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村茶農正在采茶,富硒茶已經成為康樂村乃至馬嶺鎮重要產業之一
脆紅李掛滿枝頭,跑山雞在林下奔跑,茶園里茶農雙手翻飛收獲希望……4月13日,走進素有“山間小盆地、世外桃花源”之美譽的名山區馬嶺鎮,所見所聞都讓人為之振奮。“馬嶺變化真大,幾年時間讓人刮目相看。”對馬嶺熟悉的人,到馬嶺轉上一圈,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
2018年,馬嶺鎮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市、區黨代會精神,把市委四屆三次全會確定的“1485”總體發展思路貫徹落實到具體工作之中。“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和強化黨內監督為重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聚焦主責主業、強化擔當作為,堅持以實施黨建領航、固本強基工程為抓手,深入推進以‘細胞工程、強基工程、提質工程、創新工程’四大工程推動黨委‘1+4+n’工作落地落實,為建設幸福美麗新馬嶺戰略提供堅強組織保證。”馬嶺鎮黨委書記吳勇一席話,道出了馬嶺巨變的原因。
發揮品牌效應 引領全鄉發展
“我叫岑勇,是茗莉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今年在茶葉轉型升級過程中,我也曾有過顧慮……今后要按照從一片葉子,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方面來做到有特色、有品位,確保品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在全鎮中引領形成高品質茶企發展。”4月9日,“馬嶺新課堂”第七講——“茶企轉型升級推動茶葉增效”開課,對全鎮茶產業轉型升級進行探討。
近年來,馬嶺鎮黨委以黨校統領馬鬃嶺講堂、馬嶺新課堂、農民夜校三大課堂,建立“五個一”基層黨建教育平臺,改善辦學條件、創新教學方式、構建長效機制、挖掘傳統文化,提振干部群眾精氣神,提高服務發展、推動發展的能力,在傳承地方文化中留住鄉愁。“以文化人強素質,鄉愁記憶育民風。”吳勇說。
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黨建領航,鄉愁馬嶺”基層黨建成為名山區的一個品牌,“講堂、新課堂、農民夜校”三大課堂經驗得以推廣。
2018年,馬嶺鎮確立“1+4+n”工作思路,其中“1”為基礎——黨建強基為領航;“4”為四大工程——重點工作為抓手;“n”為n個發力點——具體工作為著力。
馬嶺鎮深化黨建“細胞工程、強基工程、提質工程、創新工程”四大工程,引領馬嶺鎮各項工作開展,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黨的十九大精神干部全覆蓋輪(培)訓工作,“黨建領航,鄉愁馬嶺”基層黨建品牌的輻射作用,形成黨建“一鄉一品,一村一品”……“我們持續開展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督查,大力對‘村霸’‘蠅貪’等問題集中專項整治,全力進行‘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吳勇說,全鎮實施薄弱村、空殼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攻堅行動,深化共產黨員示范崗、教育示范培訓,積極推動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等各項工作。
今年初,馬嶺鎮確立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平安馬嶺、文化惠民作為2018年工作四大抓手。
今年,馬嶺鎮圍繞余溝村、七星村、天目村3個貧困村2018年脫貧,對已脫貧的915個貧困人口和已退出的1個貧困村“回頭看”“回頭幫”的年度目標任務,以繼續攻堅和防止返貧為重點,以扶貧領域作風專項治理為抓手,以提高脫貧攻堅質量為導向,加大工作力度、整合力量資源、強化監督考核,下足“繡花”功夫,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脫貧攻堅政策落實、措施落實、資金落實、項目落實,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圍繞建設“幸福美麗新馬嶺”,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總抓手,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充分展現馬嶺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示馬嶺群眾蓬勃向上、開拓奮進的精神風貌,努力擴大群眾文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提升文明品質,打造幸福鄉村。提升信息化、科技化社會綜合治理能力;大力進行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矛盾化解在基層,實現大事不出鄉鎮,小事不出村的目標;聚焦聚力,加強全鎮社會治安整治、安全生產整治,構建全覆蓋的安全網絡;嚴厲打擊強攬工程、欺行霸市和違法建設、威脅政治安全、插手民間糾紛、破壞環保等問題。
“在“1+4”工程的基礎上,結合名山區委、區政府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和馬嶺鎮實際工作情況,以“n”個發力點推動具體工作的開展,按照抓重點抓主次的要求,推動馬嶺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吳勇說。
強化產業引導 帶動致富奔康
