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世上,什么是美景?
是林中小屋,或是被森林擁抱的城市。
昨天,筆者特意拜訪了蕪湖市區的一些古樹。
在離熱鬧的中山路步行街不遠的廣玉蘭小區,迎門就有一棵128年的廣玉蘭,它既是古樹又是名木。這棵古樹與孫中山先生還有一段緣。當年孫中山到蕪湖中山路上發表演講后,就來到這廣東會館院內,他在這棵廣玉蘭樹下休息喝茶,然后從碼頭乘船去南京。
2003年,我是因采訪來到這棵大樹下,當時市園林管理處的人告訴我:這樹有113歲了。如今,這棵古樹比15年前長得更粗更大,更加氣派。昨天我在拍照時,有一位小區女業主對一大幫子親戚自豪地說,為了保護這古樹,當年的開發商“樓讓樹”,少造一個單元樓。這個小區因此取名為廣玉蘭小區。
古樹一般是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大樹;然而名木,就是指樹種稀有、名貴的樹,或者是名人栽種的具有紀念意義的樹木。這些茂盛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樹就是“活文物”,它們不僅見證了我們這座城市的變遷和發展,同時也是我們的綠色銀行。
蕪湖的古樹除了分布在偏遠的鄉村,在市區大多數分布在風景優美的小山丘上,像范羅山、赭山、十一中獅子山、弋磯山和冰凍街的青山上。其中香樟、銀杏、樸樹和廣玉蘭占有一定的比例,羅漢松、絲棉木、桂花樹、紫藤和木瓜樹可算得上是珍品。
蕪湖的一部分古樹與歷史、宗教有關。赭山的廣濟寺,那里的古銀杏樹生長非常茂盛。如今冰凍街的青山,過去是基督教機構所在地,青山上生長著135年的“五棵香樟王”,它們是我市最大最古老的香樟樹。十一中后山上有一棵324年古銀杏樹,像一把對天撐開的巨傘。第一人民醫院舊址過去是天主教所在地,9棵廣玉蘭見證了蕪湖的一段歷史。
2011年8月份,省、市兩級林業部門綜合統計,蕪湖市域范圍現存一級古樹的樹名、存在地點及樹齡分別是:
銀杏,蕪湖市三山區峨橋鎮石谷村,1000年
圓柏,蕪湖市蕪湖縣紅楊鎮新橋村,650年
圓柏,蕪湖市蕪湖縣灣沚鎮百花村,600年
圓柏,蕪湖市蕪湖縣灣沚鎮新橋百花村,600年
圓柏,蕪湖市繁昌縣平鋪鎮官塘荷嶺,680年
圓柏,蕪湖市繁昌縣平鋪鎮官塘荷嶺,680年
圓柏,蕪湖市繁昌縣平鋪鎮官塘荷嶺,680年
青檀,蕪湖市無為縣蜀山鄉周家大山林場,500年
古樹,這是大地饋贈給人類的禮物,有機會真想去拜訪這8棵古樹,在巨大的古樹面前,我們是小字輩,我們應該叫它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抱抱它們,此生有緣!
主持人簡介:
劉巍,做了26年電視記者,喜歡文字的溫度和厚度,先后在《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工人日報》、《讀者》、《新民晚報》、《羊城晚報》、《澳門日報》、《鳳凰周刊》等海內外幾百家報刊上發表隨筆、散文、小說、詩歌600余萬字。
玉泉區百名文明單位志愿者參加環境整治助力“三城同創”
淄博10個項目簽約預計投資超200億元
國家衛生鎮覆蓋率100% 省衛生村覆蓋率100%
市區有了醫保移動支付醫院
機械與海洋工程學院開展關于鄉村經濟問卷調查活動
拜訪一棵樹
提升市民網絡安全意識!三門峽主題網絡安全宣傳周電信日活動舉行
張愛國強調:聚焦聚力維穩工作重點難點確保全市政治社會大局穩定
銀川市氣象臺2018年04月19日17時39分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
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啟動運行
木蘭縣全力以赴打好、打贏掃黑除惡攻堅戰
全程不見面 半小時拿照——我市發放首張電子工商營業執照側記
東莞理工學院生態環境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超高效液相色譜儀采購項目招標公告
省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現場核查組認定:290個突出環境問題全部完成整改
市局召開全市宣教應急條線工作會議
上證50領跌,39億資金出逃
石門縣子良鎮中心學校:深山教學點喜遷新居
梁山縣食藥安全走基層活動正式開拍
蘇州上月平均氣溫偏高降水偏多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87%
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蘇俊良一行走訪調研經發新能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