民真正過上有品味的生活。(張紅運)
小山村里的迪士尼供應商
省環保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會在濟寧市召開
金鄉縣“三秋”生產掀高潮
五河縣檔案業務培訓班在縣委黨校舉辦
開學伊始 火了哪些商家?
金鄉農民生活品味高
本月起 虎門渡口通航時間延長一個半小時
金山區林業站切實加強清明節期間森林防火工作
沐川縣交警大隊:迅速行動 清理亂停亂放
順慶區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2017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
第三屆中國油畫風景作品展開幕
鎮巴涇洋街道辦推行貧困戶互助組制度
全省立法工作會議舉行 惠建林等在鎮江分會場收聽收看
聚焦三項舉措 助推企業發展
海寧積極做好互聯網大會期間水上交通管制信息宣傳
全市首個村級黨員學教基地揭牌
臨港商務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累計接待
致敬醫者仁心 我市舉行“中國醫師節”慶祝活動
孤寡老人也有“親人”
做“整潔云和”的維護者 老李幫忙團投身“大花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