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燙傷的高發期,記者從我市各大綜合性醫院了解到,入夏后,燙傷病人明顯增多。醫生提醒,家長要注意把熱水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若燙傷后出現水泡或燙傷面積大,應盡快就醫。
62歲的尚大媽在路橋一家公司的食堂工作。幾天前的一個晚上,晚餐結束后,大家開始清洗廚房。負責洗碗的阿姨拿出一個大盆,倒上開水,準備泡餐盤用。“這種盆跟以前家里洗澡用的盆差不多大,成年人也坐得下。”尚大媽比劃著。
當時,尚大媽正站在大盆前方,突然被人撞了一下,整個人往后退,一屁股剛好坐到盆里。“我這么壯,平時跟人撞一下后退的也是別人,哪里想得到這次會這樣。”
同事趕緊把尚大媽拉起來,粗粗一檢查,屁股、后腰、大腿都燙到了,坐下去時左手撐了一下地,也被溢出來的開水燙紅了。
同事想送尚大媽去醫院,她卻堅持不去,大家無奈,只好送她回家。尚大媽說:“干活受點傷很正常的,我從來不去醫院,有一次手指頭被切了一半都是自己好起來的。”
然而,到家后,尚大媽覺得受傷的地方越來越痛。女兒聽到她的呼痛聲,過來一看,燙到的地方起了一大片水泡,于是不顧母親的拒絕,執意送她去了醫院。此時,距離尚大媽被燙傷已經過了兩個多小時。
醫生檢查發現,尚大媽的燙傷面積有11%,程度為二度,因為沒有及時用冷水沖,大部分都是深二度。
夏季是燙傷高發季
臺州市中心醫院燒傷科副主任醫師汪樂介紹,一年四季中,夏季是燙傷的高發期,夏季衣著單薄,接觸熱源時對皮膚的庇護能力幾乎為零是一大原因。
患者中孩子比成人多,孩子以1—3歲為主,開水是主要熱源,燙傷部位集中在手、臉、軀干和下肢。
“兒童燙傷,責任在家長,其實我們每年都在提醒,但年年都有發生。”他說。
兒童最常見的燙傷是因為家長隨意放置的熱水。比如放在桌邊的開水杯、熱湯,孩子伸手去夠,被燙到頭面部、頸部和上身;給孩子洗澡時,先往浴盆里倒了熱水,孩子不知道,一屁股坐下去,燙到屁股、腿甚至后背。
而且小孩子被燙后不知道躲閃,站在熱水里哭,要是家長反應不及時,燙傷部位接觸熱源的時間就久了。
成年人的燒燙傷多發生在工作場所或廚房等,如蒸汽燙傷,化學燒傷,電燒傷、煤氣燒傷等。
哪些燙傷需要就醫
生活中,被燙一下還是比較常見的,哪些情況可以自己處理,哪些必須盡快就醫?
據了解,燙傷的程度,一般分為三度。一度燙傷只損傷皮膚表層,局部輕度紅腫、無水泡、疼痛明顯。二度燙傷是真皮損傷,局部紅腫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泡。三度燙傷是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損傷,并呈灰或紅褐色。
汪樂說,燙傷后,要馬上脫離熱源,并在冷水下沖洗,降低局部溫度,以免熱量深入皮膚,造成進一步傷害。如果是一度燙傷,一般不需要就醫。如果是小面積的二度燙傷,建議先用冷水沖半個小時,再到醫院治療。大面積的二度燙傷和三度燙傷,不要耽擱,馬上去醫院,有條件的話帶上冷敷的工具路上使用。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傷口上涂抹任何東西,以免影響醫生診斷。
燙傷水泡要挑破嗎
前段時間,一張消防員手上燙出水泡的照片在網上流傳。燙傷后,水泡要不要挑破?
汪樂說,水泡一般是二度燙傷的表現,小于黃豆的水泡,一般兩三個星期后,身體會自行吸收。大水泡最好還是引流,因為大水泡對局部燙傷創面有壓迫作用,會影響燙傷局部的微循環,使創面深度加深。而且,水泡液中存在著諸多炎性因子,這些因子可能會干擾創面組織細胞的正常增殖,抑制創面生長愈合。他提醒,不要自己挑破大水泡,以免處理不當造成感染。
花山區:小手拉小手 一起種“春天”
林高遠贏雙冠感謝父母,決賽對手自曝“教練都走了”
退休人員養老金漲啦 已經發放到位
出賣個人信息 河北一輔警在連云港落網
點亮“微心愿”,傳遞大溫暖 ——天臺縣水務集團深入聯系村開展結對幫扶送溫暖活動
大媽一屁股坐到開水盆里 燙出一大片水泡
讓勞動光榮成為青年堅定信念
茶陵:“野生稻守護者”劉禾茍夫婦將登錄湖南新聞聯播
女子“直播養猴”牽出買賣野生動物案
聯合開展安全生產交叉檢查
【漫畫】文明祭掃謹防火災 清明防火小貼士請收好
江安交管大隊強化措施狠抓貨車飄灑助推揚塵治理
那坡又有207戶貧困戶抽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
我市2017年食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95.85%
城市業余聯賽第九套廣播體操教練員培訓班開班
淄博市近400名考生參加“法考”筆試
出生僅10天的女嬰,救了很多人!父親的一句話讓人淚目
南票首家業主委員會成立
濰坊市區最低工資標準今起上調
周霽與光大銀行武漢分行黨委書記王彪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