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月餅受歡迎
市民在挑選節日商品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中秋季,團圓時。賞圓月、品月餅、吃團圓飯,一輪圓月之下,是萬家團圓的和樂融融,是慶祝豐收的喜悅歡騰。
甜咸相宜的月餅、鮮香水靈的果蔬、醇香四溢的美酒、熱氣騰騰的菜肴,讓我們的唇齒享受到酣暢的饕餮快意;甜甜的笑容、暖心的問候、敞開心扉的徹談,讓濃得化不開的鄉愁得到妥帖的告慰。
中秋佳節,讓我們一起于燈火通明處品美食、于共嬋娟時賞明月、于豐收季里話來年。
節日市場平穩紅火
月餅
品種繁多 價親民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帶動我市月餅銷售市場逐漸升溫。連日來,記者在市城區部分商場、超市發現,今年的月餅種類繁多、價格親民,深受市民喜愛。
在龍湖大街的山姆士超市,記者看到,月餅被擺在入口處最醒目的位置,粗略統計了一下共有10多個品牌的月餅。其中100元以下的月餅占70%以上,200元至300元以上的只是少數。據月餅銷售人員介紹,很多市民會選購散裝月餅,88元的禮盒月餅銷量最好,平均每天銷售100盒至150盒左右,200元至300元的禮盒月餅銷售冷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市民采購月餅時,如果是自己食用,一般會選購散裝月餅。如果走親訪友或者送客戶,會選擇上百元左右的。散裝月餅價格比較實惠,老百姓都能夠接受,禮盒價格也比較親民,有低檔、中檔、高檔,能全面滿足走親訪友的需求。除了價格可供不同需求的市民選購,在月餅口味上,五仁、酥皮、豆沙等傳統月餅口味仍然占銷售主流。在月餅禮盒專區,記者看到,雖然不乏新奇口味和高“顏值”的月餅涌入市場,但低價位、傳統口味的禮盒月餅依然占據主導地位,成為市民采購的主流。
安全
全力保障 促和諧
中秋、國慶將至,為規范食品藥品市場秩序,保障節日期間全市人民飲食用藥安全,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不發生重大食品藥品安全輿情事件三個底線,市食藥監局進行了提前部署。
節前,市食藥監局發布了開學季飲食安全消費提示、月餅消費提示等,進行了安全知識普及,重點就“兩節”監管工作進行了部署。目前,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圍繞重點品種、重點區域、重點單位加大了日常監督檢查和專項抽檢力度,以期加強風險排查和隱患治理。嚴查違規生產經營問題,深入開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強化藥械市場安全監管,對各類藥品生產經營企業開展針對性巡查,加強對網絡銷售藥品行為的監控監管。圍繞重點區域、重點單位,深入開展藥品質量安全集中整治。
節日期間,市食藥監局將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對問題產品及時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對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機關查處。充分發揮“12331”作用,對投訴舉報事項及時受理、核查、回復。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適時發布消費警示。
此外,全系統加強了應急管理工作。值班期間堅持領導帶班和值班人員24小時雙人在崗值班制度,領導干部和關鍵崗位人員要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
旅游
周邊短途 受熱捧
中秋佳節將至,不少市民選擇周邊短途游,不僅可以滿足一家人團聚的要求,還可到周邊景區賞景賞月,可謂一舉兩得。
9月17日上午,記者在市城區新建路一家旅行社看到,前來咨詢旅游線路的市民絡繹不絕。據該旅行社負責人介紹,隨著中秋假期的臨近,前來咨詢、報名的市民越來越多。從旅游目的地來看,大同、陽泉、臨汾等省內短途游線路頗受歡迎。記者了解到,報名者大多是“家庭團”,他們認為,一家人以旅游的方式過中秋很有意義。“以前過中秋節,我們都是全家吃頓團圓飯就算了。今年我想把父母帶上,全家出去旅游。”家住銀城小區的李文華告訴記者。
隨后,記者陸續走訪了多家旅行社。市城區迎賓街一家旅行社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目前,他們一共接到60多個中秋出游訂單,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周邊短途游。該負責人提醒廣大市民,在省內很多景點,老人和學生憑有效證件可享受打折優惠,因此,出游前要帶好相關的證件。
