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蓬
人由于境遇不同在讀書上也會有很大區別。我10歲到農村,16歲務農,整整18個年頭,直到34歲離開農村,長達24年,是人一生最適合讀書的年紀,卻偏偏要“學大寨”為生計奔波。只是從1972年給村里宣傳隊寫演出材料開始,讀書才不擔心挨整。我在農村的最后幾年是做放水員,村后一大片水田由我看管,非常熟悉這些田塊里密如蛛網的渠道,每天早上先看哪里,后看哪里,很有程序。形成了最簡潔的排列,哪一塊田費水,哪一塊比較蘊水,都了如指掌。為了防止流水雜物沖倒秧苗,我還在水口上用柳枝編攔水柵欄,很起作用。任何時代,人類再進步,也不可能達到不吃糧食的地步,勞動應該是美好的,尤其是那種能夠激發你創造欲望的勞動。我其實很懷念那些日子,因為自由。每天清晨,我早早去放水,天熱以后,我可以在柳蔭下看書。
坦誠地說,粉碎“四人幫”后,我已經意識到文學創作可以改變命運。前提是必須拿出讓大家認可的作品。“文章合為時而作”任何時代,只有真正反映社會問題與人民心聲的作品才會被認可。話劇《于無聲處》、小說《班主任》、拉開新時期文學序幕。1978年全國第一屆短篇小說評獎,賈平凹的《滿月兒》與莫伸的《窗口》榜上有名,莫伸也由鐵路裝卸工調到報社。應該承認,獲獎作品堪稱力作。比如蔣子龍寫工業的《喬廠長上任記》、高曉聲寫農村的《李順大造屋》、張賢亮寫知識分子的《靈與肉》、張弦寫愛情的《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古華寫山林生活的《爬滿青藤的木屋》、張一弓寫的《犯人李銅鐘》等,確實開各類題材風氣之先,讓人耳目一新。這些作品我曾反復閱讀,因為也想突破、也想獲獎。除了獲獎作家作品,還喜歡的是善于寫農村題材的作家,比如孫犁,周立波,柳青,艾蕪;在國外,喜歡俄國的托爾斯泰,美國的杰克·倫敦,法國的莫泊桑和左拉。尤其英國哈代的《德伯家的苔絲》和德國施托姆的《茵夢湖》,特別醉心于那種婉約的文筆和恬淡的情調。也是和我所在的陜南鄉村環境接近。
1980年前后,我創作發表了十幾篇作品,短篇小說《批判會上》被《人民文學》1979年11期刊載,被翻譯成英文。《銀秀嫂》《油菜花開的夜晚》《老楸樹下》《莊稼院軼事》等,都是發表在《人民文學》《延河》《新港》《北京文學》等重要刊物。還有發表在《人民日報》的一組散文。我在農村務農,沒有誰可以指靠,只能憑作品質量取勝。這與讀書學習密不可分,尤其是和參加陜西省作協讀書班密不可分。我能夠參加讀書班一方面是從1975年起,連續在《延河》發表短篇小說《學醫記》《妯娌之間》《獵熊記》《銀秀嫂》等作品;另一方面省作協也對我這個農村新人頗為看重,破格讓我分別在1979年和1981年參加了兩期為時三個月的讀書班,提供食宿和回村記工分的誤工補貼。對于我提高文學修養,開闊眼界起了很大作用。我當時集中閱讀的是中外短篇小說大師的作品,中國的沈從文、王汶石、艾蕪、孫犁等,外國的契訶夫、莫泊桑、梅里美和哈代,因為當時整個中國文壇都從短篇小說的崛起開始,中長篇小說的創作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的事情。當時讀書很認真,讀了還寫筆記,下面就是保留至今的幾段:
高曉聲說:“好作品應像燈油,從任何地方都能點燃,從各個方面都能給人以啟發、以耐人尋味的地方。”讀高的《李順大造屋》《陳奐生上城》委實如其所言。尤其關鍵地方,作者夾敘夾議的描述閃現出思想的光輝,大氣與深沉也就顯示出來了。
短篇小說開頭,最好先擺出一個場面,并讓主要人物在這個場景中活動起來。而“活動”又應該是插入矛盾中心的、最有性格特征和造成懸念的語言行動。以極其精煉的筆墨大跨度地勾勒情節,鋪陳場景,迅速把筆鋒轉向人物的心路歷程。把激動人心的地方放在后邊升華。
絕境最容易渲染氛圍。此篇開始就把人物置于生死存亡的環境之中,造成籠罩在心靈上的懸念。更絕的是自己已經處于絕境,又出現另外一個人物,而且這個人物剛剛才做完一件觸犯眾怒、喪心病狂的事情,救他不救?把氣氛益發推向高潮,在非常特殊的環境展現人物性格是孫少山短篇小說《八百米深處》的一大特色。
這些直接影響到我的創作。此外,我所有能夠發表、轉載、獲獎、引發關注和被評論的作品無一不是反復修改的結果。
勁松三路、內蒙古路在列 市北整修75條超期服役道路
我鎮舉辦檔案業務知識培訓
我市省政協委員分組討論省委書記婁勤儉的講話
四牌樓街道開展就業援助月專場招聘會
南陵縣扎實推進社會保險扶貧
讀書札記
紹興市司法局“四個突出”打造最佳營商法律服務環境
[中新網]安徽—澳門—葡語國家產能合作對接會在合肥舉行
2017年衡陽市直衛計系統公開招聘專業技術人員簡章
黃龍廟小學舉行小學生《守則》《規范》知識競賽
關于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南通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的決定
淮北市氣象臺2018年06月12日09時00分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信號
共建文明城·奔跑接力賽首站開跑
袁州區煙草專賣局開展市場專項整治行動
東僑分局人像卡口系統采購項目(人像識別指揮系統)招標公告
市經濟合作局被授予“2017年度環渤海區域合作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暑期支教忙
讓黨的十九大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彭山區“四舉措”推進水利民生工程
強化排頭兵意識先天下意識利長遠意識,努力開辟江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