“2017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65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580元,工業總產值1.2億元,外出務工1390人,商業及服務業收入682萬元。”翻開馬嶺鎮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這一串數字是馬嶺鎮產業發展的最好見證。
馬嶺鎮東靠蒲江縣、南接丹棱縣,境內低山、平壩、丘陵相連,屬淺丘地帶。馬嶺因地形像一匹奔騰的駿馬,場鎮位于馬脖子處,故俗稱“馬鬃嶺”,后簡稱馬嶺。“這里一腳踏三鄉,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脫貧攻堅開始后,全鎮有4個貧困村需要脫貧。”吳勇介紹,馬嶺許多地方不適宜種植茶葉,地理環境制約著發展。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近年來,馬嶺鎮黨委把貧困村之一的康樂村作為工作試點,強化康樂村“兩委”班子建設。
康樂村黨支部書記是馬嶺鎮最年輕的支部書記,是共青團雅安市第四屆代表,是農村致富帶頭人,是青年回鄉創業的先進典型;黨支部副書記是脆紅李種植合作社主要負責人,在引領產業發展、帶頭增收致富方面起到積極作用;村委會主任有著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支部第一書記充分發揮出潤滑劑和催化劑作用,不斷推動全村基層黨建、產業發展和班子建設。
“工作能力強、積極性高、執行力強、群眾認可度高,是一支團結協作能干事的先進班子,是全鎮村級班子建設年輕化、知識化、多元化的典型代表。”吳勇說,康樂村村“兩委”統籌推進全村產業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將之擺在與基層黨建、脫貧攻堅、環境保護等同等重要的位置,貫穿于全村日常工作,有力地保證了產業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順利開展。
“我們這里許多地方不適宜茶葉種植,全村3000多畝土地,只有800畝是茶園,沒有產業農民無法致富。”康樂村黨支部副書記宿正祥說,之前康樂村成為貧困村,關鍵就是沒有產業。
2015年,康樂村開始摸索產業致富的道路。先后成立了“樂韻”脆紅李種植、康樂富硒茶種植、茶嶺養雞專業合作社,在全村建成了脆紅李、富硒茶、林下養殖三大產業體系。
宿正祥介紹,組織全村1800畝脆紅李種植戶統一管理、統一技術、統一銷售,強化技術培訓和對外宣傳,打響品牌和知名度,有力促進了產業的發展。茶葉龍頭企業發揮作用,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800余畝富硒茶品牌,實現茶葉的無公害高品質。引入大學生創業青年,流轉集體茶山50余畝發展生態立體種養業,以農戶寄養、技術指導、協議回收的方式帶動積極性高的農戶參與,探索農旅結合,發展農家樂。
同時,康樂村抓住鄉村振興機遇,深度挖掘歷史文化淵源和自然生態優勢,積極謀劃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實施觀音堂、蘇式大禮堂維修改造,建設蘇溝水庫親水平臺和攝影基地,豐富社科基地內涵,加大歷史文物古跡適度保護開發,提升改造月南山、看燈山等基礎設施,增設旅游設施,美化周邊環境,帶動農戶開發農家樂,優化康樂村第三產業布局,以觀音堂、看燈山、月南山、蘇溝水庫為節點的體驗式鄉村休閑旅游小環線已具雛形。
“我們通過康樂村產業發展經驗,帶動其他三個貧困村脫貧,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吳勇說,通過結合“全域為民·鄉愁馬嶺”文化惠民工程,實行全鎮聯動、資源共享、相映互補。通過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文化藝術活動,充分展現馬嶺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示馬嶺人民蓬勃向上、開拓奮進的精神風貌,努力擴大群眾文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提升文明品質,實現馬嶺鄉村振興。
相信,在鄉村振興的路上,馬嶺將如一匹奔騰的駿馬,一馬當先。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周代慶
景德鎮市林業局:治理“青山白化”護好瓷都綠水青山
農田里來了“小幫手”——我市新型插秧機展示會側記
優化營商環境 深化“放管服”柳州高新區國、地稅局聯合舉辦稅收營商環境調查輔導會
男子酒駕找孕婦頂包 監控底下“演戲”被識破
2018年4月南京CPI為101.6
黨建強基領航 鄉愁馬嶺振興——名山區馬嶺鎮打造“幸福美麗新馬嶺”紀實
發揮設計引領作用 構建綜合交通網絡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調研我市公路勘察設計等工作
客車不進站停車 影響市民通行
南明區啟動“文明如廁 從我做起”主題宣傳活動
耍小聰明,違停車主給自己貼上“舊罰單”
加強監管服務 助力春耕生產
王行華:為臨沂全市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堅強政法保障
正視問題 舉一反三 深入整改——十五個部門、單位就作風問題承諾整改
《吳哥王朝》今年10月在柬埔寨正式上演 系我市首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項目
經開區:召開秸稈禁燒暨綜合利用工作緊急會議
群眾滿意是基層工作風向標
九江金安高級中學開展“崇尚英雄 精忠報國”系列活動
新學期,我們來了!
稻花香鼓點正勁邁向高質量發展
蕭縣“金融社保+惠農服務室”助力社保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