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乞巧節,已見七夕景。8月11日上午,廣州珠村元德陳公祠正在舉行傳統廣府乞巧習俗的首個儀式——“迎仙”,在主禮人陳姨的主持下,眾位巧姐和玉女定席如儀,有條不紊地完成這一古老的拜祭古禮。
據悉,傳統廣府乞巧習俗包括迎仙、擺七娘、拜七娘、送七娘等一系列古禮,其中“迎仙”是第一個乞巧祭拜儀式,隨著歷史變遷,移風易俗,“迎仙”逐漸消失在民間乞巧習俗之中。天河珠村,作為“中國乞巧文化之鄉”,今年在元德陳公祠首度完整恢復了這一古禮,這也是2018·廣州乞巧文化節的亮點之一。
巧姐玉女齊迎仙,恭請七娘下凡間
儀式開始時,主禮人陳姨率先行三跪九叩禮請七娘下凡。繼而陳姨喚其他巧姐上前焚香頂禮,以示恭請之意。最后八名面容姣好的玉女站成兩排,手捧“十寶”和七娘盤,作為給七娘的禮物交給巧姐焚化。隨著焚化的火光和煙灰向空中高飛,巧姐向七娘傳達心中所愿,“迎仙”正式宣告禮成。整個“迎仙”儀式虔誠而肅穆。
“迎仙”古禮有其特定內涵。請七娘下凡,一是檢驗巧姐的手工,二是向七娘祈求慧心巧手。舊時未婚少女“迎仙”則是為了祈求七娘賜予巧手和美貌,令其尋得如意郎君,故有詩云:“儂家七夕慣迎神,一任檀郎看獨鎮?!币虼似蚯晒澮卜Q“女兒節”,是女兒們的節日,并不同于現在普遍認為的“中國情人節”。
供案臺上花樣多,背后寓意各不同
陳公祠歷年來都是農歷七月初一開供,以迎接七娘下凡。開供就是巧姐供奉給七娘禮物和食物,每一件貢品都有其特殊的寓意。其中齋塔肯定是要有的,因為吃齋表示誠心誠意。一般有五個齋塔,分別由冬菇、云耳、金針、支竹、粉絲組成。金針和粉絲代表織女手中的針線,寓意穿針引線,心靈手巧;“支竹”也就是腐竹,寓意知足常樂。
“但是我們請她下來,肯定要隆重的請她吃一餐豐盛的。”巧姐君姨說道,因此除了素食之外,巧姐們也會準備燒肉,表示“紅皮赤壯”、身體健康。此外蘋果、柚子、楊桃等水果也各有說法。
“迎仙”的供案上有三樣物品是必不可少的,分別是珠村牌坊、七娘盤和葡萄藤。牌坊是一臺供案的標志和門面,當仁不讓地站在最前頭;七娘盤則高高掛在整臺供案的后上方,是送給七娘的禮物,也是所有物品最神圣的部分;葡萄架則是傳說織女和牛郎談情的地方。
供案上的手工作品材料主要以糧食為主,比如用谷做的谷花,用米做的米花,即使是冬瓜、南瓜里面的瓜籽,手巧的巧姐們都可以拿來做花,“這些普普通通的農作物,我們都能夠做出花樣,做出新意,這就是仙女賜給我們的巧手。”
移風易俗,舊俗新禮
據《廣州歲時記》關于乞巧節的記載,“初六夜初更時,焚香燃燭,向空禮扣,曰迎仙?!彪S著時間流逝,移風易俗,“迎仙”古禮逐漸簡化甚至消失,珠村里只有元德陳公祠的巧姐們將其完整地保留下來。
據巧姐君姨介紹,陳公祠的“迎仙”一般在農歷七月初一上午9點-12點之間進行,因此不同于其他祠堂,陳公祠的巧姐們早早就要為初一的開供做足準備。最開始“迎仙”儀式在初六凌晨舉行,參與者也多為未婚少女。而陳家祠選擇在初一就開始“迎仙”也有她們自己的用意,“初一、十五都是傳統意義上的吉日,我們這幫巧姐都覺得初一這天請七娘下凡再合適不過。”
今年巧姐和玉女齊來參與“迎仙”,也有其用意所在。據君姨介紹,前些年的“迎仙”并沒有玉女,今年專門增加進來,是希望老一輩帶動年輕的一輩,帶著她們熟悉乞巧手工和乞巧文化,畢竟最正統的“迎仙”是少女才能舉行的儀式。“以前大人們做乞巧時不會教我們,巴不得我們不要來搗亂,所以我們都躲在桌臺下面偷偷地看?!碑敃r君姨年僅六、七歲,至今仍記得那個情景,“現在有條件,也有機會,就希望她們能跟著我們學做乞巧,讓乞巧傳承下去,不至于后繼無人?!?br>據悉,第十四屆“廣州乞巧文化節”將于8月13日盛大開幕。
2018·廣州乞巧文化節全攻略:
2018年8月13日-8月18日(共6天)
農歷七月初三至七月初八
01、廣州乞巧文化節開幕式及文化惠民演出
開幕式時間:8月13日
開幕式地點:廣東省演藝中心大劇院
惠民演出時間:8月13日
惠民演出地點:天河珠村七夕廣場
02 、傳統七夕民俗活動
時間:8月14日-8月18日
地點:明德堂、珠村各七娘點、授權餐飲機構
03 、賽巧會
作品展出時間:8月14日-8月18日
地點:正佳廣場廣正街
04 、廣州塔“七夕”大型女子成年及笄禮
時間:8月17日
地點:廣州塔
05 、趕巧集
時間:8月14日-8月17日
地點:廣州塔
06 、“天河故事——我的父親母親”照片征集及乞巧文化攝影展
時間:8月14日-8月18日
地點:廣東省演藝中心、天河區珠村、廣州塔
07、“邂逅紅船,相約天河”——七夕星匯夜青年聯誼會
時間:8月18日
地點:海心沙紅船碼頭、珠江紅船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秦松 通訊員楊靜
圖/廣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
19日夜間開始將有陰雨天氣 局部地區有大雨
領獎后,他捐出了一半獎金
關愛留守兒童 護航寒假安全
九江市開展“珍愛生命拒絕毒蘑菇”百日宣傳大行動
南安樂峰孔泉書院復建明代古書院 打造文化主題園
巧姐玉女齊來“迎仙”
致廣大市民的一封信
中央財政支持三大糧食作物制種產業發展
2016年“三公經費”決算
龍湖區部署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行動
小車開進稻田消防官兵背出被困者
明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強化日常監管打擊欺行霸市
市質監局“計量惠民進社區”活動啟動儀式在興盛社區舉行
本周武漢兩頭晴中間雨 周二最暖 周五最冷
合肥摧毀跨省“呼死你”黑色產業鏈
喝酒喝到忘了家 醉漢報警求幫助
【黨報評論】奮力開創全面從嚴治黨新局面
椒江城區道路停車差別化收費管理政策解讀
夾江開展“4·25預防接種宣傳日”活動
隨縣公安局重拳整治貨車超載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