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間,江蘇有多少個與改革有關的故事?有多少人因為改革改變了命運?有多少問題因為改革得到了解決?這些發生在40年間的事,已經成為如煙往事,漸漸地步入到歷史老人的口袋中,我們多么希望時間慢一點,讓我們能夠以慢節奏再次打量那一場被譽為改變中國命運的偉大改革。7月10日,以“新時代新江蘇——e評40年”為主題的網絡評論盛宴正式啟動,一個個故事,一楨楨畫面,一個個聲音,將帶我們重溫改革這個有筋骨、有溫度、有內涵的詞。
一個浩瀚無垠的夜空,不能沒有一顆顆星辰的點綴;一部走過40年的恢弘改革史,不能沒有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而這些曾經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如今回想起來,仍舊是動人心魄。江蘇作為中國最發達的省份,一個因改革而興,因改革而榮,因改革而美的地方,改革在這里,已經成為一種精神,化為了一股血液,融入到了江蘇人的血脈里。
如果以時間為軸,標注江蘇改革發展的印記,我們會清晰地看到,1979年,一聲春雷,蘇南鄉鎮企業異軍突起;1981年,包產到戶,泗洪縣墊湖村成為“江蘇農村改革第一村”;1987年,江蘇企業第一次到海外辦廠;1989年,江蘇首開大學生“供需見面會”,畢業生分配從計劃走向市場;1995年,“團結拼搏、負重前行、自加壓力、敢于爭先”的張家港精神傳遍神州……第一個,第一次,首開,等等這些關鍵詞,串聯起了敢打敢拼敢闖的江蘇人走過的歷史的足跡。重新打量這些足跡,讓我們在新時代的改革新征程上,會不忘改革初心,繼續闊步前進。
e言e語,一言一語,話短情長,辭淺意深。如果讓我們用e言e語來概括江蘇40年走過的歷程,只用一個網絡流行語,來凝練走過了40年的恢弘改革,你會用哪個?是洪荒之力,還是“厲害了,我的蘇”,是“蠻拼的”,還是“給力”?40年的改革,給你生活帶來是什么樣的變化,無論是轟轟烈烈,還是靜水流深,40年的堅持與澆灌,已經在我們的心底成長了一朵美麗的改革之花。
古人常說,積水成淵,積沙成塔,告訴我們不要忽視每一份力量。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節點上,每一個回眸改革的笑臉,都是一份推動改革的力量,每一個關于改革的故事,都是一次重整行裝的梳理,40年的改革,必將積淀出一種力量,而這種力量,就在每一個關心改革、關注改革的人手中。(李瑞強)
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 帶領貧困戶致富可享扶貧貼息貸款
設備一批更正/變更公告
虢正貴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宏灝洽談
唐山漢沽管理區電力系統將安全送到家
諸城市安監局嚴把“四關”,強化煙花爆竹安全監管
E言e語訴說“改革好聲音”
在三明,工作餐明明可以吃的很講究!何必無所謂!不服來看!
婦聯提升基層婦女維權能力
企業科技管理人員忙“充電”
全國首檔人文微紀錄片登陸黃金檔 沿著溈水來感受寧鄉的夏天
我市醫療保險兜住民生底線
市人大赴揚中調研重要建議辦理情況
關于舉辦第二屆“贏在池州”創業大賽的公告
牢記入門時師父教誨 他40多年用心做好每一把木海馬
衢州少年們的快樂瞬間
2018"麗馬"升級中田協A1類賽事
永春縣公安局森林分局強化措施加強法制建設
新媒體助力氣象防災減災工作
邵陽縣畜牧水產局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活動
沙扣年:扎根農村 書寫樸實基層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