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躍上新臺階
中山市1995 年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2015年再次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按照“重視程度不減、工作力度不減、投入程度不減”的原則,堅持把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緊緊圍繞全國、省愛衛會的工作任務,以“重基礎、樹亮點、抓服務、促長效”為目標,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扎實推進各項工作開展,使我市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躍上新臺階,衛生基礎設施、城市環境進一步完善,自身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群眾衛生意識進一步提高。
目前全市18 個鎮全部創建為國家衛生鎮,所有行政村均成功創建為廣東省衛生村,成為全省首個實現“雙百”目標的地級市(即國家衛生鎮覆蓋率100% 和省衛生村覆蓋率100%)。
創新長效管理機制深入開展健康教育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門前三包”工作,市城管辦堅持每月對中心城區三包路段進行抽檢,并將存在問題及時反饋轄區進行整改;定期組織市容專項整治行動。2015-2017年,市城管執法局結合鞏固文明城市和衛生城市工作,每年都針對性地制定專項整治方案,部署專項行動。針對性地開展了無照流動經營、違法違規戶外廣告牌、“城市牛皮癬”、“泥頭車”遺撒污染路面等市容環境衛生專項整治。據統計,近三年共查處無照流動經營6665宗、占道經營案件2641宗,暫扣用于無照流動經營的機動車359臺、非機動車三輪車1561臺,教育違法行為當事人48754人次。
市、鎮區均設立健康教育領導小組,醫院、學校、社區設有健康教育宣傳員,健全健康教育網絡。市衛生計生、教育、工會、婦聯、宣傳、科協等部門相互配合,共同推進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一是重點場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效果顯著。抓好學校、醫院、公共場所等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至2017年底,共有150所健康促進學校項目學校。公共場所對從業人員進行健康知識培訓、復訓,考核合格率100%;二是農村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深入推進,不斷提高市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覆蓋率。每年舉辦“中山市健康大講堂”60余場,逾3萬名群眾接受健康知識的教育;三是創建無煙單位工作穩步推進。近年來,我市積極開展控煙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無煙單位793個。截至2017年底,全市建有86個社區體育公園,24個社會體育指導員服務站,已基本形成15分鐘健身圈。每年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1000余人,全市社會體育指導員達12479人,每萬人社會體育指導員達30%以上。
鞏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成果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和城市功能性設施的投入力度,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強化市政設施維護監督管理,在2017年對城市道路進行抽查,道路完好率達到95.15%。中心城區路燈裝燈率為100%;城區現有公廁219座,全部免費向公眾開放。加大清掃保潔力度,目前,城區現有環衛清掃、保潔人員3600多人。實施了嚴格的清掃保潔制度,各區負責“門前三包”,隨臟隨掃,保證城區主干道16小時保潔。
在城鄉園林綠化建設方面,我市始終把植樹和推進綠化工作作為民心工程來抓。每年撥出專款對綠化景觀和園林設施進行更新改造。截至2016年底,綠化覆蓋率 40.89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8.41平方米;在集貿市場的規范管理方面,我市通過創建“誠信市場”推動集貿市場建設和管理。厚興市場、南下新市場、庫充市場等城區集貿市場被評為“廣東省誠信市場先進單位”,其中厚興市場更被評為“全國誠信示范市場”,成為我市衛生城市鞏固工作中的一大亮點;在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管理方面,參照中心城區的管理模式,狠抓薄弱環節,嚴格落實城中村、城鄉結合部衛生保潔工作制度,通過扎實有效地工作,使城中村、城鄉結合的市容環境衛生面貌有了很大改善,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了省衛生村的創建成果。
