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蠐蟆燈、吃壩壩宴、看煙火表演……每年正月十四,蓬溪縣新星鄉都要舉辦一年一度的“蠐蟆節”。
“蠐蟆”即青蛙,“送蠐蟆”活動源于送“蛙精”的傳說,有“祛病防災、健康吉祥”之意。多年延續的“送蠐蟆”,已成為民間祈求闔家幸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的一項重要民俗文化活動。
每年正月十四一大早,新星鄉金臺山村、仙靈山村的村民就開始搭桌子、涮洗碗筷……準備民間傳統“壩壩宴”,等待來此參加“送蠐蟆”民俗活動的外來游客和群眾赴宴。吃完“壩壩宴”,緊接著就是當地居民熱情的文藝節目表演。在此期間,還可以前往仙靈山村體驗自己用竹條編制“蠐蟆”。
到了當日晚上七點左右,在節目舞獅表演下進入活動主題,游客和群眾就開始點亮手中的“蠐蟆燈”,準備登高放煙花“送蠐蟆”,所有人按照提前劃定的路線登高祈福,并彼此問候贈送新年祝福。
“送蠐蟆”民俗活動,讓大家繼續傳承了優秀民間民俗文化,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讓老百姓體驗到蓬溪縣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盛宴,度過了一個歡樂祥和的元宵節。
蓬溪“送蠐蟆”活動已經有300余年歷史,如今已成為遂寧市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全媒體記者 黃焱)
整改落實“到人到事到思想” 高質量推動巡視整改工作
開封新增7處黨史教育基地和宣傳教育示范點
“狂人英語”勵志教育專場走進孝感一中
全省20座水庫緊急提閘調洪迎戰新一輪降水
市公路管理局首獲“省級文明單位”殊榮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送蠐蟆”
景德鎮市林業局:治理“青山白化”護好瓷都綠水青山
農田里來了“小幫手”——我市新型插秧機展示會側記
優化營商環境 深化“放管服”柳州高新區國、地稅局聯合舉辦稅收營商環境調查輔導會
男子酒駕找孕婦頂包 監控底下“演戲”被識破
我市召開建設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進現場會
成都音樂坊正式啟動 預計2022年完成
市四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二次主任會議
元首外交的中國范兒
曹旭:展示巾幗風采踐行司法職責
工業轉型綻放生態之花
加強監管服務 助力春耕生產
王行華:為臨沂全市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堅強政法保障
正視問題 舉一反三 深入整改——十五個部門、單位就作風問題承諾整改
《吳哥王朝》今年10月在柬埔寨正式上演 系我市首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