另外,還有許多人選擇中秋節自駕游到鄉村采摘,不僅可以品嘗到農家風味,還可以領略到鄉村美景。
電商
月餅螃蟹 漫天飛
中秋節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對于什么節都不會錯過的網商來說,中秋節緊挨著國慶節,是促銷的大好時機。記者打開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首頁,發現無一例外都打著中秋節大促的招牌。整點秒殺、折上折、滿減……促銷方式五花八門。網絡直播、在線答題贏獎、游戲奪寶等更是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從本月初開始,各大電商就積極備戰中秋節,“半價”、“秒殺”、“免單”等廣告詞刺激著消費者的購買欲。
訂制月餅、大閘蟹成了市民中秋節網購的熱門,也是各大電商著力促銷的商品。市民田苗告訴記者,北方人過中秋節的飲食習俗主要是吃月餅,而南方人有中秋節吃螃蟹的習俗。對于北方人來說,以往想吃到新鮮的海鮮不是件容易事。不過,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中秋節吃上新鮮的螃蟹已不是什么難事。更令他高興的是,中秋節前,正是南方螃蟹上市的好時節,各電商紛紛推出了螃蟹的促銷政策,什么滿699減300,滿888減400,幾乎是打對折,十分誘人,提前預訂還能再享受優惠。他早早就訂好了螃蟹,打算和家人在中秋節分享。
不過,工商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節日期間不要盲目消費,尤其是食品類的網購,一旦遭遇食品安全問題或質量問題,一定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節日氛圍喜樂祥和
闔家 團聚
月圓人圓 家團圓
“母親喜歡吃板栗月餅,爺爺喜歡吃五仁月餅,我準備再買些蓮蓉味的月餅。”9月19日,記者在市城區安寧街一家超市遇到了正在挑選月餅的鹿春燕。她說,今年在外地的親人們要回家團聚,需要提前準備一些過節的物品。
今年28歲的鹿春燕依稀記得小時候回老家過中秋節的情景:那個時候,在市區的親人和上學的弟弟妹妹一起回老家陪年邁的爺爺奶奶過中秋節。老人家知道他們要回來,提前一天就買好了菜。
“我們家過節聚餐得3桌,男士一桌,女士一桌,孩子們一桌。伯伯叔叔也是好久不見面了,給爺爺講講外面的新鮮事,喝幾杯小酒。大娘、嬸嬸講孩子們工作的事兒,而我們就光顧著搶吃搶喝。”鹿春燕告訴記者,小孩子過中秋節最大的期盼就是能吃到月餅。吃完飯后,長輩們將家里的小桌搬到院里,擺上月餅、水果、花生。然后大家開始祭拜月亮。祭拜完以后,一家人就圍著桌子而坐,吃月餅、賞月、閑聊……后來,大家陸續搬進了城市,相聚的日子就少了,節日的概念也越來越淡。現在回想起小時候過中秋節,雖然當時家里很窮,但節日的氛圍很濃。
“今年,大家都約好了一起回榆次老家過中秋,讓年邁的爺爺感受團圓的幸福。”鹿春燕介紹說,自己也是專程請假從南方回來的,為的就是團圓,讓老人嘴角揚笑。
自制 月餅
安全健康個性化
相對市場上包裝精致、花樣繁多的月餅,傳統手工自制月餅更受消費者的喜愛。中秋將至,微信朋友圈成為diy月餅的展示圈,烘焙愛好者大方曬出自己烤制月餅的全過程,健康、安全、無添加劑等成為這些diy自制月餅的主要標簽,主要消費人群為年輕女性。
在市城區新建路一家烘焙坊,記者看到正在制作月餅的市民劉佳時,她正將豆沙餡包進面粉皮中。她向記者坦言,過來制作月餅主要是為了體驗diy的樂趣,從前吃的月餅都是從市場上購買的,但卻不知道月餅是如何制作的,現在自己制作也是別有一番樂趣?,F場,還有部分家長帶著孩子體驗diy自制月餅。據烘焙坊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兩天的顧客格外多,都是來預約時間做月餅的。現在diy月餅已經不再是少數人口中的稀奇事,很多人已經習慣了中秋節自己動手做月餅,既好吃還更能表達心意。
有的市民還買來制作面皮、餡料的原料以及制作月餅的模具,自己在家動手制作月餅。吳曉慧從前年開始就自己制作月餅,她偏愛口味清淡、甜度較低的月餅,自己制作可以滿足她的個性化要求。她說,自從學會制作月餅以后,不光中秋節做,平時想吃了也會做一點,平??梢苑窒斫o親人和朋友,中秋節走親訪友時帶上一份,真是一份心意滿滿帶著溫度的禮物。
賞月 拜月
