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新聞網訊(昆明日報 首席記者廖興陽)昨日,記者從昆明市農村“七改三清”工作辦公室獲悉,近年來,昆明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持續推進農村“七改三清”,包括建成112座污水處理廠(站)、100個自來水廠(站)、村鎮公廁實現100%覆蓋等基礎設施,使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升。
近年來,昆明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安排部署。按照全面覆蓋、全域提升的思路,在全市農村97個鄉鎮(街道)、1234個村(社區)、9164個自然村全面實施“七改三清”,重點推進垃圾污水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農村生活垃圾類別呈現多元化,不可降解物質正威脅著生態環境。為此,昆明多方式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處置體系。”昆明市農村“七改三清”工作辦公室負責人介紹,通過采取衛生填埋、焚燒發電、集中堆放、堆肥處理等方式,形成了主城區建有垃圾焚燒發電廠、其余縣區建有垃圾填埋場、各鄉鎮(街道)建有垃圾中轉站、建制村配備垃圾房等簡易垃圾處理設施的梯次配備格局,“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基本成型。
同時,昆明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今年6月,全市涉農鄉鎮(街道)建成112座污水處理廠(站)、1637.361公里鎮區污水處理管網,鄉鎮(街道)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現100%覆蓋,累計935個建制村、5074個自然村實現了污水有效治理,治理率分別達75.77%、55.37%。在具體處理技術及工藝上,實行集中納管和終端處理相結合,鎮村生活污水經集中收集、適當方式處理后以不同標準排放。
另外,昆明還分類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目前,全市農村累計建有628座鎮區公廁、3949座村莊公廁,村鎮公廁實現100%覆蓋;累計完成農村衛生戶廁改造建設70.25萬戶,農村廁所革命成效明顯。
為有效解決和改善農村人飲問題,昆明市制定了《昆明市農村飲水安全有保障再提升工作方案》,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截至今年6月,全市涉農鄉鎮(街道)累計建有100個自來水廠(站),建成鎮區輸水管網1912.2公里,配水管網5393.69公里,全面保障廣大農村群眾及時喝上干凈水。
加大上述基礎設施的同時,昆明還通過對村容村貌整治,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據介紹,近年來,昆明除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外,還通過對農村危房改造、村組道路硬化、改灶改圈改電等“七改三清”各項工作的推進,促進村容村貌提升。
此外,加強農村日常保潔,實行村莊環境衛生“門前三包”制度,引導群眾每天打掃門前屋后環境衛生。同時,加強村莊保潔隊伍管理制度建設,建成一支14363人的農村保潔員隊伍,實現了保潔隊伍行政村全覆蓋。
根據省人居辦全省提升城鄉人居環境通報,2017昆明市城鄉人居環境綜合加權得分92.76分,綜合排名全省第一,村鎮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公廁覆蓋率、收費和保潔制度覆蓋率等農村“七改三清”、環境整治多項指標位居前列、穩步提升。
目前,昆明正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推進農村“七改三清”工作,推動水、電、路、氣、房、訊等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傾斜,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覆蓋、全域提升。計劃通過3年到5年的努力,加快建設“產業生態化、居住城鎮化、風貌特色化、特征民族化、環境衛生化”的美麗宜居村莊,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打造富庶美麗文明新湘橋——佘楚雄談學習貫徹落實市委十四屆五次全會精神
市工管辦“雙創雙修” 齊發力見成效
用新理念新要求新舉措 推進人大工作與時俱進
徐立毅調研市屬國有企業
《人民防空工程建設管理規定》政策解讀
“七改三清”持續推進 昆明村鎮公廁覆蓋率達100%
三度擱淺的“鯨寶寶”回來了!標本已經制作完成,國內較為少見
市安委辦召開全市住建系統安全生產巡查集中反饋會
河埒街道“同心”攜手共繪“騎跡”
宿豫筑牢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底線
“五一”文化大戲輪番上演
堅決打贏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攻堅仗
讓大干實干精神融入振興發展血脈
解放思想 瞄準標桿 奮力趕超
冷空氣來襲 全省將降水降溫
印象石榴 匠心共鑒
時間都去哪里了
油條鋁超標攤販被兩次網上追逃
獨孤的薩拉赫并不孤獨
泗縣墩集鎮舉辦“世界讀書日”演講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