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培育社會力量加入養老服務
推進醫養深度結合等,更好地滿足老年人不斷變化的需求
每個人都有年老體弱的一天,未來的養老要咋辦?在養老服務這個問題上,定海的其中一個做法是,引入社會組織、企業等參與到養老服務體系中。近日,記者走訪了廣華頤養院等社會養老服務機構,了解這種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
醫養結合多了一份保障
現年82歲的定海居民朱老太,6年多前老伴去世,她一年里瘦了8公斤。子女擔心她整日沉浸在傷心和孤獨中,就把她送到了廣華頤養院,至今已住了5年。
昨天下午,記者在廣華頤養院一樓電梯口遇到她時,老人樂呵呵的,手里捧著剛曬好的衣服。記者提出跟隨她去寢室看看。電梯坐到三樓,出來就是一個大廳。“我們每一層都有兩個大廳,一個廳做早操、搞活動,還有一個廳打麻將、讀書讀報。”朱老太說。
走進房間,桌上擺著一只放大鏡和一疊舟山晚報。“報紙每天會送來。每天早上9點半,食堂菜單也會送來,我們點好今天想吃的菜,飯點到了飯菜就會送到寢室。”朱老太說。
與一些養老院不同的是,廣華頤養院醫養結合的照料模式,對老人來說,多了一份保障。平時,醫護人員每周兩次,為頤養院老人進行醫療查房。今年3月一天晚飯后,85歲的王老伯突發胸悶氣急,嘴唇黑紫,被送入廣華醫院老年急救科緊急搶救,2個小時后等王老伯的子女趕到,老人已經脫離了危險。
“從頤養院到急診科,只需要3分鐘,給需要急救的患者爭取了搶救時間。”廣華頤養院負責人樂凱艷介紹,這些年成功獲得搶救的除了常規的老年多發病,也不乏腦卒中、心梗等危及生命的重癥。這種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受到了老人們的追捧,“每天都有人來電,現在一床難求。”
政府購買服務送居家老人
我省提出的“9643”養老服務格局,其中一項內容是未來96%老年人居家養老,4%機構養老。居家養老是未來主要的養老方式,定海老來福居家服務照料中心就是一家以居家老人為服務對象的養老服務機構。
“老來福”負責人王萬軍介紹,該中心是一家民辦非企業單位,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老來福”作為第三方負責運營,按服務種類,提供無償或者低償的服務。“2009年‘老來福’開辦時,我們主營家政服務,在此過程中,發現老人最需要的是配送餐、陪聊、代購、就醫陪護等,我們也因此轉型。”
除了這些日常服務,“老來福”還組織各種適合老年人的培訓活動、娛樂活動,豐富老人的精神生活;與市內公益組織聯動,開展便民活動,給老人送去精神陪伴。
目前,“老來福”在定海和臨城一共有6個服務網點。
此外,廣濟養老服務中心也是一家民辦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目前定海剛建成的全市首個居家養老服務綜合中心,下月即將運行,已于廣濟養老服務中心達成協議,由其負責運營管理,并設置醫務室,創新實施“智慧養老”老年人定位、呼叫、急救新系統的開發工作。
支持孵化社會養老服務組織
不管是廣華頤養院,還是老來福居家服務照料中心、廣濟養老服務中心,都是定海區引入社會力量、培育社會養老服務機構中的案例。
記者從定海區民政局了解到,目前定海建有養老服務機構20家,其中公辦養老機構16家,民辦2家,公建民營1家,宗教辦1家。公建民營養老模式是一種新探索。定海首家公建民營養老機構——定海第五福利院,去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總投資6500萬元,設置床位377張,由廣華醫院負責運營管理。
此外,定海有星級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53家,其中三星級38家,四星級5家。
下一步,定海將繼續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事業的積極性,比如促進廣華醫院、顧氏骨傷醫院等醫療企業參與到全區養老機構、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的建設和運營,依托其醫療、護理條件和資源,推進醫養深度結合等,并繼續支持孵化社會養老服務專業組織,憑借其專業化優勢,更好地滿足老年人不斷變化的養老服務需求。
全市基層黨建工作推進會議召開
CCTV-7《億萬農民的笑聲》2018年全國農民新春聯歡晚會走進安州工作推進會召開
省畜牧獸醫局對東港市推廣體系補助項目進行現場驗收
林寶金到荔城區調研工業項目
市五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十四次主任會議
定海培育社會力量加入養老服務 推進醫養深度結合等
保靖縣績效辦:夯實“三項教育”成效 做到“三個貴”
郵儲銀行湖州分行開展防范通訊(網絡)新型違法犯罪集中宣傳月活動
2018最美隱賢航拍攝影大賽正式啟動
送雨衣、送考生、清理垃圾……讓我們記住高考期間的感動瞬間
省人大常委會到我市檢查《廣東省自主創新促進條例》實施情況
虹口區曲陽路街道舉辦預警網絡專題培訓會
我市嚴防嚴管嚴控食品藥品安全風險
“安徽股改第一村”花園村:豐收節里喜分紅
在新思想指引下勇攀文藝高峰
中央蘇區縣梅江區:英魂長不滅 愛國志永存
初心在身邊 黨旗更鮮艷
各縣(市)區及產業工會助583名貧困學子圓夢
碑林區區長盧光文會見WEWORK中國區總經理艾鐵成一行
抗擊“艾云尼”:風雨中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