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聞網訊:人永遠跑不過時間,但可以在我們擁有的時間里盡己所能,拼命加速。六年來,天津市環湖醫院神經內科第三黨支部書記、神經內科四病區主任張佩蘭就帶領著醫護人員與時間賽跑,爭分奪秒為患者實施溶栓治療。
150米,是環湖醫院神經內科到急診部的距離。路雖不長,卻是腦卒中患者搶救的生命線。沖刺、奔跑,人永遠跑不過時間,但這150米,神經內科主任張佩蘭用盡了全力。
腦卒中發作后的6小時之內,是溶栓的黃金時間,先治療,后交費,患者轉入神經內科急救病房,一路綠燈。家屬哭紅的雙眼,印證了患者危急的病情,患者腦部大面積梗死,如不及時搶救,輕則癱瘓,重則隨時有生命危險。溶栓,是挽救病人的唯一選擇。
在中國,腦卒中的發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正成為國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靜脈溶栓技術是目前國際上公認治療腦卒中最為有效的辦法,但稍不注意,病人就會有大出血的危險。
張佩蘭:因為這個呢溶栓24小時血液不容易凝固,它容易大出血。它這個出血它跟一般不一樣,它這個影響凝血系統,所以它可以造成你比如說胃出血尿血拉血消道出血嚴重的時候腦出血,這都要命的。
如果不溶栓,患者就沒有希望完全治愈,必定會留下殘疾。今年52歲的張佩蘭是評估溶栓風險后的決策者,平均每天都要處置近10例腦卒中患者,治療如同火箭發射,一旦啟動,便很難挽回。掌握著靜脈溶栓的啟動開關,張佩蘭的第一反應總是按下。
張佩蘭:本身這個病是一個致殘率很高的很兇險的病,這個治療呢又是冒風險的操作。我從來沒想到是自己會擔多大的風險,我真的是沒想到那樣,我想的就是說這個病人來說,這種治療是獲益,只要是獲益大于風險我就做。嗯因為這是一條生命。
2006年,從美國田納西大學學成歸來的張佩蘭,作為特殊人才被引進到天津市環湖醫院,那時中國靜脈溶栓領域還是一張白紙,攻讀帕金森專科的她,毅然轉行投身這一領域。
張佩蘭:家里人說說你要是做這個萬一要有一例出了風險或者出了糾紛,你前期這么多年的努力就白白搭了。不建議我做這種兇險的工作,說你還是做帕金森嗯做做科研課題,原來做老鼠你也帶學生,啊同時也也帶學生,然后做點基因,呢做點蛋白,啊這樣穩妥。但是我覺得一個是這個病特別多,現在呢你看嗯腦缺血這個腦卒中里頭缺血性的占80%,就腦梗死占80%,而且致殘率又這么高,發病率有這么高,你比如說在美國它正規的卒中中心一發病得到溶栓治療的就急性腦梗死啊他達到百分最高達到60%,人都做過溶栓都都做了。我們國家連1%到2%都達不到,我有能力做,而且呢別人不敢做,而且確實在國際上嗯有效的治療。。
2012年,經過六年的準備,張佩蘭在院里的支持下,在全國率先推行靜脈溶栓技術。由于每一位患者由于體征不同都屬于獨立案例,治療方案無發借鑒,唯有從零開始不斷摸索,張佩蘭放棄了一切休息時間,撲在了患者身上。
張佩蘭:您想我幾乎這六年了,我沒有休一個禮拜六日,我隨時隨刻都有人給我打電話。洗著澡跑出來,接電話,手機掉地上了,然后我就在接手機時候吧坐那了,我就為骨就骨折了。我一天都沒休息,那在最初的時候那個尾骨骨折,我這樣坐不下,我都得站著盯門診,我得站一會兒做兩下,再一會做兩下就酸疼了,我一天都沒休息。
每天14個小時超時工作,張佩蘭一直堅持到了今天,6年來,救治的患者從1000例、2000例到今天的接近8000例。中間,張佩蘭帶領團隊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溶栓藥搭配抗栓藥一起使用,更是以其風險性、治愈性開創了靜脈溶栓治療的先河。
張佩蘭:現在可以90%以上的病人不留后遺癥完全好,而且是出血的發生率,癥狀性出血發生率夠不上1%。全世界單中心可以說是第一了。
患者:溶栓這東西,真的是第二次生命。哎呀,太好了!害怕怎么不害怕,癱瘓,只能說癱瘓,60歲不到,挺感激他們的,說實話,好人啊。自己感覺可能是栓塞的時候已經就絕望了,確實是絕望了,到這以后綠色通道直接上來溶栓,溶完栓,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見效果。
張佩蘭:其實你要說我走到今天,我最應該感謝的是誰?我還是那句話,就是最應感謝的是我的病人。因為他把生命交給你,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有都都是一次。如果他把冰它自己的生命交給你,讓你去給他處理,那是多大的信任。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患者始終是張佩蘭的中心,視患者為家人。6年過去了,神經內科的走廊里掛滿的錦旗,疊了一層又一層,正是這份初心的寫照。
同事李晨華:有一個印象特別深刻的,病人也是吐了好多,包括血,你也知道血咱是,那種不安全的 你不知道病人有什么病啊,包括肝炎,艾滋病這些傳染的病 因為都是急診的病人,我們不知道他之前有什么病史,包括嘔吐的血,還有嘔吐物,主任都是親自去擦,擦完以后 她拿這個東西,想把它扔掉就是還得守著病人,想把這個東西傳遞給家屬,那意思讓家屬仍一下,家屬都不樂意摸。家屬說你都沾手了,你就自己扔吧,我們主任自己去把東西扔掉,然后再回來護理病人。
奔跑,還在繼續,奮進的路上,無數偏癱失語的患者正得以挽救,無數瀕臨破碎家庭正得以重生。
張佩蘭:其實我的工作很單調,你看我每天不到七點就到病房,我每天走的時候可以這樣說,我們一個醫院呆著的所有的同事我一年都不會見他一兩面。但是通過靜脈溶栓,我找到了支持我活下去的力量,就是你有益于人,你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你是一個能夠受到別人尊重的人。(津云新聞編輯李彤)
高校招生章程看不出重點?專家為你解讀關鍵詞
陜西省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局長黃思光一行到照金紀念館參觀調研
楓坪鎮舉辦“美麗鄉村 無毒校園”文藝匯演
華安:國家安全日暨打擊制假售假宣傳活動富有成效
春之聲
張佩蘭:生命相托 唯有全力以赴
萬福鎮積極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工作
市列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09億元
周江勇在參加政協聯組討論時寄語:共推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發展走在前作示范
石各莊鎮開展環境衛生整治黨員志愿服務活動
張家勝會見菲律賓眾議院界別黨議員團一行 搭建友誼橋梁 實現更好發展
市食藥監管局去年查處違法案件1962件
市城市管理局組織開展城市燃氣應急搶險救援演練
市交通委執法總隊組織開展“迎進博、拔釘子”專項整治行動
90后六安音樂人: 讓鋼琴學習更簡單有趣
虞城縣國家安全教育進學校進課堂
桂陽縣委巡視整改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精簡15條事項 醫保讓群眾少跑腿
綠化景觀淪為犬類“公廁”
全市2017年度新錄用公務員初任培訓班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