圍繞鞏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這一中心工作,結合工業污染防治、水生態環境保護和鎮區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等重點工作,落實各項措施,全市水體、空氣和聲環境質量繼續穩定在良好水平。一是生態文明建設步伐加快。生態文明制度更完善, 2017年生態補償投入達1.7億元;二是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有新突破。完成黃標車淘汰4475輛,任務完成率為423.8%,位居全省第一。三是水污染防治取得新進展,完成1107條(段)河涌及11條黑臭水體監測工作,組織各鎮區簽訂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推動黑臭水體整治,開展對岐江河及其支流綜合執法整治工作,整治行動初見成效。
加強重點場所衛生監督,提升管理水平
扎實開展經營性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認真貫徹《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大力推行風險管理模式,在公共場所推行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模式。目前我市城區各類公共場所總戶數為2249戶,截至2017年底,城區公共場所量化分級率達到95.5%。
加強對經營性公共場所的檢查和培訓工作。目前,我市公共場所持證率達100%,從業人員健康持證率達100%,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率達100%,“五病”患者調離率達100%;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我市加強對企業日常監管、專項整治和監管執法,積極開展職業衛生宣傳教育和重點企業職業衛生基礎建設等活動,監督用人單位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要求改善工作環境和條件,為勞動者提供職業衛生保護,穩步推進我市職業病防治工作。2015 年至2017年,我市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意識及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全市開展職業健康檢查303016人次,期間未發生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
強化監管職能,抓好食品和生活飲用水安全
在加強食品監管方面,我市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機制逐步完善,穩步推進市場監管機構改革,推進食品安全工作落實。推動市商務局建成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形成“來源可追、去向可查、責任可究”的追溯鏈條。實行小餐飲“申請人承諾制”審批,對小餐飲實行“寬進嚴管”,將食品小作坊登記及監管職權下放鎮區。
在開展餐飲量化分級管理方面,我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率達98%,b 級及以上占總數的 52.6%,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全部達到b 級以上,從業人員均取得有效的健康合格證明。發動餐飲服務單位開展“明廚亮灶”建設,全市建成“明廚亮灶”餐飲單位9210家,建成“明廚亮灶”示范單位240家,餐飲服務 “明廚亮灶”示范單位覆蓋學校食堂、單位食堂、飲品店及大、中、小型餐館等所有類型。
在牲畜屠宰檢疫監督監管方面,我市農業部門認真做好牲畜定點屠宰管理工作,嚴把巡查監督關,嚴把屠宰檢疫關,嚴把無害化處理關,確保無注水肉、病畜肉上市;完善供水管網建設,加強水質監測。近幾年,市住建部門制定了《中心城區供水管網改造規劃》《中山市給水供水專項規劃》等文件,加大對供水管網的建設力度,每年對供水從業人員進行健康體檢和衛生知識培訓。2015-2017年,共監測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末梢水和二次供水4959份,總合格率達96%,保證供水水質衛生安全。
加強傳染病防控,有效控制“四害”
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在傳染病防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公共衛生監測和食源性疾病防控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績。
加大疾病防控宣教工作力度,市、鎮、村健全了三級疾病預防控制網絡,建立了重點傳染病主動監測系統,做到各類傳染病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快速有效地控制疫情。2015-2017年我市傳染病疫情報告及時率均達99.9%以上,報告及時審核率達100%,3 年來重卡率均為0,傳染病報告質量均位居全省21個地市前列。
在加強免疫接種工作方面,我市適齡兒童卡介苗等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均達到92%以上。全市流動兒童建證率達95%以上,入學、入托兒童查驗預防接種證工作,查驗證率達95%以上;開展慢性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建設,設立了市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所,在鎮區級,為提高基層社區衛生服務能力,明確提出各鎮(區)獨立設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自2014年開始,我市在小欖、古鎮鎮試點開展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工作,目前,兩鎮已成功創建為省級示范區;在無償獻血工作上,2016年12月第九次蟬聯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稱號。
