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從“至少跑三次”到“只跑一次”,明年有望實現“零跑腿”
潘先生展示他用手機“掌上辦”公證在線平臺,準備辦理無犯罪記錄公證業務。
帶著身份證、戶口本和駕照,市民全先生在禪城行政服務中心禪城公證處窗口辦理了駕駛證公證,前后僅40多分鐘就拿到了公證書。昨日(12日)上午,他成為禪城公證處“上鏈”后首個體驗“一小時出證”業務的市民。“朋友以前同樣辦這個公證跑了3趟,相比而言,現在太方便了。”
今年8月,禪城公證處業務正式納入禪城區塊鏈“智信城市”計劃。昨日,禪城公證處舉辦“上鏈”儀式,市民辦理出生醫學證明、學歷、學位、無犯罪記錄等20項公證業務,只需要在手機上點一點就可出證。委托購買房屋等13個事項可實現當場辦理“一小時出證”。根據預測,該舉措幫助市民和公證員每年均可少跑腿達5萬次以上。
當下,從國家到地方,如何運用大數據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已經成為一大課題。禪城不久前在政務范圍推出零跑腿app后,此舉措是在國家司法證明機構加快公證辦事效率的又一創新探索。
手機點一點20項公證網上辦
昨日,在禪城行政服務中心,市民潘先生通過微信公眾號登錄禪城公證處的微信,并代姐姐潘靜雯上傳了身份證、無犯罪記錄證明等,前后不過幾分鐘,系統顯示無犯罪記錄公證申請已經成功。待后臺工作人員核對審批之后,結果就可發送到手機。屆時,他只要到行政服務中心大廳拿公證書就可以了。“網上申請上傳材料我其實可以在家里做,到時來拿結果,前后只需要跑一次。”
這大大方便了市民。以往市民辦理公證業務,必須先跑一趟禪城公證處,咨詢辦理流程和申請辦理相關事項,再親自到各部門申請開證明,然后到公證處找公證員辦理公證業務,審批出證后市民才能去領證……在各個流程都順暢一次辦妥的前提下,至少要跑三趟。整個流程下來,市民既感奔波,又充滿無奈。
禪城公證處為攻破群眾“辦證難”“多跑腿”“耗時長”的難題,經過多次溝通和協調,昨日上午,舉行了“智信禪城——中國首家公證區塊鏈創新應用啟動儀式”,推出首批20個網上申辦公證業務和13項“一小時出證”業務。
禪城區公證處主任毛友君介紹,今后,市民可通過多種途徑(包括不限于公證微信、門戶網站、imi認證后),包括出生醫學證明、學歷、學位、無犯罪記錄、駕駛證、在讀證明、學歷證、未婚、結婚證等20個公證業務事項均可通過一部手機,連接上公證部門,輕松完成受理。國家規定受理期限為15個工作日,禪城公證處閑時7日可出證。委托房屋購買、辦理房地產權證等13項業務均可帶資料到禪城行政服務中心辦理,1小時即可完成出證。市民從原來的“至少跑三次”到如今“只跑一次”即可辦妥上述業務。
數據跑路每年少跑腿5萬次
從“至少跑三次”到“只跑一次”,這背后隱藏著什么樣的玄機?其實,這依賴于禪城“智信城市計劃”的啟動,背后是禪城“區塊鏈”技術的支撐,以及禪城公證處基于數據共享及imi身份認證作出的便民服務實踐。
禪城區數據統籌局副局長張軍介紹,自禪城一門式改革以后,行政服務中心沉淀了海量的塊狀數據,而各行政部門辦事則沉淀了條狀數據。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基礎上,數統局將條塊數據結合統籌,建立了自然人庫。在此基礎上,系統以個人身份證為索引,用1700多個標簽為市民畫像,并標注出了常用的60多個標簽,建立了個人數據空間。如今,經過整合,禪城將個人信息返還開放給自己,讓自己有權使用這些信息,從而反哺政務服務。
具體到此次禪城公證業務“上鏈”,光載無限集團區塊鏈方案中心總經理、禪城區塊鏈項目負責人夏柱海解釋,各職能部門通過數據“上鏈”,在平臺上共享共用包括公民身份信息、戶籍登記信息、駕駛證登記信息、不動產登記信息、婚姻狀況信息、公司工商登記信息、個人參保繳稅信息等多項信息數據,通過數據提取、比對,在平臺上完成數據獲取及核實。也就是說,市民辦理公證通過imi平臺認證,解決“我是我”的難題后,只要市民身份核實,辦事要提交的相關資料,個人數據庫已有的信息無須再重復提交,個人數據庫無的通過平臺比對真偽,直接出結果,省卻公證人員往返核實的時間,也同時解決了信息多頭、信息獨立封閉而導致的獲取難、核實難、效率低的問題。
“公證+區塊鏈的嘗試,讓數據跑路代替群眾和公證人員跑腿,為公證工作帶來不小的變革。”禪城區司法局副局長李卓見介紹,近幾年來,禪城公證業務以每年20%~25%的速度遞增,僅今年前10個月,就辦理各類公證案件13196件,平均到13名公證員身上,每年平均辦理了1015件,十分繁重。而在“上鏈”后,預計公證員每年可少跑腿5萬次以上。