沿襲風俗 承文化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中秋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詩意的節日。每年中秋的夜晚,拜月、賞月活動是我市最主要的中秋節民俗。”家住平遙縣的范曉梅告訴記者,賞月是有講究的,中秋節時要在院子里擺上方桌,桌子上擺放上月餅、瓜果梨桃等水果,用以拜祭月亮。
中秋節,最重要的一項風俗就是吃月餅。“中秋主要體現的是全家團圓,所以一家人都會聚在一起。平遙的月餅比較大,餡料主要有紅糖、芝麻、花生、瓜子等,皮較薄,吃在嘴里甜甜脆脆的。很多家庭在中秋節當天晚上會做一個大‘團圓’,‘團圓月餅’大多糖少而大,制成后會在中間點綴幾片香菜葉供全家分食,象征闔家團圓。”范曉梅告訴記者,拜月、賞月活動是平遙的一項民俗。每當夜幕降臨,人們就會面向月亮進行供祭并叩拜,之后大家會將“團圓月餅”按家庭成員數切成均等的小塊兒,分而食之。針對未能回家過節的,家人則要把屬于他的一份月餅保管起來。此外,家長還會特意為年幼的孩子做“寶葫蘆”、“月牙兒”月餅,以護佑他們健康成長。
范曉梅告訴記者,拜月結束后,全家人會圍坐一起,共享拜月美食,同賞明月。小時候由于物質匱乏,每年八月十五,爸爸媽媽打的月餅、各種香甜的水果就成為那時不可多得的美味,賞月、拜月的情景也成為自己最美好的記憶。
記者手記
讓中秋回歸“家味道”
□張莉芬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中秋佳節,闔家上下歡聚一堂,賞明月、吃月餅、話家常,共享其樂融融的親情。對中華民族而言,中秋節是重要的傳統節日,雖然時代在變遷,生活節奏在加快,但人們對團圓、幸福的美好期盼從未改變。
在工作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增大的今天,也有不少人感慨,在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下,中秋節正在漸失其文化底蘊,親情受到冷落,中秋節越來越沒有“味道”。
什么才是中秋節應有的“味道”?無非一個“圓”字,花好月圓人團圓。因此,中秋圓月被人們賦予團圓的象征意義,月圓之時希望全家團圓,這也反映出中華民族古往今來對家庭倫理觀念的重視。重人倫、重親情,中秋節濃縮的是中華民族積淀幾千年的“家文化”,大家期盼更多的是闔家和樂的“家味道”。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中秋節而言,團聚才是其亙古不變的主題,最應該聚的是“人”,最應該圓的是“情”。
在這個團圓的節日里,哪怕工作再忙,也要趕回家和家人團聚,包餃子、吃月餅,一家人其樂融融;騰出時間多陪陪家人、朋友,為他們烹制可口的菜肴,也可結伴而行,去郊外共賞明月、去田野看一看豐收的美景……即使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不能回家,也要以自己的方式為家人送去祝福,打個電話、發條微信,哪怕遠在天涯,心也如近在咫尺。
讓中秋節成為紐帶,連接起遠方和家鄉、連接起親人和游子、連接起親情和友情,也連接起一個民族亙古不息對于團圓的期盼,對于民族團結、國家穩定、社會和諧的祝愿。
這個中秋節,讓我們盡情沉醉于“家味道”,以安暖慰鄉愁、以和樂予親情。
本版策劃 鞏海江 路麗華
本版統籌 張莉芬
本版撰稿 張莉芬 閆曉媛 張穎 馬永紅
張凱鵬 武玲芳 孔令宇 韓文媚(實習生)
本版攝影 程婧
大足:開創基層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新局面
道縣全面開展無證無照餐飲經營專項治理工作
副省長霍金花到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洛陽片區調研
中科院專家“把脈”玉環甲殼素產業
金壇東城街道:職工線上提要求 工會線下馬上辦
皓月當空萬家團圓 盛世如歌千里嬋娟
雄鷹振翅入云端——國家科技進步獎花落多氟多背后的故事
前4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財政總收入530.4億元 增長13.7%
葛建榮深入鳳凰湖社區督查調研文明城市創建
到了青山村 才知這片青山綠水、紅瓦石墻有多么撩人
孟廟鎮三措并舉抓好平安建設
成都首個“環境資源審判庭”正式辦公運行
“道明”美學 看一個村莊如何被編成藝術品
騎電動車肇事逃逸 民警11個晝夜破獲案件
速看!撫州城鄉居民社保調整繳費檔次!還有這些人,政府給補貼
叢臺區人社局舉辦創業“小集市”活動
蔣王構建“微組織” 農民安置區唱響治理“好聲音”
武陵源區社會組織黨工委開展基層黨建檢查工作
逛街掃貨 民俗體驗 自駕出游
寶山區稅務局為創業者量身打造稅法服務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