基層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目前,24 個鎮區均設置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達標率達到95%以上。居民人均衛生資源擁有量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為城鄉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價的醫療衛生服務。
建立健全市、鎮、村三級病媒生物防制網絡,落實防制經費。目前,市、區、社區有專(兼)職防制人員近200人。2015年以來,市、區共投入經費1400萬元,其中市級投入經費500多萬元作為病媒生物防制專項工作經費,有力保障了除害防病工作的落實,2015年以來,我市邀請省、市病媒生物防制專家授課,三年來共計培訓人員1890多人次,增強了全市病媒生物防制隊伍的業務素質;市愛衛會每年發動城區各單位、各家庭開展以滅蚊行動為主的除害活動,統一發動市民清死角、清雜物、倒積水。
2015年以來,我市大力加強病媒生物防制設施建設,共新裝毒鼠屋2萬多個,在城區重點單位、重點場所安裝下水渠口防蚊防鼠設施裝置一大批,增強了病媒生物防滅效果。全市飲食行業、食品加工行業、熟食檔、單位食堂等重點場所按照防蠅要求設置紗門、紗窗等防蠅設施,確保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場所符合無蠅的要求。
健康城市、鎮村建設全面啟動
按照“以點帶面、先行先試、及時總結、逐步推廣”原則,我市于2014年啟動“健康細胞”工程試點建設,并在2015年1月成功加入“who 健康城市合作中心工作網絡”。2016年1月,東區夏洋社區、水云軒小學和市中醫院在全省率先成功創建為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度健康單位 (場所),2017年我市中山紀念中學、石岐中心小學、小欖鎮華僑中學等8個單位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2016年度健康單位(場所)。2017年8月,廣東省愛衛會將我市列入全省7個健康城市試點城市之一,小欖鎮、古鎮鎮、坦洲鎮納入廣東省健康鎮試點,小欖鎮東區社區、新市社區,古鎮鎮古二村、曹一村,沙溪鎮龍瑞村等10個村(社區)被納入廣東省健康村試點,2017年8月,我市印發了健康城市建設相關文件,使健康城市建設工作有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明確了各部門在健康城市建設中的工作職責和工作目標。這標志著中山市健康城市建設進入全面推進階段。
我市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中心城區與城鄉結合部衛生存在差別,市民衛生意識仍需進一步提高,衛生基礎設施如垃圾轉運站、公廁等仍有不足或需要改造完善,部分農貿市場設施有待升級改造;對一些小飲食店、小美容美發店、小旅館等“五小”行業的監督管理要進一步到位,亂停放、亂擺賣、亂張貼等現象仍然存在等。針對存在問題,我市將認真抓好各項問題的整改,不斷提高城市環境衛生水平。
相關鏈接
今后工作重點
●大力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
●深入推進衛生鎮、村的創建和鞏固工作。
●全面推進建設健康城市工作。今年我市將新增健康“細胞”工程試點單位8個,2018年將實現細胞工程試點全市覆蓋。到2020年,建成廣東省健康城市建設示范市,爭取達到國家級健康城市建設示范市水平,不少于2個健康鎮建設示范鎮,不少于6個健康村(社區)建設示范點。
●扎實抓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發動全民參與,清死角,倒積水,滅成蚊,減少以蚊媒傳播疾病的發生與流行。
曲江新區與華僑城集團簽約3個項目
隨意停放私家車遭遇“天降空調” 業主和物業被判賠
庫布其:大漠深處的綠色傳奇
玉泉區百名文明單位志愿者參加環境整治助力“三城同創”
淄博10個項目簽約預計投資超200億元
國家衛生鎮覆蓋率100% 省衛生村覆蓋率100%
市區有了醫保移動支付醫院
機械與海洋工程學院開展關于鄉村經濟問卷調查活動
拜訪一棵樹
提升市民網絡安全意識!三門峽主題網絡安全宣傳周電信日活動舉行
市科技局召開科技特派員工作座談會
區人力社保局開展“就業服務暖人心”專項招聘幫扶活動
乍暖還寒時 是不是所有娃兒 都不知道冷熱?
木蘭縣全力以赴打好、打贏掃黑除惡攻堅戰
全程不見面 半小時拿照——我市發放首張電子工商營業執照側記
東莞理工學院生態環境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超高效液相色譜儀采購項目招標公告
省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現場核查組認定:290個突出環境問題全部完成整改
市局召開全市宣教應急條線工作會議
上證50領跌,39億資金出逃
石門縣子良鎮中心學校:深山教學點喜遷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