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賽·兩個“不得”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舉辦、承辦、協辦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外語等任何形式的學科競賽活動,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其直屬單位(含直屬單位內部機構)和員工、學校和教師不得宣傳和參與組織、動員、要求學生參加上述活動。
禁考·六個“不得”
■不得采用筆試或者任何變相形式的知識性考試方式選拔生源;
■不得舉辦培訓班或與機構合作提前選拔、特殊培養學生;
■不得以各類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學習等級或培訓機構測試(學習)成績等作為招生入學、轉學、插班依據或參考;
■不得登記、收取學科競賽或等級的證明材料(含復印件);
■不得要求填報學科競賽或等級證書情況;
■不得在起始年級預留學位并通過中高年級增班轉學等從其他學校選拔學生。
成都晚報記者昨日從四川省教育廳了解到,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文化廳、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六部門近日聯合下發《關于清理規范中小學競賽活動的通知》,將2018年確定為“清理整治中小學違規競賽活動年”,重點清理整頓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違規競賽活動,聚焦小升初、初升高招生關鍵環節,堅決禁止將競賽成績與學校招生入學掛鉤。
任何形式的學科競賽活動 不得強行要求學生參加
根據六部門的通知,四川對競賽活動舉辦提出了嚴格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舉辦、承辦、協辦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外語等任何形式的學科競賽活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其直屬單位(含直屬單位內部機構)和員工、學校和教師不得宣傳和參與組織、動員、要求學生參加上述活動。
記者注意到,四川要求對現有涉及中小學生的競賽活動一律按管理權限進行重新核準。是否批準,應有法律法規或省部級以上文件為依據。經批準舉辦的,必須堅持公益性原則,尊從學校與學生自愿,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條件強行要求學校或學生參加;不得“以賽促銷”“以賽代銷”附帶推薦或銷售任何資料、商品和培訓服務等,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活動費、報名費、材料費或其他各種名目的費用。
哪些面向中小學生的競賽活動可以辦呢?四川要求,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涉及中小學生德育(含法治教育)、體育、美育、藝術、科技類等競賽活動的審批工作,而全省性或跨市(州)的此類競賽活動,須經省教育廳批準。
招生與競賽“絕緣” 考試禁絕“競賽題”
在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考試招生行為方面,四川提出了六個“不得”。同時,四川要求加強對中考命題審查,命題應避免偏題、怪題和競賽類題目,并要求嚴控中考加分,全省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初一學生起,全面取消體育類、藝術類、科技類、比賽類、過程評價類等中考加分項目。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統招時,不得將各類競賽成績作為錄取依據。
在中小學招生時間方面,四川明確民辦學校要與公辦學校同時段招生,登記報名時間不得早于當年5月下旬。嚴禁任何學校以任何名義、任何形式提前組織報名、安排招生,嚴禁將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提前送到高一級學校就讀,嚴禁任何學校以任何形式剝奪初中畢業學生參加中考和錄取的機會及權利。
違規學校 三年內不得申報省級示范校
根據安排,四川將2018年定為“清理整治中小學違規競賽活動年”,分為宣傳發動(5月)、清理調查(5月-6月)、自查自糾(6月-7月)、專項督查(8月-10月)、總結經驗(11月—12月)等階段。省教育廳設立了值班舉報電話(028-86113375)和網絡平臺(http://hfjs.scedu.net/)。
根據規定,若學校出現違規情況,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將給予警告、通報批評、取消評優評先資格、撤銷榮譽并限期整改等處理,且三年內不得申報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省級文明校園和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民辦學校(含培訓機構)違規,責令限期整改,核減招生計劃,并予以警告;情節嚴重的,依法責令停止招生、不予年審、吊銷辦學許可證或經營許可證。對個人違規違紀情節嚴重、屢教不改的,解除其聘用(勞務)合同,撤銷局長、校長等的領導職務或相關職務。
成都晚報記者 李嘉愷
原標題:學校招生與競賽掛鉤 3年內不得申報“省重點”
我市參加首屆“農擔杯”全省優質農產品 營銷大賽成績喜人
李希會見法國前總理拉法蘭
依蘭縣召開“最多跑一次”工作推進會
寬甸縣疾控中心強化“布病”防治宣傳工作
2020年 中小學將全部“達標”
整頓:招生不得與競賽掛鉤 違規學校3年內不得申報“省重點”
全市場監管管理工作會議召開
市城區召開海汕路西閘至埔邊段綜合改造工程工作推進會
鞠曉陽主持召開邵陽市政協十二屆十五次主席會議
彭清華赴南充達州調研,對川東北經濟區提出哪些要求?
尉氏縣財政局黨支部組織學習參觀劉青霞故居
省讀書朗誦電視大獎賽黃山市選拔賽鳴鑼
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周調度會召開
應急管理部來瀘開展農業農村安全調研
3·15消費維權公益晚會現開始征集線索
市住建局部署城區建筑工地揚塵治理工作
西江鎮栽花種草美化人居環境
人民大道建設有序推進
[崇州市]省投資促進局來崇調研
絲路之音奏響港城“重走絲綢之路·傳遞江蘇聲音”首演成功