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中良、曾雙全
這片葉很輕。一般來說,一片鮮葉長不過80厘米,厚不過0.6毫米,重不過120克。烘烤后,僅有10克左右。
這片葉很重。全縣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2萬畝左右,產量6萬擔左右,年實現產值0.75億元以上,年上繳稅金1600多萬元。
從無到有、從劣到優、從小打小鬧到支柱產業,自上世紀80年代從湖南引進第一株,煙葉便在玉峽大地茁壯成長,承載起全縣農民增收致富的重任,在脫貧攻堅中熠熠生輝。
規模種植 提升產業效益
在峽江農村,有這樣一個共識:只要種好煙,就不會窮。
李俊剛是峽江縣硯溪鎮新煙農,作為貧困戶,他有著強烈的脫貧愿望。由于過去沒種過,眼看著別人種煙致富,自己卻不敢嘗試。在幫扶干部的鼓勵下,他今年大膽申請種煙。“從育苗、到栽種、到烘烤,合作社都統一安排,今年純收入估計有3.6萬元,種煙一年就可以脫貧了。”8月7日,李俊剛整理著自己家的煙葉高興地說。
峽江縣結合山區特點,按照“小集中、大串聯”串珠成鏈式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理念,不斷優化布局,提升規模化水平,提高種植效益。該縣積極引導煙農組建煙葉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煙農”的經營模式,圍繞育苗、機耕、植保、采收、烘烤、分級等環節為煙農開展專業化服務。目前,全縣已培育職業煙農1980戶,綜合性專業合作社2家。
政策保障 解除后顧之憂
“雖然冰雹砸壞了我的煙葉,但我不會虧本,我參加了煙葉種植保險,可獲保險理賠。”8月6日,戈坪鄉汀溪村貧困煙農陳春生說道。5月20日的那場冰雹,讓他家的7畝煙葉幾近絕收。在當地煙草部門的指導下,他立即翻耕搶種中稻,將損失降到了最低。
煙葉是特殊農作物,既怕旱,又怕澇,還要擔心病蟲害。為調動煙農種煙積極性,該縣按照“誰發展、誰受益,發展多、受益多”的原則制定了煙稅返還政策,在當年實現煙葉稅中提取58%返還到鄉、村用于煙葉基礎設施建設,并對種煙大戶進行獎勵。同時,該縣對簽訂了種植合同的煙農實行“三包”,即包物資供應、包技術服務、包全部收購,并與縣財政按1:1的比例共同籌措煙葉生產風險保障金,用于煙葉生產的救災補助,對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病蟲害的每畝最高補貼1000元,降低種煙風險,解除煙農后顧之憂。
多元經營 拓寬增收渠道
隨著煙葉生產計劃的不斷壓縮,如何利用有限的煙葉資源為脫貧攻堅作貢獻。峽江縣以10萬畝基本煙田、4.6萬平方米育苗棚、2667座密集烤房為基礎,以煙葉專業合作社為平臺,在深挖煙葉主業潛力的同時,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因地制宜拓寬煙農非煙增收渠道,謀劃多元化經營項目的開展。
同時,該縣緊扣煙葉生產全過程需求,開展農膜、煙稈回收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利用閑置密集烤房和育苗設施開展西瓜、雞樅菌、大豆等種植;利用基本煙田輪作期和空閑期,按照“合作社+煙農”的模式,開展糧食、蔬菜等種植。
眼下正是煙葉收購時節,峽江縣的煙農們紛紛將一年來收獲的煙葉分級扎把,打包銷售,鄉村巷道處處彌漫著濃濃的煙葉香味。
李亞蓮出席市工商聯(總商會)六屆四次執委會議并講話
無錫市氣象臺2018年5月21日17時發布的晚間天氣預報
市統計局組織部分黨員志愿者走進共建社區開展義務奉獻活動
水利建設專項督導解癥結 戍浦江河道整治工程下月復工
丹東先進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在創新中做精做強
一片“葉”的分量——峽江煙葉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嵐山“三箭齊發”提升養老水平
蘿北縣國稅局發放降稅“禮包”納稅人樂享政策紅利
全國農交所系統首個“閑置農房使用權規范流轉”項目在德陽啟動
方便到家!華潤燃氣跟隨網格員入戶保安全
本月起社保繳費基數調整
首站救護培訓聯合督導進高校, 助推“健康紹興”建設再創新篇
云巖區努力實現營商環境大優化大提升找準薄弱環節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
休閑山海天、集中吃海鮮!小編推薦3個好地方!
近54萬人次游河源,近郊踏青游火爆
清明假期河源旅游攬金超4.5億元
河口經濟開發區掀起新一輪解放思想熱潮
縣公安局派出民警進駐上坪
從嚴從快從重打擊偷采稀土礦行為
[房地局]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與中國建設銀行吉林省分行簽訂住房租賃工作戰略合作協議
馬安全參加全市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動員會
新田縣陶嶺鎮:圓滿完成“兩癌”免費篩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