嘗試電子公證明年有望“零跑腿”
“公證業務‘上鏈’,是禪城區‘一門式’改革的繼續深化,是以需求為導向,向科技要生產力的有力舉措。”禪城區司法局副局長林秀梅說,禪城公證處是禪城區第四個“上鏈”的單位,也是首個法律領域上的“上鏈”單位。目前禪城公證處聯手禪城區數統局,與各部門溝通協調,取得涉及公安局、民政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工商局、社保局、稅務局、各金融機構、學校、醫院等職能部門22大項數據清單的數據接口。但在區塊鏈的技術下,只有越來越多部門和單位“上鏈”,提供信息共享,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明年,我們爭取和更多的部門建立數據接口,實現更多資料后臺智能比對,進一步壓縮辦理時間周期。”
“明年我們還將進一步深化改革,實現從‘至少跑三次’到‘只跑一次’后,還要爭取實現零跑腿。”毛友君說,目前群眾還要跑一次,主要是領取紙質版的公證書,公證書是在全國和其他100多個國家都有法律效力的。明年禪城公證處將嘗試出具電子版的公證書,市民提交材料后,審批通過直接發放電子物,并留存在區塊鏈平臺上。其他部門需要核實由該處出具的公證書時,只要通過其區塊鏈接口即可調出電子版。這樣一來,連一次都不用跑了。
但她也坦陳,要實現“零跑腿”需要司法部統籌,在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內承認電子公證書的法律效力。“我們爭取明年上半年實現。”屆時,禪城公證處有望成為全國首家公證檔案電子化、數據共享區塊鏈、群眾辦證零跑腿的公證處。
鏈接
20項網上申辦公證事項
1.出生醫學證明;2.學歷、3.學位;4.無犯罪記錄;5.駕駛證;6.在讀證明;7.成績單;8.學歷證;9.未婚;10.有犯罪記錄;11.學位證;12.國籍;13.住所地;14.曾用名;15.結婚證;16.離婚證;17.已婚(初婚);18.已婚(再婚);19.喪偶(未再婚);20.離婚(未再婚)。
13項“一小時出證”公證事項
1.委托購買房屋;2.辦理房地產權證;3.補辦結婚證;4.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等證明材料的委托公證;5.放棄入戶聲明書;6.招投標授權委托書;7.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身份證明;8.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簽名(印鑒);9.同一人聲明書;10.同意轉讓商標權(專利權)聲明書;11.生存;12.國內使用的曾用名;13.國內使用的身份證。(來源:佛山日報)
謝學龍到道童村調研脫貧攻堅
深化扶貧協作合力脫貧攻堅
這個春節,陜州地坑院大賺“眼球”
奉賢南橋鎮開展2018“瑞犬旺春”迎新生肖撕紙(紙藝)大賽作品評審活動
泰安市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譚業剛接受審查調查
禪城20項公證業務手機可辦
我市前三季度出口貿易持續增長
今年城市建設錦上添花
寶清縣委副書記、縣長徐斌義調研我縣教育發展情況
河口區寄遞安全信息服務中心四項措施加強寄遞安全
情系“馬路天使”
浦東新區舉辦“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 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論壇
著力推進建成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郵政業——專訪淮北市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石峰
滿弓之勢從何來
北京2018年上半年科技創新成績單:“菜心”企業創新多 科技領銜新經濟
[武侯區]巫敏主持召開武侯區委七屆第46次常委會
“雞毛蒜皮”小事引爭執 三莊六旬老太被打傷
受臺風影響,13日至19日武漢至海南方向列車改線
鎮江計劃3年完成基層應急能力標準化建設
關愛留守兒童要著重彌補親情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